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54章 数学城(6)

作者:作家uK2PXu 字数:1321 更新:2022-04-04 19:19:57

第54章数学城(6)

660在观众席上认真做着笔记。接着他听到了一个词,这个词叫学术近亲繁殖,他明白了建设数学城更深层次的意义。

学术“近亲繁殖”,是借用生物学现象指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师资学术队伍建设中的“学缘结构”问题。

生物学证实,人类近亲繁殖,难以生育出健康聪慧的后代。

有学者指出,学术近亲繁殖从内部摧毁了学术自由的根基,已成为我国学术发展的致命伤,制约着学术的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一,近亲繁殖制度下衍生的“家族式”学术梯队,“同质性”强,不利于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创新思维差。

据国际著名的《自然》杂志报道,如果将“学术近亲繁殖率”定义为大学师资队伍中本校毕业生所占比例,用一个国家发表的论文量和论文被引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科研生产率,则发现,科研生产率与学术近亲繁殖率负相关。

学术上的进步多取决于“杂交”优势。一个老教授带的学生留校了,这个学生带的学生又接着留校——徒子徒孙共处一堂,学术基因单一,思维封闭,必然造成学术退化、僵化。

其二,“师生情结”,“面子观念”,在许多情况下,有碍正常的学术争鸣,直接侵蚀着学术本该具有的科学精神。

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交流,乃至争鸣和批判,是学术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条件。真正的学术个性也是通过代际间的学术“扬弃”孕育而成。我国目前的导师制研究生录用和考试制度的“导师制”,使学生把更多的心思用在摸清导师的观点、思想和口味上,而不重视独特个性的塑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更奢望有代际之间的学术“扬弃”行为,因为按照我国的文化习俗,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不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而是相反。一代代学人在如此的环境中治学,不同观点争鸣与碰撞的机会很少,缺少挑战权威的勇气和力量,学术个性日益萎缩。

有专家在分析国内数学界为什么出不了可比肩当年华罗庚、陈景润的世界级数学大师时认为,国内学术界“近亲繁殖”现象是重要原因,它窒息中国数学家的创造力。根据一般规律,数学家创造力的黄金时期一般在25到40岁之间,如唯一一位华人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33岁就证明出卡拉比猜想和正质量猜想,而伽罗华不到20岁就创立了影响颇大的“群论”。但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国的年轻数学家普遍缺乏挑战权威的勇气和精神,短短的黄金创造期一闪即逝。

其三,容易“结帮拉派”,搞“小团体”,使学术界的宗派化、师门化愈演愈烈。当“刘门弟子”、“王门弟子”等等类似的称呼不绝于耳时,可想而知,“近亲繁殖”很大程度上包含了画地为牢、排斥异见的成分。

其四,“近亲繁殖”还会牵扯出一系列社会问题。

学术界的宗派化、师门化倘能形成有影响力的学术流派,那自有促进学术繁荣的可取之处。问题是,现如今的学术近亲繁殖,更多的是加速了利益集团化、沼泽化。一位年轻学者私下对记者说,如今在学术圈子里有些人掌握甚至垄断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在职称评定、课题、项目、经费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有的甚至可以为一次学术会议定腔定调,决定一个学术刊物的取舍权。他们可以推荐自己的弟子占据重要位置,可以把自己的资源“让贤”于人。

摘自《从世界级数学大师后继无人析学界“近亲繁殖“积弊》

(本章完)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