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78章 第 78 章

作者:鹿子草 字数:10972 更新:2022-04-17 16:45:17

    在即将进行夫妻生活前, 妻子突然歪嘴斜眼吐舌头,扮成了一个吊死鬼。

    试问哪个男人还敢继续?

    不知道别人敢不敢,反正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宋恂还挺敢的。

    不过,项小羽并没给他捉鬼的机会。

    她的生理期到了。

    宋恂认命地给她煮了一碗大枣红糖水, 就叹着气转向了书房。

    他打算将捉鬼和服装公司建分厂的事暂时放一放, 换换思路。

    从书桌上抽出之前在船厂做过的一本实验记录,翻看了起来。

    “小宋哥,你怎么又开始研究这些了?”项小羽捧着搪瓷缸子尾随进来,见状便猜测, “难道船厂那边要调你回去了?”

    “没有。”宋恂摇头, “《华夏造船》前两年停刊了, 最近正打算复刊, 我老师是这个期刊的编委, 他还不知道我已经离开了船厂,前段时间给我写了信约稿。”

    “那你打算投稿吗?”项小羽星星眼。

    她对科学工作者向来是十分崇拜的, 谁小时候没做过当科学家的梦呢?

    宋恂颔首,“离开船厂前我在负责一个简易导管螺旋桨的实验, 如果实验成功的话, 可以对港作拖轮的拖力有一个很大程度的提升。不过我走了以后,这个项目好像搁浅了。我打算将前期数据发表出去,如果其他单位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可以继续按照这个思路走, 节省一些时间。”

    星星眼变成蚊香眼,项小羽坐到他身边, 支着下巴问:“要是别人研究出来了, 成果就是别人的吧?你之前的心血不就白费了?”

    “不算白费, 咱们的造船技术本就与国外有很大差距,相比于让这些东西变成一堆废纸,我更希望它能尽快试验成功,应用到国产轮船上。”

    “那你给他们投稿,有稿酬不?”

    宋恂语气一顿,“可能没有,或者象征性的给一点吧。如今好多出版社都关门大吉了,《华夏造船》能勉强运作就不错了,估计是没什么稿费的。”

    “没关系,没有稿酬咱也给他们投,只当支援了国家建设。”

    项小羽被小宋哥这勤奋劲感染,内心也跟着紧迫起来。

    她虽然已经当上了播音员,但播音工作是一个持续输出的工作,在输出的同时还要求有稳定的输入。

    除了坚持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还得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多读书多看报。

    而她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少了。

    目前勉强应付渔业方面的稿件还行,但是想要像郁台长那样,单独做一档类似《阅读与赏析》的栏目,她的水平还相去甚远。

    思及此,项小羽不再打扰宋恂,起身去书架前找书看。

    他们家的书架宽两米,上面有五层架子,

    这五层架子里,她的书只勉强占了小半层,宋恂的书占了两层,剩下的两层半还空闲着。

    视线在宋恂的那两排书上徘徊,项小羽从最

    封面上的书名是俄语的,《ЕвгенийОнегин》。

    为了参加广交会,项小羽当初还重点突击过俄语,出于对自己俄语水平的莫名自信,她利索地翻开了书页。

    一个小时后,宋恂起身活动时,见她捧着小说看得认真,不由问:“你怎么看起这个了?能看懂么?”

    项小羽摸了一下手边的俄汉词典,说:“翻字典,连蒙带猜能看个大概吧。”

    “这本《叶甫盖尼.奥涅金》有译本,不过现在买不到了。”

    项小羽轻哼两

声:“我早猜到了,书店里不可能有这种书。虽然我只能理解个大概吧,但只看开头也能看出来,这个奥涅金不是什么好人,他居然还经常给那些漂亮的芭蕾舞演员捧场,这跟旧社会的公子哥捧戏子有啥区别?”

    “他本来就是个贵族公子哥,没什么信仰,还十分利己主义,我看到他把自己的朋友杀了,就没再继续看下去了。”

    项小羽赶紧捂住他的嘴:“你不要说啦,我要自己看!”

    “这本书不太适合你,你还是换一本看吧。”

    “我手边也没什么合适的书看。”

    而且她算是发现了,小宋哥看着挺正派的,但是看的书可不咋正派。

    上面不让看什么,他就非得看什么。

    之前那本《高中数学》和这个奥涅金,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我觉得我现在的播音工作进入瓶颈期了,总是写相同类型的稿子。过了最开始的新鲜劲以后,有点倦怠,而且我感觉自己最近没什么进步。”项小羽还是想通过阅读改变现状的。

    “那就更不能看这个了,对你的工作没什么帮助。”宋恂劝道,“要我说,你还是找郁台长请教吧。她不是偶尔还会去省城给学生讲课嘛,有个现成的老师你为什么不用?至少可以让她帮你列个书单,咱们有针对性的学。”

    项小羽的眼睛还黏在小说上,“嗯嗯”地应着,指着其中一处说:“你先帮我看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为了能读懂小说,项小羽突然对俄语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不过,宋恂给她当了两回翻译后,就顾不上这些了。

    权衡了两天以后,苗书记终于下定决心,带着宋恂去了县革委会,给冯主任汇报了情况。

    冯主任果然如他们所料,对这个分厂有极大的兴趣,当下就给县工业局的局长侯明亮打了电话。

    让宋恂比较意外的是,侯局长居然是知道这个消息的,而且他所掌握的信息显然要比宋恂更全面。

    “这个事我们工业局半个月前就知道了。”侯明亮听明白来龙去脉后,坐进沙发喝了口茶。

    冯主任蹙眉问:“这么大的消息,为什么不上报?”

    “主任,您有所不知,人家市服装公司早就有合适的选择了,咱们去争取也是白折腾。”

    “什么情况?”冯主任问。

    “不是说临万县和岳东县仍在争取嘛,居然这么快就定下了?”苗利民也被这个消息打个措手不及。

    “那两个县其实也是瞎掺和的。”侯明亮又滋溜了一口茶,笑道,“服装公司的这个建厂消息刚在他们内部讨论时,我就知道了。当时还组织局里的人手开会讨论过,争取这个分厂的可能性。结果讨论了半天却做了无用功,人家服装公司的领导早有属意的对象了。他们公司革委会的彭主任是从定山县纺织厂调出来的,对定山县的情况十分了解。彭主任想在定山县建分厂。”

    “那定山县连争取都不用争取,就能直接吃个大馅饼了?”冯主任酸溜溜地问。

    “可不是嘛。但也没办法,人家领导乐意,咱也改变不了人家的想法。”

    苗利民:“那他们公司其他人就没有什么意见?”

    那么大的公司,又不是他的一言堂,另两个县既然可以那么快就收到建厂消息,必定也是在公司内部有人的。

    “有意见也没用,定山县的条件确实比较适合建厂。定山县是咱们市里最早大规模发展纺织业的地区,五几年的时候人家就定下了发展纺织业的路子。他们那边虽然没什么能在全国叫得上名号的大厂,也不像市服装公司
一样大搞出口,但人家的小型纺织厂和相关企业非常多。绳带厂、毛麻厂、印染厂、针头厂、钮扣厂、纺织机器制造厂、维修厂,反正只要是与纺织相关的,人家那边都有配套。”

    侯明亮叹口气,问:“平心而论,如果由咱们来给分厂选址,是不是也得选择定山县,这还有啥可反对的吗?”

    冯主任拧眉在沙发扶手上敲了两下,沉吟半晌说:“定山县的配套好,但地理位置并不占优势,他们那个县三面环山,山地多耕地少,当初就是因为交通条件太差,又剩余了大量闲散劳动力,才定下了走纺织业的路子。不过,市服装公司是要搞出口的,把分厂建到那个小旮旯里,运输成本可是不低。”

    话虽如此,但他们南湾县除了一个地理位置好,也没什么其他优势了。

    苗利民与宋恂对视一眼,看来他们之前商量的对策暂时用不上了,县里要是争取不到这个分厂,他们心里有再多的盘算也是白搭。

    “其实,咱们也不算没优势嘛,”苗利民如数家珍道,“你看我们团结公社,也是有针头厂和线绳厂的,其他公社也有毛麻厂和印染厂,只不过没集中在县城而已。”

    宋恂也接话说:“咱们县对社队企业一直是大力支持的。冯主任提出的‘老鸡生蛋孵小鸡’的办法,让我们这些社队企业受益不少。如今是县办厂帮扶社办厂,社办厂帮扶队办厂,比如我们团结公社新办的织袜厂,年产值至少有两百万,就是由县制衣厂带动起来的。这种以厂养厂的模式,是咱们南湾县的一大特色。如果服装公司的分厂能建在南湾县,也可以采取这种脱卸产品的方式,将零件扩散到社队企业生产,这样不但支持了社队企业的发展,还能反哺服装厂。”

    冯主任默默想了想,自己什么时候提过“老鸡生蛋孵小鸡”的办法?

    让县办厂帮扶社队工厂,确实是他在大会上提过的,不过并没有喊过什么口号,也没总结出什么经验。

    这会儿听小宋一提,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咱们县也有几个服装厂的配套厂,只是规模肯定没有人家定山县的大。”侯明亮也说,“如果真能争取来这个分厂,咱们肯定是要花大力气发展这些配套企业的。”

    宋恂在众人脸上扫了一眼,再次尝试开口:“市服装公司要建的分厂,需要年产衬衫七百万件。我以咱们县制衣厂为参考,估算了一下分厂的大致规模,光是建厂就需要最少六百万的垫底资金。六百万可不是小数目,去年咱们县工业产值最高的左家门公社,年产值也才571万元,利润不超过一百万。即便服装公司有钱,让他们一下子拿出六百万,也不容易吧?”

    冯主任起身,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端起办公桌上的茶杯滋溜了一口,突然回身盯住宋恂问:“你是想让咱们县出钱,给服装公司建分厂?”

    “咱们县最明显的优势,除了地理位置优越,再就是有钱了……”宋恂轻声道。

    渔业大县不是说着玩的,南湾虽然面积小,工业产值一般,但渔业产值却能排在全市之首。

    否则当初省渔不会选择在这里设立分公司,市广电也不会将渔业电台放在南湾县。

    冯主任:“……”

    有钱也不能乱花呀,攒点钱哪有那么容易。

    钱得花在刀刃上。

    “主任,县里有个制衣厂,我们公社也有个织袜厂,这两个厂的产值和利润,您应该是十分清楚的。”宋恂缓声道,“如果只是让服装公司在咱们的地界上建厂,咱们只能解决一些剩余劳动力,带动一下周边建设,收缴税收,至于分厂的产值和利润是要算在人家总公司和市里的。”

    侯明亮也点头道:
“我们局里也是看中了纺织业的利润才想要争取一下这个分厂。但如果他们是全资建厂,咱们确实尝不到什么甜头。”

    听说要往外掏几百万,冯主任愁的脸上的褶子都能叠起来了,“能解决上千人的剩余劳动力,你们还不满足?还想要什么?”

    苗利民插话:“不是咱们满不满足的问题,这不是要争取建分厂嘛,咱们出一部分资金,给服装公司减轻负担,没准儿人家能考虑一下咱们。毕竟这属于工农联合建厂,意义也是大不一样的。”

    “哪怕是六百万的一半,也有三百万呢。”冯主任摇头,“太多了!”

    宋恂与苗书记对视一眼,便试探着说:“您要是嫌三百万太多了,要不咱们联合其他县合作一下?咱们单枪匹马跟定山县竞争,在硬件条件方面确实有些不够看。临万县和岳东县也有各自的优势,肯定也不想将这个分厂拱手让人。不如咱们跟其中一方合作一下,将这个厂一分为二,建两个规模稍小的分厂。”

    苗利民立马接话:“服装公司的产品除了出口,在国内市场也是很紧俏的。咱们南湾县在最东,紧邻砚北港,出口便利。但岳东县在最西边,远离港口,如果单独争取建分厂的话,他们肯定没戏。不过,他们的内陆交通比较发达,不但有火车线路,还有省道。不如咱们跟岳东县联合一下,争取建两个分厂,每家少拿点钱就行。”

    冯主任心想,找个最弱的合伙,这就跟当初鲁肃提出的“联刘抗曹”,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是一个意思吧?

    不过,人家服装公司真能同意将分厂一分为二,变成两个?

    他心里对这件事不报什么希望,但又实在眼馋这个分厂。

    于是,最终决定先成立一个临时的服装厂筹备组,他当组长,侯局长是副组长,并且让宋恂兼任了筹备组的秘书,全面负责执行工作。

    既然主意是你出的,那就由你亲自去跑吧。

    宋恂接下了这个工作,又跟工业局借了几个人。

    虽然是个跑腿的活,但跑得好的话,没准儿真能把分厂弄到他们团结公社去。

    *

    宋恂在县里兼任了一个筹备组秘书,而另一边的项小羽在考虑了几天后,决定主动与领导和同事们交流一下工作心得。

    如今广播电台的几个人交了钱和粮票后,已经在公社大院入伙了。

    项小羽是个播音新人,中午在饭桌上吃饭时,便没什么顾忌地当着大家的面说了自己的想法。

    “台长,我那个‘渔业百事通’的栏目,已经播了快三个月,关于渔业的小知识也写了将近一百篇,我觉得这个数量已经差不多了,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将之前录的内容进行重播?”

    郁英荷没有第一时间给出答复,反倒是主编蒋红叶问道:“你现在只有这一档固定录播的节目,不是做得好好的嘛,怎么突然不想做了?”

    项小羽赶紧澄清:“不是不想做了,而是能够科普给渔民的渔业知识比较有限,越往后越不容易收集素材。我寻思着可不可以隔天播一次新内容?其余的时间我想申请开一档新栏目。”

    “什么类型的节目?”蒋红叶没有急着否决,想先听听她的思路再说。

    “我发现好多厂矿企业的广播站,会播放厂内的先进事迹。我觉得咱们电台也可以收集全市各渔业单位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比如南湾县水产局每年都组织农业学大寨的评比活动,总会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咱们可以跟市水产局和各县的水产局联系,让他们报送一些现成的先进材料,咱们每天读一篇就行了。”

    “你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郁英荷揶揄,“这个主意倒是给你省事
了,连稿子都不用写,直接念人家的材料就行。”

    项小羽不好意思地说:“也不是啦,我就是想试试不同类型的播音稿,练练播音时的腔调。我最近也听了自己的录音,感觉跟其他电台的播音腔还是有差距的。”

    郁英荷挥手劝阻:“你可千万别特意去学那个腔调,你现在的这个状态正正好。之前有听众反馈过,播音腔听久了,会让人觉得有点油。读任何内容的稿子都是千篇一律的腔调,容易让人走神溜号。关于这一点,你问问小苏就知道了。”

    苏越啃着馒头点头。

    他前两年也特意去模仿过知名播音员播音时的腔调。可惜他自我感觉良好,听众却并不买账。

    那段时间批评他的信件特别多,说他播音时拿腔作调,让人听不进去。

    郁英荷继续道:“咱们是渔业电台,听众大多是贫下中农,所以播音时还得有贫下中农的味儿。你出身农村,在这方面是有天然优势的,不要摒弃了你的优势,去学一些华而不实的技巧。”

    “但是省渔业电台也是面向渔民的,他们的播音员用的就是很正统的播音腔啊!”项小羽被弄糊涂了,她觉得播音腔可以不用,但是不能不会。

    像给学生讲课一样,郁英荷放下筷子耐心道,“你有空可以学习一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主席强调过了,播音要讲究大众化。什么是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要打成一片。[1]”

    “你刚才提到的录播先进个人材料的想法很好,咱们就是要在贫下中农的队伍中,找出有闪光点的先进个人。不过,你要是一味地用播音腔去播这些稿子,那这个栏目就不能给你做了。播音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根据播音稿内容和风格的不同,我们在播音时的声音和情绪也要有所不同,还要做出准确生动的表达。如果只是用一成不变的播音腔,应对截然不同的稿件,会让听众觉得索然无味。”

    项小羽暗自咂摸片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您是想让我将重点放在情绪的表达上,不要一位地追求技巧,对吧?”

    “差不多,声音只是外壳,感情才是播音的灵魂。”郁英荷强调,“尤其是播报先进个人的稿件,你虽然不是当事人,但是你的声音里也要传达出发自内心的激动和自豪之情,朴实生动的同时,还要给人以鼓舞,激发出广大贫下中农们向先进个人学习的热情!”

    一顿午饭吃下来,项小羽相当于听了郁台长的半堂播音课,深觉受益匪浅。

    她心里对郁台长的佩服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仅次于小宋哥了。

    下午录完播音稿以后,项小羽在门口踟蹰片刻,再次摸去了郁台长的办公室。

    “台长,”项小羽搓搓手,笑嘻嘻道,“我想求您一件事。”

    “快说吧,卖什么关子?我还忙着呢。”郁英荷放下手中的钢笔问。

    “我来咱们台里已经快四个月了,这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在播音方面进入了瓶颈期,不像刚来台里时那样每天都有进步了。我发现除了在播音技巧方面,其实在文化水平方面我也是比较欠缺的。”

    郁英荷颔首道:“嗓子和语言技巧需要锻炼,但政治气质和文化素养也必须提高。你有空可以多读一些播音方面的书籍,文学著作和政策方针。”

    “台长,我以前从来没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进入咱们电台以后,都是靠您跟同志们的帮忙,以及我自己一点点的摸索,才能顺利地走到今天。”项小羽不好意思道,“您能不能帮我列个书单啊?我回去以后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学习。”

    郁英荷没有拒绝,思索片刻,便拿起钢笔
在空白的稿纸上将播音员需要阅读的书籍和报刊杂志,一一列举出来。

    在心里微微舒了一口气,项小羽接过稿纸后再三道谢,郑重其事地放进了上衣口袋里。

    郁英荷沉默着没回话。

    项小羽入职四个月,几乎全靠自学才掌握了播音的基本技巧。可是想要在播音领域有更长远的发展,只靠自学肯定是行不通的。

    “市广电那边也招了一批新人广播员,最近可能会举办播音培训课。回头我找机会将你推荐过去,让你也随着他们一起系统的培训学习一下。”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3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