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萧瑀、魏征这些老臣们在方卓被贬为庶民之后,着实庆祝了一番。
接下来他们就要在长安展开一场开仓放粮运动,他们不能像战士一样上战场打仗,那么解决蝗灾之后百姓的生存问题,就成了他们文人的战场。
事实上,文人耍流氓是可怕的。
他们愤怒的打开了富商的粮仓,以每斗八文钱的价格卖给了长安周边的百姓。
百姓买到粮食之后,脸上的笑容怎么也遮掩不住。
看看,这就是一个百姓最想要的生活,只要你给他们粮食,他们就会把你捧成神灵。
眼看就要过年,家里没米没面,往年过年的时候,还能吃一顿肉,今年能熬到开春地里的野菜长出来都是问题。
有了粮食,留够春种的种子之后,过个年问题不大,虽然不如往年,但总不至于再饿肚子了。
李二对长安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受灾的州县纷纷效仿。
杀富济贫的戏码正在上演。
李二派去调查的官员,还没到地方,就被沿途的土匪抢了携带的粮食和银两之后,放回了长安。
没办法,李二只能从根本上治理。
打开国库,给百姓们发牛,发马,保证让他们在贞观三年春种到来的时候,能把种子播种到地里。
这个政策无疑是好的,可是,他看了方卓秘密递给他的奏折之后,就觉得他这一条政策究竟有多蠢了。
在书房骂了一顿方卓之后,还是接受了他一部分建议。
方卓建议,将现行的均田制,直接改为土地私有,农民以粮食纳税,改为可使用其他物品代替,比如猪肉、比如羊肉、比如鸡肉,或者一些其他可储存物品。
这样一来,农民自己种的粮食,就可以存留在农民自己手里,提高了农民自己抵抗天灾的能力,缓解朝廷的压力。
同时每家每户喂养的小猪,小羊、小鸡等家禽,可以用来缴纳赋税,剩下的就可以成为他的口粮。
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幸福感就会提升,这样一个既能吃饱又能吃好的朝廷,谁不愿意去拥护他呢?
至少在野人沟的庄子里,他就是那么干的,而且李二也去调查过了。
全长安的百姓都在寒冬中瑟瑟发抖的过日子,至于方家庄子上的农人能吃上白面。
既然已经试验过了,就说明这种办法至少可以让百姓吃饱穿暖,但是,李二发愁的是执行的问题。
虽然现在实行的是均田制,就是说,只要农民自己开垦的荒地,百姓种三年之后,就会变成私产,但是还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赋税。
百姓照样过的苦不堪言。
更不要说大多数的土地现在掌握在少数勋贵和富户的手里,他们绝对不会同意把土地让出来。
改革说起来容易,上下嘴唇一碰就可以实现,但是实行起来,难上加难。
方卓仅仅改良了纸张,改造了酿酒技术,就让勋贵们赶出了长安城。
如果要动他们的土地,谈何容易?
更何况,他李二就是这些勋贵们的代表人物,这样的改革如何能成?
“观音婢,有时候,真觉得平安侯就不是我们现在的人,他的想法和一些奇怪的发明创造,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却又非常的实用。”
“每一样发明创造都是面向老百姓,每一次发声都是为了保证老百姓的利益不受损失。”
“你说这小子是不是从另外一个地方来的?”
长孙皇后莞尔一笑,问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那种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吗?”
李二道:“现在看来是有的,要不然他怎么能想得出这样的土地分配方式呢?又怎么能想得出让百姓在农闲的时候,养猪养羊养鸡代替粮食来缴纳赋税的呢?”
长孙继续问道:“那陛下打算怎么做?”
李二喟叹一声道:“既然有利于民,朕想现在平安侯所在的临潼县开始实验一年,要是可行,来年再向周边几个县城扩散,最后慢慢的向全国扩散。”
长孙道:“这样过渡比较平和,等那些勋贵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木已成舟,就算想要反抗,也没机会了,这招高明。”
“陛下既然决定了,就去做吧,天下始终是百姓的天下,你不是常说,百姓能载舟亦能覆舟吗?如果百姓得到了实惠,他们才不愿意把这么好的生活推向深渊,到时候,谁破坏他们的生活,他们就会站起来反抗谁。”
李二道:“是这个道理。”
长孙皇后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走路都得拧着腰肢慢慢向前挪动。
李二亲昵的把长孙送回去之后,就对侍从道:“摆驾掖庭宫。”
侍从明显愣了一下,因为那里现在住着的是前朝皇帝杨广的皇后萧皇后。
论起来还是李二的表嫂子呢。
真应了那句话——好吃不过饺子……
……
李承乾刚刚看完李二让他完成的朝廷即将在临潼发行的新政令,揉了揉眼睛,就收到内侍传给他的一张纸条。
看完上面的内容之后,就点燃烧毁了。
过了一会儿,李承乾换了一身衣服,出宫去了。
马车拐进了一条巷子,李承乾下了马车之后,走进了院子。
院子里,侯君集把李承乾请了进去。
“这么晚叫我出来,所为何事?”
侯君集道:“左武卫将军的位置一直空着,我想安插个人。”
李承乾直接摆手道:“听父皇说,将军还没死,所以,现在不考虑换将问题。”
“即便是换将,东宫六卫也是父皇指定的,我哪有权力影响父皇把左武卫的将军这样位置给别人?”
侯君集说道:“我有一个办法。”
李承乾一愣,问道:“什么办法?”
“杀了安修仁,拉拢他的副将,即便主将不是我们在掌控,至少他们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就还有机会。”
李承乾仿佛被父亲二年前的那场并不露脸的夺位大战点燃了心里的魔鬼,竟然鬼使神差的答应了下来。
“你知道安修仁在哪里吗?”
“安定坊孙神医的药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