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房的事情交给了刘保。
宋扬便带着公孙奇往水车工坊那边去了。
他不是去看水车工坊,而是去看造纸厂。
小溪的最下游,鄱阳湖出水口附近。
之前方哲让人在这边挖了两个大池子,还圈了一圈空地。
这就是造纸厂的用地。
已经注满水的两个池子都泡着东西,一个池子里是树皮,另一个池子里是竹片。
旁边还有个工棚,正有几个工人在忙着制造石灰。
工棚的旁边还有两个刚挖出来的池子,现在正通过小溪往里注水。
之前泡过的竹椅子已经用石灰沤了一个多月了,但还没到可以用的时候。
通常沤竹这个过程要三到四个月。
现在宋扬要印制粮票,以后纸张的用量可能不小。
所以今天方哲又让工人过来扩大一下备料池子,于是上午工人们又挖了两个池子。
池子已经挖好了,工人们正在泡石灰。
就是把石灰石桥敲成小块,然后加上水自然水解。
“王爷千岁。”
四个工人看到宋扬过来,忙的过来见礼。
宋扬笑着摆摆手道:“你们忙着,我就看看怎么造纸的。”
大乾的造纸术还是比较成熟的。
用竹子或者树皮都能作为造纸的原料。
江州附近竹子极多,所以大多是竹浆纸。
一个老匠人一边指挥着工人干活,一边给宋扬说着造纸的工序。
这门技艺不是什么秘法,会的人不少。
这个老匠人虽然只是个木匠,却也会造纸之法。
经过老匠人的讲解,宋扬又与脑中百科全书的古法造纸方子一对。
几乎一模一样。
本来宋扬还想过来秀一下技术,指点一下匠人们造纸。
结果听完了老匠人的话,他就知道不用多此一举了。
宋扬笑道:“很好!很好!造纸坊就交给你们了。”
他手里有现代造纸的方法,但是需要机器配合。
现阶段只能用古法造纸。
造纸厂看了一圈,宋扬满意的走了。
虽然没装上比,但是也没操心不是。
以后城里的储备纸用完了,造纸坊的纸也就差不多生产出来了。
这倒也保证了粮票纸张的供应。
转道水车工坊看了看,水力机械运转流畅。
水锤舂米、抹面和割草都大大调高了效率。
新建的水力镗床还在调试,因为水车的抖动,镗床比较难做到稳定输出功率。
这一点王铁匠正在研究改良。
……
第二天,宋扬让刘保雕刻的字模搞定了。
“老方,来看看本王设计的粮票。”
宋扬用字模组了一个张粮票。
总尺寸大小有两寸见方。
正中间写着:粮食一斤。
旁边印制着一株饱满的稻穗,充分照顾到了不识字群众的使用体验。
顶上是一排小字:“江州府发行印制。”
下面是年份:“太和三年”
左下角有一枚小印章:“江州府衙”
右下角是王府的小印:“江州王府监制”
整个两寸的空间,布置的满满当当。
粗看还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
“王爷,这会不会太乱了?”方哲看了看粮票挠挠头道。
“乱吗?这不是挺好,又明确又防伪……”宋扬撇撇嘴道。
“那好吧。就按王爷这个来!”方哲点点头。
你是王爷你说的算!
其实宋扬这个只是第一版印刷,他只做了一张样票。
用的都是黑色的油墨。
整体版型全用黑字,看的就显得很拥挤了。
于是他打算在粮票上添加一些颜色。
就这样,很快第二张更加花里胡哨的粮票诞生了。
“看!多好看,花花绿绿的!”宋扬对自己的杰作非常满意。
红色的印章,蓝色的字样,青色的麦穗……
“这东西以后说不定还能有收藏价值呢!”
宋扬拿着粮票左看右看。
方哲很无语,算了,能用就行。
就这样,按照粮票的套路。
又印制出了五彩斑斓的肉票、姹紫嫣红的工具票……
“王爷,这么印的话,可能……彩色颜料不太够了。”
印刷房负责人刘保小声的提醒道。
“哦。”宋扬点点头,然后说道:“那就多造一些彩色颜料嘛!”
之所以这么制作与彩色,实在是他看单一颜色的东西看太多了。
现在物资短缺,整个新城的房子都是土黄色。
偶尔有点绿的也是院子里的蔬菜。
至于公文,清一色黑白。
不对,是黑黄,这时候的白纸是泛黄的。
看多了感觉自己都快成色盲了。
所以能够使用有颜色的粮票,宋扬立刻不遗余力的推行。
大乾的印染技术足够先进,染料的配置也很成熟。
而且矿石染料也不是可燃物,天灾对染料的破坏并不大,废墟里找出来不少存货。
这也给了宋扬彩色粮票的充足染色物质条件。
七天后,第一批粮票随着旬日结算工分发放下去。
百姓们早就知道要发放一种票据代替粮食。
今日看了这种花花绿绿的票据,一个个都很新鲜。
他们从来没见过五彩的印刷品。
单从创意上来说,宋扬这种五彩的粮票是非常受欢迎的。
当然,领到粮票的百姓,很多人立刻拿着粮票去了供销社。
对于很多百姓来说,还是拿到粮食更安心。
毕竟粮票刚刚推行,信用上还没有得到实践。
这些天来,供销社已经正式准备好了。
粮票发放的同时,供销社也开业了。
主营是粮食,也包括一些肉类和工具。
不但卖东西,百姓们手里有多余的物资还能拿来换各种票据。
百姓们拿着粮票,很容易就在供销社买到了粮食。
这样一来,粮票的信用体系就算初步建立了起来。
“倒是挺热闹。”
宋扬看着排队买粮的百姓对方哲说道。
实际上如果百姓们把手里的票据全换了粮食,那和直接发粮食也没啥区别了。
“王爷放心,票证制度本义是好的,只不过是刚刚发行,百姓们的信任度不是很足。”
“嗯。本王也明白,这事儿急不来,以后咱们的票证能慢慢站住脚就行了。”
果然下午换米的人明显少了。
百姓们都知道粮票却是有用,有的不缺粮食的人家,便没有着急过来换粮。
效果比之前预期的还好一些。
“王爷,今天换出去的粮食有三万斤。”
下午魏南过来报告第一天的营业额。
宋扬和方哲这才彻底放心,今天可是发了十万多斤粮票的!
效果很好,过程很顺利!
这粮票,初步算是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