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479章 大明自然科学院

作者:灵灵吼 字数:2397 更新:2022-10-24 23:35:43

虽然承自旧日科举内容的文科所取举人名额占据多数,新增的理科只占三分之一,却已经是个相当大的比例了。

须知,这毕竟是科举乡试的第一次改革,若见成效,之后改革必然会加深。

如果说在举人名额上,朝廷对理科偏爱还不明显的话,那么将理科乡试资格下放到童生,便是极大的偏爱了。

想一想,考取文科举人需要先通过县试、府试、院试成为秀才,才能参加秋闱(乡试)。而理科只需通过县试、府试,成为童生,便可参加秋闱。

免了一道考试,就意味着多出了不少获取名额的机会。

这样一来,必然有不少人认为这条路是捷径,从而选择参加理科乡试。

不过大明报上也说了,理科乡试参与资格下放到童生只是暂时的,主要是希望从读书人中选拔更多理科人才,故在三五届后,可能便会取消。

看到这里,宋献策不禁笑着评论起来,“别说三五届才取消,便是一两届,底下的那些读书人也会争破脑袋。”

昔年宋献策作为江湖术士游历四方,见识过许多地方的风俗人情,深深了解大明百姓对待科举的态度。

而科举中最让百姓关注的其实并非取进士的会试,而是取举人的乡试。

这点从两大考试的另一名称上便可见一般——会试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称春闱;乡试则在每年八月举行,称秋闱。

之所以百姓更关注秋闱,是因为读书人唯有成为举人,才算是平民百姓一举跨越到特权阶级。

大明对秀才、举人待遇两百多年来多有更改,至近几十年,因为秀才越来越多,待遇已大不如初。

大明秀才三等(廪膳生、增广生、附生)中的第一等,也只不过可以免二丁徭役,每月领米六斗、银四两而已。

此外便是见官不跪,诉状可不经县吏直呈县官,可以办私塾、使唤奴婢等特权。

最重要的是可以免四亩至二十亩田地的税赋。

这待遇、特权听着其实已经很不错了,自家只要稍有薄产,便可以养活一家人,顺带供其读书。

问题是,到了明朝末年,因为官府缺钱等问题,很多地方的秀才待遇根本难以落实。

可若是考上举人就大大不同了。

首先一点,成为举人才有做官的资格,也因此被称为老爷。

其次,举人可免十几丁徭役,可免一两百亩田地的税赋。明朝中后期,举人几乎都以此特权为地主免税、为商人带货避税,大发其财。

最后,举人拥有秀才的一切特权,甚至可以直接插手地方案件、政务,等等。

所以,读书人唯有成为举人,才能实现做官发财的“理想”。

如果选择理科,更容易通过乡试成为举人,想必大多数读书人都会考虑这条路。

可是,这乡试新增的理科究竟考什么呢?

宋献策带着好奇心继续细看下去。

主要考六门学问,分别是: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

看到这里,宋献策眉头直拧成个疙瘩。

文学、数学、天文地理他都能理解,可这物理、化学、生物都是什么学问?

···

这一期的大明报出来后,立即引发了所有读书人的关注与热议。

如南京城,只要有读书人的地方,就能听到对乡试改革的谈论。

“朝廷减少八股作文的要求,增加对史学、实务的考试,这我是赞同的。此前数十年,朝廷势颓,就是因为许多官员不能以史为鉴,不通实务所致。

可为何要增加个理科,分走三分之一的举人名额?”

一茶点铺内,几个不怎么富裕的秀才在高谈阔论。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游商打扮的男子走了进来,要了一壶茶和一份茶点,便坐下来。

听到几个秀才的谈论,他微微侧目。

听出是在谈论大明报上的内容,他便问茶铺老板:“你这里有大明报卖吗?”

“有。”茶铺老板笑道,“这大明报如今可是畅销整个南直隶,南京城只要是识字的,都喜欢看。

我们这茶铺请不起说书人,便买来了十几份当期的大明报。官府不许我们转卖,却可以给客官们喝茶时看着消遣。”

说话间,老板就拿出了一份都摩挲旧了的当期大明报旬刊给游商。

于是游商一边看着报纸,一边听着铺子内几个秀才的议论,喝茶茶吃着点心,颇为自在。

“要说理科,这文学、数学、天文地理我等都知道是什么,也知其用处。

可那物理、化学、生物又是什么?大明报上只说以后会出特刊讲明,却不知在卖什么关子,直接在这期旬刊上告知我等不好吗?”

“怎么,良辰兄有意参加理科乡试?”一人听出了什么,问道。

被称作良辰兄的中年秀才道:“四书五经、八股作文,我与诸生相比实在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倒是对数学、天文颇有些研究。所以,若那物理、化学、生物也不难的话,我确有意考理科。”

又一人道:“这理科新设,天下诸生想必都是才了解这方面的学问,考起来竞争确实小些。可是那物理、化学、生物究竟是什么学问,若不弄清楚,我可是难下决心去学的。”

听到这里,游商起来拱手作揖,道:“诸位朋友,说起来鄙人虽不知那化学、生物是何学问,可对物理却略知一二。”

几个秀才一听,顿时眼睛都亮了。

他们纷纷向游商还礼,然后为首的颜良辰便道:“不知朋友如何称呼?可否将那物理学问向我等讲述一二?”

游商微笑道:“鄙人吴石,据我所知,‘物理’一词最早可考的典籍应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所编着的《淮南子》。

此书内篇卷六‘览明训’中有言: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引铁,葵之向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心意之论,不足以定是非。

其后,又有三国时吴人杨泉曾所着《物理论》,记载了当时的天文、地理、百工、农业、医学等杂学诸科。

之后历代文人,亦有一些在着述中提到‘物理’一词的,或是以为杂学诸科统称,或定为物性之论。

及至本朝,近几十年有吕坤所着《呻吟语》中第六卷、第二部专属‘物理’,江西前辈王萱,亦着有《物理所》一书。

此外,有几位外洋来的传教士带来了部分西夷书籍中,也涉及到了一些物理之学。

因此,鄙人推测,朝廷乡试所考物理,要么是杂学诸科之统称,要么便是物性之学。

但说起来,这两者以及西夷的物理学问,其实都是有很大共通之处的。若能兼学而贯通,想必应对理科乡试中的物理题应该不难。”

游商吴石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却见颜良辰等秀才都已经听呆了。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2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