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六十三章 村中修路

作者:瀚墨书生 字数:2534 更新:2022-04-13 20:24:32

“算啦,六爷家大业大。俺们惹不起的,休怪大兄不提醒你,当心以后日子不好过。”唐老蔫儿很是关切木匠,用心良苦地提醒到。

“怕他个屌,同村同姓,还能吃了我不成。”被唐老蔫儿一劝,唐木匠积压火气反而窜了上来。

“我知道木匠兄弟是个不好惹之人,可别人并不会这么看,故此还是消消气,俗话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嘛。”唐老蔫儿继续贴心地劝慰。

毕竟是四五十岁之人了,唐木匠发了两句火,心中郁结宣泄了出来。就感觉到唐老蔫儿话语中味道有些不对。

这蔫儿货与唐宝那犟种自小就不对付,与自家关系也不算好,凭什么这么好心地劝慰自己。想明白了这些。唐木匠翻起眼睛看着唐老蔫儿,口中恶狠狠蹦出一个字:“滚!”

唐老蔫儿听完也不生气,只是尴尬的笑了笑,说了句“信不信由你”。抿一口自己手中的茶壶,哼着俚曲一摇三晃地走了。

“知道吗?村中欲修桥筑路嘞。”

“只是听闻,并未见到实在消息”

“如何不见实在消息?潘先生与一干学子,日日在村中测算度量,岂不是为修桥筑路做准备?”

这样的消息,传遍了村中各个角落。冬季还要为一年口算赋税操劳的佃户力农们心思皆火热起来,若此冬季可有些钱粮财货收入,黔首今年的日子便好过许多。

虽然村中有不少作坊趁农闲时也在招用短期雇工,然僧多粥少,可获得做工机会的毕竟不是多数。加之外村也有来人,工钱比本村人愈低些,且更容易管理,作坊主们愈加趋向雇佣用这些外村人。若无村中强行约定本村人员用工比例,一定很难获得做工机会。

村中关于修路传闻从开春便有了,田地间庄稼如今已大部收归仓中,转眼便已是农闲,组织安排力役修桥建路正逢其时,据村中有可靠传闻,今年本该去郡县里的兵役、力役,经过唐里正运作,刘使君同意一众黔首在村中服役“践更”。

几日过去,修筑道路消息,渐渐得到落实。更有村中贴出露布,为一众学子解读后,黔首尽皆得知:村中此番为使力役尽出大力,每日将有些许粮米贴补,亦允许出钱“过更”,由村中雇人来做活路,若劳力尚嫌不足,便允许外村人参加劳务赚些粮米,只为趁今冬农闲时节,将村中的基建工程大体完成。

如唐木匠、刘篾匠、唐铁匠等作坊主自然愿意选择“过更”,自家“践更”虽然可省下些许“更赋”,却远不如于作坊中做的多,何苦来哉。

特别是三家铁匠铺子,得了村中指令,尽快修建好打铁与冶炼作坊,工程施工中,铁器损坏频繁。打铁作坊须日夜赶工,不得耽误工程进度。

打铁劳作可算作“践更”,这让三座铁匠作坊欢欣不已。木器作坊因为需维修工具与运输车辆,同样得到此待遇。

依照潘阳规划,沿着环村小溪建设之作坊,门前必须修筑一条宽阔大道。平日为街道,有战事时可作为运输通道使用。

按照乡老们的谋划,村外需将原有通往十几里以外码头的道路,加宽修筑平整结实。

潘阳为这两条道路,设计了宽度一丈、厚度约一尺半的结构层,拟采用熟石灰、黄土以及从小溪中挖取的砂砾石做筑路材料,预计道路通畅后,可保证十年内无需大量修补。

唐豕及各位村老听罢规划与设计,无不欢欣鼓舞。

“如此一来,村民外出往返均省时省力不少。”唐六爷在憧憬着道路修好后情景。

“村中产出的商货,运往南乡与淇水镇上愈加便捷。”老管家唐富也来凑趣儿。

“不仅仅如此,道路若修建结实,自襄阳购买铁料却方便许多。”唐八爷想的更具体些。

唐豕对以上种种皆有设想,听到众人言论,频频点头表示赞成,道路修建通畅,对村中日后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三日后潘阳依据众人表示赞同的道路方案,验算出详细的材料、人工、畜力及钱粮耗用量。当一众唐村话事人看到所需钱粮数目时,顿时各个面露踌躇,不再群情激昂。

修桥补路,积德行善且花费不多,当然有许多人愿意做。然专一修筑两条道路,须花费海量钱财,短期内又见不着收益,便不是所有人皆乐见其成。

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眼光长远者在这个世间毕竟是少数。

最终,在族长唐豕的坚持下,当年开工之工程仅为村中一条自村头至新码头的道路,今年必须修筑完成,剩余村外大路择时修造。

毕竟村中尚有码头工程需修筑,若修建得当,日后当成为村中运输重中之重。然开凿岸坡修造码头工程难度不小,所需钱粮估计亦不在少数。

中秋过后,村中预计工程在潘先生主持下开工了,前来应役村民共有三百多人。最小的十四五岁,最大的已有五十岁向上。这许多人聚在一起,嘈杂且纷乱,然在作坊前汇拢的时间还算准时。

潘阳将所有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原地修路,带着另一部去淇水边建码头。

几个年岁稍大的学子按照先生的布置,在施工现场先将道路的形状外框用白粉灰洒了出一百丈,然后安排村中招募来的大大小小劳力,各自分段进行开挖施工。

有钱粮补助,唐村村民俱不愿意这份好处落到村外。自家十四五岁以上凡可以抽出的劳力,皆投入了工地。

先生定出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赚取钱粮方式,不论男女老少。皆以干活数量之多寡,于唐豕大宅外凭学子发放竹签领粮米。

学子们以绳尺丈量每人一日劳作完成数量记录在竹签之上,大宅处却有唐通验看记录并收回竹签,次日劳作前发放新竹签。几个家仆发放米粮或钱货,可以日日结算,亦可五日一结。

每个劳力均发一只记有姓名的竹签,各自每日完成的工作量与米粮数量竹签上写的清楚,填写竹签学子,亦需使用专作纸簿记录好,每五日与唐通核对一次。

这种服役及赚取钱粮方式从未听说过,一众黔首皆感觉稀奇。认为比起以往服役按人头点算出工却公平许多,且未见手持皮鞭之监工。正在劳作的施工现场,难得地出现了欢声笑语。

“老根叔,不去刘篾匠作坊拖毛竹啦?”这是唐昭在与本家亲戚打招呼,他负责这一段记工,恰在竹器作坊前面施工。

“不去咧,须服力役喽。”老根叔笑语晏晏,其长子已年满十九,身子骨略显单薄,村上兵勇招募时未选上,今年需服力役、兵役,正好来修路赚些钱粮,缴纳今年的兵役更赋

村民算计很精,如果修路、修码头仅仅是服力役,宁愿去作坊里做工,出些更赋也划算。

而今村中修路还贴补钱粮,只要肯下力气,便比作坊内做工不差,且有做工保障,还有谁愿意支出更赋雇他人出力役。

“老根叔是为闺女赚嫁妆咧。”一旁正掘土的唐屁儿打趣道。

老根叔就一个儿子,却有四个闺女,中间连着两个儿子在前几年的瘟疫中殁了。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9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