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532章 钱荒难题

作者:肥鸟先行 字数:3073 更新:2022-12-11 09:14:45

江南一向文风昌盛,读书进学的士子不少。

但是大部分士子都是为了参加科举,读的也都是经史子集之类的书。

高适当然知道水经注,这是北朝名臣郦道元亲自走访天下名山大川,以上古《水经》给纲,走访了天下名山大川之后所写的一本地理学专著。

整个水经注一共有四十卷,可以说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地理书籍了。

就算是高适也只看过其中一部分,没想到在大明寺的僧房中,竟然能看到有人在看水经注。

看书的自然是住在大明寺中,准备出海的李道源了。

在得到了鉴真大师的海图之后,李道源很快着手研究海图,对于鉴真几次失败的航行路线做好了标注。

不过这只是鉴真几次失败的出海记录,只能帮助李道源规避风险,想要安全的抵达扶桑,还需要搜集更多的数据。

另外李道源还需要寻找合适的出海船只,扬州虽然有港口,但是河道的港口,不能航行海船。

按照鉴真的路线,是从舟山寻找能够出海的船只,从舟山前往扶桑。

李道源留在了大明寺中,开始计划自己前往扶桑的路线。

在参观佛寺藏经阁的时候,李道源正好看到了寺院中所藏的《水经注》,李道源正好也是一名旅行家,以前他没有系统性的读过这本书,如今游历了小半个大唐之后,再读这本书更是觉得生动有趣,认真的读了起来。

高适忍不住上前搭话道:“这位郎君,这《水经注》于科举无益,为何要花时间在读这种书上?”

高适的本意是好的,他也是规劝对方不要浪费年轻的时光,好好准备科举考试。

虽然大唐风气开放,但是读书进学依然是读书人最好的路。

高适自己也是科举考试的获利者,对于年轻的后辈,他是抱着劝学的想法,希望对方能将时间用在科举之上。

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士子说道:“这位长者可说错了,这本书虽然对科举无益,但确是能利国利民的奇书。”

高适在江淮做节度使,每日也能见到很多口出狂言的士子。

不过这些士子比拼的才学,都是经史子集上的知识。

这水经注虽然是一部奇书,但是说这本书能利国利民那就过誉了。

高适笑着问道:“这水经注老夫也读过,你说说看这么一本讲述地理山川的书,如何能利国利民。”

李道源没想到眼前这个老者竟然也读过水经注,要知道大唐用科举取士之后,读书人对水经注这样的杂书更加不屑一顾,要不是大明寺的藏书丰富,李道源根本找不到这本书。

既然对方看过这本书,李道源说道:“山川地理,如果熟记于心,能够抵得上数万兵,这是其一。”

高适点点头,他也是带兵打仗的人,山川地理对于战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高适想起来,以前在河西的手,每次战前,哥舒翰都会派遣手下搜集作战地区的山川地理信息,制作地图和沙盘,指挥作战的时候天天读这些地图和情报。

高适也学习了哥舒翰的作战风格,每次作战都会先观察战场的地貌,这么一说《水经注》真的有用。

只不过战场又不会都发生在水经注上的地点,这种说法也是牵强附会罢了。

李道源继续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要行万里路,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这个世界。”

高适猛然抬起头看着李道源,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能有这样的志向!

行万里路说起来容易,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丈量世界这句话更是气势不凡,看来这个年轻人不是普通人啊。

高适连连点头,想要行万里,读水经注自然是大有益处。

没想到游大相国寺,竟然还遇到了一个奇人。

高适叹息一声说道:“郎君这么说,倒是也有几分道理。”

不过看着李道源清澈的目光,高适又不忍心这样的人才不去参加科举。

于是继续劝学说道:“可是我们读书人,日后总是要为官的,你读这些书,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吗?”

到了这时候,高适起了教育对方的心思,故意考李道源一样问道:

“这读经史子集能明白治民的道理,看这地理书能解决问题吗?”

“就拿着扬州城来说,扬州城内商贸发达,朝廷在江淮也铸币,可是扬州城内依然钱荒,这是什么原因?”

钱荒,这也是高适上任淮南节度使之后最大的难题。

大唐的货币是很多的,除了金银铜之外,丝帛也可以作为货币。

明明江淮是丝绸的产地,每年的能编织出不少的丝帛,朝廷也在江南地区开了铸币厂,开采铜矿发行铜币。

可就算是这样,扬州市场上依然严重缺乏流通的货币,这种缺乏货币的问题,甚至严重影响了官府征税,影响了扬州的市场繁荣。

作为淮南节度使,高适自然非常的发愁,可是他虽然发现了钱荒的问题,却无法找到解决钱荒的办法。

李道源微微一笑,如果是其他问题他还不一定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他可就真的能回答了。

李道源说道:“钱荒的原因其实就在地理书中,只不过老丈没有想到罢了。”

“就在地理书中?”

高适来了兴趣,只听到李道源说道:

“扬州是海陆贸易的重镇,不仅仅是大唐的商人,新罗、扶桑,南洋诸多的岛国,都会来扬州做生意是吧?”

高适点头,扬州虽然不靠海,但是距离海岸线不远。

而扬州的水网发达,又是大唐漕运的集散地,所以每年也吸引了大量外国的客商。

李道源说道:“那些南洋小国,基本本国都没有铜币,大唐的铜币在这些岛国就是法定的货币,每一次的交易这些商人都会带回一些铜币回国,扬州的铜币不久减少了吗?”

“新罗和扶桑虽然有自己的货币,但是他们自己国家的钱币成色不足,远远不如大唐货币的成色稳定,不少新罗和扶桑的商人,在离开大唐的时候都会换成大唐的钱币,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内融化再铸造成更多的本国钱币,又是再赚上一笔。”

高适听完了李道源的话,只觉得茅塞顿开,怪不得扬州市场上的铜币年年减少,原来是这个原因。

这读书人说的没错,果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没想到扬州城竟然有这样的贤才。

高适继续问道:“郎君高才!没想到竟然是这个原因!”

高适已经有了想法,只要禁止外国商人带走大唐铜币,那就可以解决市面上的钱荒了。

李道源已经隐约猜到了眼前这个老者的身份,他笑着问道:“老丈是不是觉得,只要禁止外国商人带走大唐的钱币,就能解决钱荒的问题?”

被李道源点破了心思,高适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在难道不是上上良策吗?”

李道源摇头说道:“这铜钱还好,金银可是很容易藏起来的,难道官府要对每一个进出的外国商船都严查吗?江淮节度使府能有这个人手吗?”

这个问题让高适愣住了,是啊,如果这些外国奸商将钱藏起来,自己还能每一艘船都搜查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啊,除非禁止一切和外国商人的贸易,才能阻止大唐钱币向外流失。

高适又头疼起来,钱荒影响的可不仅仅是商业。

第五琦在江淮进行的租庸改革,将大唐原本复杂的实物税收,改成了折算市价钱币的货币征收。

原本大唐的老百姓,每年不仅仅要上缴土地里耕种的粮食,还要上缴一定的丝绢和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比如盐户就要上缴盐,渔户就要上缴一定数量的鱼干,这种实物征收可以说是又麻烦官府,又麻烦百姓,特别是占据天下赋税大头的江南官府,每年要分类征收各种商品,然后还要再分类统计送往长安。

第五琦的改革,方便了江淮的官府和百姓,自然是大受欢迎的。

可是从征收各种实物改成了征收货币,一开始的时候还好,百姓就自己田地里的产出换成钱币,就能上缴本年的赋税了。

但是随着江淮钱荒的进一步加剧,很多百姓不得不低价出售自己手里的粮食,才能换到足够的钱币,这反而加重了江南百姓的负担。

高适也没想到,曾经是给百姓减负的良政,只是短短的一两年就成了盘剥百姓的恶政。

高适想改善这项政策,所以才想要解决市面上钱荒的问题。

没有想到困扰自己多时的问题,竟然在这个年轻人这里得到了答案。

可是禁止外国商人带走大唐钱币这一招不好用,那有什么办法解决钱荒问题呢?

(本章完)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0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