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田博从学校辞职,于小惠很生气,也不是懵懂少年了,办事就像小孩戳尿窝窝,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这件事之后,赵田博给于小惠打过一次电话,约她去看足球赛。是一非洲足球队与省青年队比赛。
于小惠想正忙着:“你自己去看吧。我没时间。”
赵田博知道于小惠喜欢足球,不想错过和好的机会,就说:“这次,省队一定会赢。不去看,就太遗憾了。”
于小惠:“你去看吧。我不遗憾。”
赵田博放下电话,老半天没缓过神来,他知道这次于小惠是真的生气了。这也不能怪她。仔细想一想,他感到自己的确做得不对。工作又不是从网上买东西,合适就用,不合适就退。
职已经辞了,不可能再回去。即使重新考,也要受限制了。
赵田博觉着于小惠不理自己,还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看不起自己。于是,于小惠越是不满意,赵田博越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他甚至想,男人吗,不能让女人看扁了。
在他心里,他感到自己与于小惠的差距越来越大。于小惠研究生毕业,并且留过洋。于小惠做生意,做得顺风顺水,滚滚财源仿佛天上来。于小惠性格好,开朗、大气,人见人喜欢。自己呢,都到而立之年了,年龄是到了,但人还“摇摇摆摆”着,没立起来。毕业这些年,自己仿佛就是在选择,然后,放弃,再选择。
这也怨不了别人。如果他赵田博恒着心,奔着一条路坚持到底,说不定早就走成康庄大道了。但他赵田博就像个没目的的旅行者,在路上走一段,心血来潮了,就拐弯,又向另一条路上走,永远也不会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他没认识到这一点。你于小惠看不起我,我非干出这个样子给你看看不可。其实于小惠一点这样的心思都没有,是他赵田博自己臆想的。他想快速地挣钱,让于小惠对他刮目相看。
高考已结束,来找他辅导作文的少了。即使高考不结束,来找他的也多不了。学校里传着赵田博是因为看不上老师这个职业,才辞职的。既然你看不上这个职业,你就不配从事与教育有关的工作,包括辅导在内。
白晓梅在经营酒的同时,捎带着给赵田博“打”广告,做宣传。还把赵田博出的书随酒一起配送。她动员白晓上联系他的学弟学妹,让他们找赵田博辅导。就这样,来找赵田博辅导的也寥寥无几。
现在能干的,能实现美好设想的就是搞古玩了。他潜心研究,他看鉴宝节目,他买了一本名为《遗落在民间的宝贝》一书,没白没黑地看着,把书都翻出了毛边。
他带着这本书,去逛旧货市场,深入偏远山村,指望着淘到一件比大执壶更值钱的宝贝。这本书成了他的致富宝典。
赵田博做梦都想能捡到一件宝贝,渴望着一夜暴富。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功夫不负有心人。赵田博以为这句话在他身上应验了。
这天,赵田博在旧货市场转悠,从东头转到西头,从西头又转到东头,打量自己想要的东西。更指望自己能捡个漏。转来转去,摆摊的都认识他了。有的主动和他打招呼。那个常常在那摆摊的老者,还热情邀请他坐下喝杯茶。那老者,平时,见了他,把他几乎当空气,不理他。为此,赵田博心情大好。
眼看着快到中午了。赵田博淘到几本古书和两枚古钱币。看起来不错,但这都是小打小闹,即使转手,也挣不了大钱。
赵田博想,今天就这样了。中午,摆地摊的,也要收了。大太阳底下的,没有顾客,谁还坐在那里干耗着。
赵田博正想回去。一出旧货市场青色的大门楼,在市场的入口处,发现有个人在那里摆地摊。东西摆在一块长条形大帆布上,古钱币、铜器、绣品、陶器等,像摆龙门阵似的排开。一辆旧三轮车把上,还挂着一副山水画。小风一吹,山水如活了一般。
赵田博蹲下来,在那里看着。摊主拿一个马扎给赵田博让他坐着看。
玩古玩有一段时间了,赵田博在这方面,已经有定力了,光看不说,多看少说,他拿捏得很到位。
赵田博在那里看着,摊主好像不着急,点上一支烟,递一支给赵田博,赵田博没接:“我不吸烟。”
那人深深地吸一口烟又吐出,顿时成丝、成缕、惨白的烟雾在烟头飘散了,眼前一片迷惘。那人端起一个大塑料杯,猛得喝起了水。
太阳快要升到头顶了,看了一会,赵田博只感到眼涩,头昏昏沉沉的,就站了起来。
转身要走。那人叫住他:“一看您就是个行家。没有看上的?”
赵田博不理他。一个声音告诉他:“快离开,赶快离开。”
那人紧跟上几步:“您先别走啊。我还有好东西,没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