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我们普通藏家也能参与,由我们海选出来的十位普通藏家提供他们的藏品,现场免费鉴定主持人再次讲解比赛内容和规则。
为了增加亲民度,活动之前,他们就找了十位普通藏家,答应免费给他们做鉴定。
每一位持宝人,出场都会讲述一遍,自己这次带来鉴定的宝物的来历,也就是俗称讲故事,怎么得到手的。
第一位出场的,是一名退休的老教师。
退休之后,别的老头可能就是养花种草、养小宠物、带带孙子、下下棋什么的,安享余年。但眼前这位老教师选择投入到收藏大军之中,天天去捡漏。
他捡漏很有原则,不是乱来的,毕竟自己家也不是很富裕。
正所谓穷人有穷人的玩法,富人有富人的玩法。
收藏也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如今全民收藏热,普通老百姓也可以玩。
老教师入手物件,超过一千元的,基本上不玩。这么一来,就算打了眼,交学费也不会太多,能承受。
这把紫砂壶在公园,五百元买的,上面还有茶垢,从包浆来看
得!这位老教师,简直跟讲课一样,开始分析起来。这到底是来请人家做鉴定,还是你自己鉴定的呀?
咳咳!陈老师等等,您的宝贵意见,我们可以晚点再聊,可以吗?先让选手们看一看。”主持人连忙阻止他继续讲课。
这里可不是课堂呀!
老教师愣了一下,随即苦笑:不好意思!职业病犯了。”
此话一出,现场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对于人民老教师,大家好感度很高,心里也希望,老教师捡漏成功,那把紫砂壶是个古董。
选手们都知道,先鉴定的人有优势。前面的人把该说的都说了,后面的人可能无话可说,所以都表现得很积极。
叶君除外,老神笃定。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
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在收藏界中,紫砂壶一直都是热门。
目前,拍卖价超千万的紫砂壶,就不止十件。其中最高记录者,是前些年拍卖的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以1800万起拍,经激烈竞价后,最终9200万元成交。
接近一亿元,着实把很多人震撼了一把。
鉴定紫砂壶,有一套方法:
首先,颜色特别鲜亮、鲜艳的壶不看!其次,拿在手里没有分量感的不看!真正紫砂壶体重。然后,绿色的、颜色怪异的壶不看!
另外,敲击壶听声音,紫砂壶的声音应该是比较闷的那种陶罐声,如果敲击听到的是叮叮的瓷器声,这样的壶不碰。
前面的选手,基本上就是遵循这样的方法做鉴定。
陈老师,我可能要泼冷水呀!您这把壶,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壶底,显厚呀!其中一名选手摇头道。
很快有人附和:没错!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壶底。我们再看它‘大彬‘的款识,但这把壶的风格,不太像时大彬的作品。”
时大彬是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壶艺在明代就享有盛誉,多见于文人记述。
时大彬作品虽多,但流传存世者极少。至清乾隆年间,时大彬的作品已视为稀世珍宝了。
据后人简要统计,其存世作品,包括见于著述的不过数十件而已。可见精贵之至。海内外也有许多私家收藏,因无从查考,莫辨真伪,因此暂不统算在内。
“是呀!如果这是时大彬的作品,那恭喜您,百万都是小意思。”
其他选手,看了之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很显然,不怎么看好那把壶。
老教师开口道:这我也怀疑过,但我听说,时大彬早期作品多模仿供春大壶,我看这把壶,就是供春大壶的风格,这会不会是时大彬早期的作品?”
叶君还没发表看法,就有一位评委忍不住说道:时大彬早期模仿别人的作品,一般都是不留款的,毕竟那时候不出名嘛!留款不怎么好。就像还没出道的明星,就开始给人签名,徒增笑话。”
老教师愣了一下,这一层,他没想到呀!
还有这壶底,确实有问题。所以,陈老师,您这件大彬紫砂壶,应该是一件仿品。如果把壶底仿好一点,或许专家都要被打眼咯!”那位评委笑道。
现场响起一阵遗憾的叹息声,陈老师虽然也失落,但还是给大家鞠躬施礼:感谢专家的解惑。”
说完,就要带着那件紫砂壶离开。
陈老师,您等等,我能说几句吗?”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凝聚在叶君身上,这才回过神来,刚才叶君还没说话呢!
最后点评的那位评委顿时有点尴尬,刚才自己有点急了,人家选手都还没说完。
嗯!小伙子请指教。
不得不说,这位老教师很有风度。
刚刚点评完的评委,听到叶君出声后,心里也是一下子紧张起来,毕竟才刚刚见识过叶君厉害之处。
再加上刚刚自己并没有上手,而且看得也不是十分的仔细,如果事情完结,当然没有问题。
要是叶君又证明这个大彬紫砂壶是真的话,那么问题就大,估计以后都不会有人来请自己掌眼。
周围的观众听到后,也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情,想看一下事情到底会怎么发生下去。
毕竟这个年轻人,才刚刚打脸一个评委,吃瓜,当然不会嫌瓜大的。
叶君就回答:指教就算不上,只是有一点自己的看法。”
大彬的作品,除茶具之外,还有文房清玩。其显著的艺术特点之一是自署款识。时大彬早先往往请人代笔署款。在交接许多文人雅士以后,时大彬便揣摩名家书体,发愤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