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总监代表新传媒集团节目组过来与凌风交流,提出的条件算是退让了一大步。
也就是不再苛刻地要求凌风成为他们的全职艺人。
如果凌风杀进《1995才华横溢出新秀》总决赛的前三名,需要与新传媒集团签署一个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五年期间凌风要优先参与新传媒集团拍摄制作的影视作品,期间参演的报酬参照新传媒旗下全职艺人标准支付。
对于这个条件,凌风与经纪人苏雪雅请来的律师商讨之后,感觉可以接受。
毕竟人家新传媒集团给你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你总得为人家付出点什么,给与回报。
虽然狮城岛国的舞台小了一点,但毕竟新传媒在东南亚还是非常有影响力,而且中国大陆最近这几年从新加坡进口电视剧数量也不少。
这个条款凌风感觉有点像老同学林佳桐当年来新加坡留学的SM2奖学金,她在新加坡读完大学之后得至少留在新加坡工作六年。
与新传媒集团节目组签署完合作协议之后,已经是月底,1995年春节即将临近。
去年春节凌风还在西尔电子工厂打工,忙着加班赚钱还债。
今年情况可不一样,自己已经咸鱼翻身了,得抽空回国去看望一下这一世的父母,回家过年了。
月底,凌风花850元新币买了一张机票,从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直飞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下午,凌风搭乘东航的航班顺利抵达上海虹桥机场。
走出舱门时候,凌风终于呼吸到了回到祖国后的第一口新鲜口气。
与一年四季处于炎热夏季的新加坡不同,当下的上海气温只有五度左右,寒风凛冽。
但是凌风却感觉这里空气那么的清新,祖国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回家的感觉真好!
从上海回凌风老家,有两种交通工具可以选择,一种是轮船,大概需要一个晚上。另外一种是火车,也需要七、八个小时。
不过,凌风也不急着先回家,打算在上海住一个晚上四处逛逛再说。
从机场出来后,凌风让出租车司机把自己送去了位于外滩的上海和平饭店。
这家和平饭店被看作是上海老饭店的经典,特别是她的屋顶花园被海内外人士誉为是“上海最浪漫的地方”。
不过凌风最喜欢的是在酒店一楼酒吧里有个老年爵士乐队,成立于1980年,是上海最负盛名的爵士乐队之一,全队由六名老乐手组成,亦是国内唯一的一支老年爵士乐队。
入住和平饭店后,凌风迫不及待地换上毛衣和风衣,出来逛街。
看着寒风萧瑟里马路两边的梧桐树,那满地飘零的枯叶,凌风感觉就像回到了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里面的场景……
不过,三年前一位老人南巡之后,国内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建设高潮,目前正处于一个开放而令人激动的年代。
当下,下海经商风起云涌,一批批人从体制内移身商海,创业经商成为一种时髦;许多后来广为人知的跨国公司,如摩托罗拉、宝洁等,在这一时期蜂拥进入大陆,兴办合资企业,在上海进入外资企业工作拿高工资成为一种潮流……
走在上海最热闹的南京路街头,听着商场里播放的孙悦《祝你平安》等时下流行歌曲,凌风感觉这里朝气蓬勃,活力十足。
凌风在想,什么时候自己的专辑能够在南京路播放就好了……
在XZ路转弯后,凌风来到了福州路。
这里曾经是凌风前世比较喜欢来逛的街区之一。
虽然当下的上海书城还没有建成,但是福州路已经是一条闻名遐迩的“文化街”。这里坐落着许多知名的书店,有一些已经走过了百年。
当年,福州路及附近的棋盘街、望平街一带,交通方便,信息灵通,房地租价适中,很适合办文化事业。
1850年,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墨海书馆落户福州路南侧麦家圈。当年它所创办的《六合丛谈》月刊是上海第一份综合性中文杂志,也是中国最早铅印出版的杂志之一。
民国时期,这里集中了中国最主要的四大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
此后的若干年里,这里逐渐成为知识分子云集之地,而不断出现的书局、报馆,也成为他们共同的阵地……
1951年,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在福州路世界书局落户。
当下黄浦区正致力于打造福州路文化街,出台《福州路文化街规划》《福州路文化街规划实施启动方案》,谋划打造申城有史以来第一家超大型的零售书店--上海书城……
在福州路的老书店凌风买了几本自喜欢的书,有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陈忠实的《白鹿原》和贾平凹的《废都》等,还非常值得在轮船或火车上消磨时间。
买完书,从书店出来,路过边上的音像店时候,突然凌风被里面陈设的一张专辑给吸引住了。
这张碟片很特别,通体用暗金色的藏文装饰设计,上面只有三个用行书写的三个中文字:阿姐鼓。下面是英文:Sister Drum。
原来这张唱片是大名鼎鼎的朱折琴演唱的《阿姐鼓》。
当下的这张《阿姐鼓》由尚海音像公司出版发行的内地版,由尚海新音乐工作室制作,音乐总监是何迅田。
前世1995年的夏天,这张《阿姐鼓》在56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成为国际唱片史上第一张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
该专辑后来在全球获奖无数,例如1995年美国录音协会的“经典唱片奖”、台湾金鼎奖“最佳专辑奖”,英国IBC二十世纪杰出成就人士奖,独立音乐大奖世界融合专辑奖,国内广电部“双向奖声乐类一等奖”等等……
凌风的记忆中,前世1995年的夏天,有两位国内女歌星的歌声让印象非常深刻,一位是王菲,还有就是这位朱折琴的《阿姐鼓》。
当年如果说王菲、那英等歌星的成就主要在内地以及港澳台,那么朱者琴却是世界性的,也是国内第一个真正走向世界的歌手。
当年甚至有人这样评论她:“假如只有一个女歌手的话,那么一定是朱折琴。”
看着这张专辑,凌风想起了当年《南都娱乐周刊》记者对朱折琴的一个专访。
1993年,朱折琴与何迅田老师一起开始创作专辑《阿姐鼓》。为了创作这张专辑,两人一起去了XZ寻找灵感。
何迅田老师在专辑出来后,认定了这张唱片一定会大火。
只是当初唱片公司并不看好这张唱片,投了一部分钱后再也不愿意再投钱。
后来,朱哲琴便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在这张唱片上,与唱片公司签下合约买下了《阿姐鼓》的海外版权……
凌风突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现在才1995年1月底,不知道《阿姐鼓》的海外版权还在朱哲琴手上,自己可以去争取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