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后,姜缨还是会记得那个夏天,那是人间四月,天空干净澄澈的连一丝云朵都没有,是很明媚的蔚蓝,仿佛一块鬼斧神工的碧玉。
明明只是初夏,明明太阳并没有那么毒辣,可是那一天,她的心里却总仿佛憋着什么,就好像冥冥之中被一双窥伺的眼睛盯住,带着不甘,带着嫉妒,带着很浓烈的恨意。
这一天,是父亲江淮安正式昭告天下,登基称帝的日子。
长子姜荣被封为周王,次子姜蓬被封为赵王,幼子姜节被封为韩王,长女姜络被封为琼华公主,而小女儿姜缨的封号,却是从子不从女,被封为了最具有非凡意义的安国公主。
安国,即便是没怎么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姜淮安选这两个字作为自己女儿的封号,一方面彰显的,是对立下赫赫战功,收复江南十八郡的姜缨的功业的认可,另一方面,显示的,则是如今手握数十万大军的姜缨在他心里的地位,虽然是女儿,但与儿子并没有区别。
靖国的国号被改为盛国,帝京改名为盛京,年号定位永兴元年,寓意盛国的江山将千秋万载,永世昌盛,盛国的百姓,将国泰民安,安居乐业,说来,永兴这个年号,都还是姜缨选的呢,父亲姜淮安犹豫了好久,都没定下来用什么年号,最后姜缨建议用永兴,于是姜淮安欣然应允。
大哥姜荣,当时还提议用皇佑,却被父亲姜淮安以太过于夸张露骨拒绝了,当看到父亲姜淮安,最后定了姜缨随口一说的永兴,大哥姜荣的脸色当时一下子就阴沉下来了。
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大哥姜蓬就开始对自己有了愤愤不平的之心吧?也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大哥姜荣,就觉得父亲对自己偏爱太过,从而父亲姜淮安也产生了不满吧?
后来,姜缨被封为安国公主,只是催化剂,不是导火索。
父亲姜淮安,沉迷于称帝的喜悦之中,并没有注意到长子姜荣的异常,可是在一旁的姜缨,从头到尾都很清醒理智的姜缨,却敏锐的从察觉到了大哥姜荣面上的异常。
似乎是窥破了深海隐没下的冰山的一角,与生俱来的敏感知觉告诉姜缨,大哥姜荣并不是像他平日表现的那样,是个所谓的古板斯文的端方君子,他的心里,并没有众人所以为的那样霁月风光,高义无双。
随后,在稍微过了月余的休整时间后,朝中就开始有人提议,为了国本安稳,要早立太子才是,他们建议的太子人选,自然是姜荣,这些人表示,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姜荣都是当之无愧的太子人选。
姜淮安对于立太子的奏章,视若无睹,秘而不发,让朝中不少人,都感觉到皇帝姜淮安似乎并没有这么想过,这么早立太子,甚至有人私下传言,皇帝不愿意立长子为太子。
那么皇帝是想立谁为太子呢?有人说是足智多谋的次子姜蓬,也有人说是赤子之心的幼子姜节,还有人甚至说,皇帝并不喜欢如今的皇后,并不想立皇后梁氏生的孩子为太子,如今不过是时局动荡,天下不平,等一切都安定下来了,皇帝就会选秀纳妃,重新生儿子,然后再从中挑选一个自己想要的太子。
总之,没有人把这件事情,朝姜缨这边想,大家都觉得,皇帝给小女儿安国公主的封号,不过是为了显示恩宠和封赏而已。
对了,还有利用的意思,因为接下来,还要对北靖用兵,完了之后,如果北狄不安分,还要和北狄开战。
但是,一直关注着姜缨的姜荣却不怎么认为,他在撺掇了朝臣做出立太子的建议,而又不被父皇采纳的试探后,他就觉得妹妹姜缨,必定是心腹大患,自己的父亲,说不定想有把皇位传给她的意思。
虽然这个想法很荒谬,但是未必不可能啊,毕竟自己的父亲,宠小妹胜过三个儿子,对她予取予求,已经是很正常的事情了不是吗?
于是,在早朝时,众人商议对北靖用兵的时候,姜荣就站出来说话了。
“父皇,儿臣认为,妹妹刚刚结束对南靖的战争,劳苦功高,正是该好好休养一段时间才是,如今天下大安,父皇您又即将在盛京准备科举,妹妹正值花信之年,您不妨借着这个机会,为妹妹挑选一位如意郎君。”姜荣出列,站在殿内,朗声说道。
他的神态很端正,他的话语很贴心,话里话外全是为姜缨这个妹妹着想,看不出半点的私心和不甘。
龙椅上首的姜淮安,面色平静无波澜,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哀乐,只是对下方的姜荣微微颔首:“你说这话也有道理,继续。”
得到了许可和默认的姜荣,仿佛是受到了极大的鼓励,越发开始夸夸其谈,高谈阔论,各种角度花样阐述着,给姜缨选婿的必要性,仿佛姜缨成亲这事情,才是目前最重要的,是比征服南靖,统一天下更重要的事情。
姜缨站在朝臣中,看着夸夸其谈的大哥,一直没说话,因为大哥姜荣的那点小心思,包括他曾经做过的那些事情,姜缨全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她原有的暗卫体系,本就是数一数二的,自从父亲姜淮安上位,她开始涉及军权后,姜缨又暗地里对自己的情报监控体系,进行了迭代升级,当然,这件事情父亲姜淮安,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总之,姜缨是没有和他说过的。
如今,不说三个哥哥身边有自己的人,就连外祖父梁家也有自己的人,就连父亲姜淮安身边,姜缨也悄默默的进行了渗透和安插,倒不是为了监视他们一举一动,而是防范之心不可无。
这皇位她要定了,计算是原著作者来,也阻止不了她,这话,她姜缨说的,从穿越到这个陌生的时空的那一刻起,她就做好的决定。
为了这个目的,她可以付出所有的代价,放弃享乐的时光,放弃那些风花雪月,就连经商赚钱,为的也只是用赚来的钱,为自己的称帝大业铺路,穿越来的十多年,细细想来,自己人生最美的花信年华,似乎都倾注在了为实现这个目的的道路上。
所以,姜缨觉得,自己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此时,大哥姜荣的山蹿下跳,在她看来,滑稽的就像一个小丑。
姜荣以为这样就可以大败她妈?以为用婚事为借口,就能阻止她带兵去征服北靖吗?姜荣想的终究是太过于天真了,是,朝中能带兵的人很多,但是能让父亲姜淮安充分信任的人却很少,从前的梁家,勉强算是一个,如今,随着母亲梁氏和他的闹翻,梁家也不算了。
母亲梁氏和父亲姜淮安的翻脸,说来和姜缨还有些关系,五个孩子里,唯独姜络虽然封了公主,却只有封地,没有实权,如今儿女双全的姜络,自然是志不在此,但是偏爱长女的梁氏不这么认为啊,她觉得丈夫姜淮安就是在偏宠小女儿。
所以她就要求姜淮安,要不给长女姜络也封个国公主,也一样的给予实权,要不就把姜缨也降为普通公主,也同样只给个封地,姜淮安同妻子好说歹说,说着封赏的事情,不是儿戏,君子一言九鼎,哪能朝令夕改呢?
而且,小女儿姜缨的爵位,她的权利,都是她一刀一剑,南征北战拼出来的,姜络从始至终,寸功未立,怎么可能和妹妹一样,拥有实权厚禄呢?
可是早已魔怔,一心觉得丈夫偏宠小女儿的梁氏,哪里听得进去呢,听丈夫说不能朝令夕改,于是她又说,既然无法改变对姜络的封赏,那就施恩于女婿梁衡和他们的一对外孙身上好了,先给梁衡封个郡王,给一对外孙子封个县男,然后让梁衡为主帅,带兵出征北靖好了。
姜淮安本就对手握兵权的老泰山一家,有些防备,因为以老泰山为首的那群人,从前可是铁杆的保皇派,得知姜淮安谋朝篡位后,老泰山梁老将军,那可是直接就破口大骂,对外放出狠话,说不认这等狼子野心的女婿。
后来,在姜淮安赐爵圣旨、赏赐礼物送达的时候,更是直接决而不受,这些东西,最后都是由姜缨的大舅舅做主手下的。
所以,梁家的这番所作所为,可谓是明晃晃打姜淮安这个皇帝的脸,正沉浸于称帝喜悦的姜淮安,怎么可能高兴得起来,甚至还倒贴,继续封赏梁家?
所以姜淮安自然是想都不想的就决绝了妻子的要求,然后双方爆发了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一次争吵,最后姜淮安拂袖而去,次日就从宫里随便选了两个宫女开了脸,赏了个最末等的更衣封号,纳入后宫之中。
姜缨对于父母之间爆发的矛盾,从头到尾,都一清二楚,可是,她不想去劝,因为这是父母之间的事情,而且,母亲梁氏现在也很不待见她。
话又说回朝堂之上,在经历了近两刻钟之后,姜荣引经据典,高谈阔论的一番发言,终于是结束了。
“那么周王以为,如果此番,对北靖的作战,不由安国公主领兵挂帅,那由该由何人担此要职呢?”姜淮安平静的看着下方的长子,心里隐隐约约有些不舒服。
“儿臣觉得,承恩侯府的建威将军,领兵多年,作战经验丰富,可担此大任。”姜荣信心满满的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选,承恩侯府就是外家梁家附近的封爵,建威大将军,也就是梁氏的大哥,姐姐姜络的公公,妹夫梁衡的父亲。
姜荣推荐自己的大舅舅领兵,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因为大舅舅梁致远,是暗中支持他的人。
“建威将军,束手梧州多年,战功赫赫,劳苦功高,如今也到了颐养天年,安度晚年的年纪,如此,就加封建威将军梁致远为正一品太师,赐太师府邸,赐江南良田百顷,金银十万两,即日起,前往温暖湿润的江南养老,至于其手中的军权,暂时由安国公主接受。”姜淮安没有理会长子建议,而是话锋一转,说起了对大舅子的封赏。
朝堂之上,瞬时一片寂静,就连方才上蹿下跳蹦的欢的姜荣,也不敢说话了。
姜淮安的这番操作,那是明身安贬啊,梁致远不过是不惑之年,哪里就谈得上颐养天年呢?那所谓的太师,看似风光,可实则不过是虚衔罢了,半点实权都没有。
姜淮安看着鸦雀无声的满朝文武,有时是己那个不争气的长子,心里那是一万个不痛快,这些人,真以为自己是任揉任捏的蠢货吗?他是皇帝不假,是需要顾忌名声不假,可是,他更是那个独断专行,容不得任何人挑衅和质疑的姜淮安。
“至于北靖的战事,周王既然有心为国效力,那就随安国公主一起出征好了,就暂时担任千户之职吧。”姜淮安又淡然的宣布了对长子的处理决定。
然后,就是退朝。
从皇宫出来,姜缨在回府的路上,和气势冲冲,满面阴沉的大哥姜荣不期而遇。
“小妹,见到哥哥我这样落败,你是不是很高兴啊?”姜荣逼近姜缨,一张脸黑的仿佛拧得出墨汁,看向姜缨的眼神,是毫不掩饰的忿忿和极度,不像是骨肉相连的兄妹,仿佛是生死之仇不共戴天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