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辞职后,赵田博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有家小广告公司要他,之前,他嫌工资低,没去。现在,他去了。
过去,他窝在自己的小店里,干什么都行。如今,他和于小惠住在一起,于小惠早出晚归,而自己如果再懒散在家里,那还有一个男人的样子叫吗。
去归去,但赵田博对广告公司经理说,公司里什么事都可以干,但他不去街上贴小广告,他还维护着自己起码的自尊。如果去贴小广告,让城管抓住了或者让过去学校的学生、老师看见了,多难看。
广告公司就几个人,五个手指头就数过来了。平时,不养闲人。偶尔活多,忙不过来了,经理的小姨子、小舅子,总之有空的亲戚,都上。上了几天班,赵田博就后悔当初承诺什么活都干的事。因为这家广告公司什么活都揽。
一次一个城中村,做一块牌子要立在安置点临时的铁架子门楼上,经理就让赵田博去了。赵田博开着公司的那辆到处哗啦啦响的破小拖斗车,去了那个村。为了增加高度,他把梯子放在车斗里,费了很大的劲才把牌子固定到门楼上。期间,还差点从上面掉下来。是一帮在那里闲坐的大爷,看到危险,一起过来,帮他扶住了梯子。
赵田博从梯子上下来,说:“大爷们,谢谢了。”
一个大爷说:“小伙子,看你白白净净的,像个文化人,干什么不好,干这样的粗活。”
赵田博再次说声谢谢。把梯子折叠好,放在车上,走出了村。
回来的路上,他想,干这个,与在工地上打工还有什么两样,在工地上打工,工资要比这高得多。心中一声声音传来。到工地?你能适应住工棚吗,那么一大帮散着汗味的老爷们住在一起,晚上的呼噜声、磨牙声,能受得了吗?
一个声音传来,受不了。自己喜欢静,不喜欢吵。哪怕在公共场所,像在火车上,别人说话声音大了,他都反感的不得了。一次,坐火车,因为两个人说话声音大,赵田博向人提出了抗议,人家说:“怕吵,你可以自己租列火车吗。”你说讲不讲理。
刚刚回到公司,经理又指使赵田博再跑一趟一家养鸡场。这家养鸡场,在城的西北角城边上,最近,要在那里开个现场会。这个养鸡场,搞得好,无污染养殖,有机养殖,鸡的品种也多,什么乌鸡、珍珠鸡、麻鸡、贵妃鸡等等。
赵田博这次去,是过去送现场会的牌子和宣传单、宣传册以及包装袋。宣传单、宣传册和包装袋是赵田博设计的,从用词到色彩,很吸引人眼球。为此,经理说:“这个月多给他五十块钱。”
赵田博想:“五十块钱?五十块钱能干什么?”
赵田博开车去了,出了城,是一段小路,沥青过了。路两边先是一片葡萄园。看到葡萄,赵田博感到亲切,可能是因为于小惠主营葡萄酒的缘故。于小惠和他一起,经常谈起有关葡萄的话题。不过,这里的葡萄卖的也够贵的,他看到路边有块牌子上写着,葡萄采摘,每斤30元。什么葡萄这么贵,等成熟了,一定过来尝尝。和葡萄园紧挨着的是一片甜瓜地,品种是羊角蜜。赵田博吃过,脆甜,将来熟了,与葡萄“一网打尽”。他搞不明白,这两种水果会不会一块熟。
过了像雷阵似的瓜地,路两旁是大片的林子,再往前是一个小山包,他听到了欢叫的声音。养鸡场就在林子的深处。越往前走,鸡叫的声音起清晰。“百鸡朝凤”。养的鸡和山上的野鸡遥相呼应。只是野鸡的叫声,更嘹亮,更骄傲,有种穿透山野的感觉。
赵田博到了绿色养鸡场,看着这规模,这气势,有点兴奋。他家就是农村的,凡是见到鸡啊、鸭啊,牛啊、狗啊,都感到亲切。他特别爱看人与自然节目,可能与从小在农村受到的“启蒙”分不开吧。
经营养鸡场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外加他们的儿媳妇。问他们:儿子呢?
那对夫妇说:“儿子不愿干这个,在城里搞装修。每天回来住。”
赵田博看着那个漂亮的小媳妇,年龄也就二十五六岁,应该结婚不久。想,儿子不干,让媳妇干。
小媳妇好像猜透赵田博心理似的:“我也不想干,但我不干,他们忙不过来。雇人,还要付一份工资。”
赵田博知道她迟早也会离开的,年轻人一般都喜欢城里,喜欢在城里买房,有了孩子,喜欢让孩子在城里上学。
赵田博把东西从车上卸下来,那小媳妇翻看着,边翻边说:“真好看。”
赵田博说:“满意就好。我走了。”
养鸡场场主:“抽空带你朋友们到我这里吃。尝尝我炒鸡的手艺。”
赵田博才发现,在一平房的前墙上写着:“炒鸡、杀鸡、卖鸡蛋。”“种鸡、宠物鸡、野鸟杂交鸡”。
赵田博想:够丰富的啊,多种经营。但就是有件事他搞不明白,人家怎么知道,那只鸡是野鸡杂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