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盼盼感受到了她眼神中的敌意,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她原本也觉得赵雨薇做的这首诗确实不错,对她印象还挺好的,可她发现赵雨薇眼神中的敌意后,心中立马有些不爽,对她的印象急转而下。
另一边,皇上扫视了一圈大殿里的人后,看向了慕亦行的位置,开口问道。
“慕将军,朕上次不是特意嘱咐你把夫人一起带过来的吗?她可有来?”
慕亦行听见皇上叫他,立马站起了身子,抱拳朝皇上行了一礼。
“回皇上的话,盼盼来了。”
皇上满意的点了点头,扫视了一圈四周。
“长安县主坐在哪里?快站出来让朕瞧瞧!”
乔盼盼原本正在埋头吃饭,突然听见了皇上叫自己的称号,立马放下了筷子,将嘴里的东西迅速咽了下去,然后慌乱的看向了慕亦行。
慕亦行朝她鼓励的笑了笑,用口型对她说了一句。
“别害怕,加油!”
皇上说的话谁敢不从,乔盼盼即使心里不大情愿,但还是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前去。
她在大殿中央站定,垂下双眼,微微俯身向皇上行了一个礼。
“臣女见过陛下!臣女便是长安县主,也就是慕亦行的结发妻子乔盼盼。”
皇上对于这个发明出了曲辕犁、种植出了冬小麦的乔盼盼很感兴趣,此刻见到她的长相和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场后,顿时觉得她一点都不像乡下来的农女。
而且,他认为乔盼盼此时落落大方的仪态和气质完全不输给在座的大家闺秀们,因此心里对她的初印象非常不错。
“没想到长安县主脑子聪明之余,长得竟然也这么清丽绝俗,慕将军倒是眼光不错啊!
长安县主,方才有不少大臣的家眷都展示了才艺,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擅长的才艺,好给大家助助兴?”
还不等乔盼盼说些什么,兵部尚书之女赵雨薇率先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她正愁该怎么让乔盼盼当众出丑,没想到皇上就下令让她表演才艺了。
她自认为自己刚才做的诗十分出众,有她的珠玉在前,所以待会儿不管乔盼盼表演成什么样子,都一定会在众人心中大打折扣。
于是,她抱着一副看好戏的心态坐在椅子上准备看乔盼盼出丑。
乔盼盼现在的心情真是有些哭笑不得,她瞬间感觉自己回到了小的时候,每逢过年的时候都被七大姑八大姨们逼着表演才艺的情形。
没想到她现在都这么大岁数了,到了这个世界还是免不了才艺展示这个环节。
她很想直接拒绝,但是她不能。
因为此时的她不是孤身一人,她是作为将军府的女主人来的,代表的是整个将军府的脸面,她不想让自己丢脸也不想给慕亦行丢脸。
于是,她淡淡的点了点头。
“多谢皇上厚爱,臣女愿意做一首诗来给大家助兴!”
皇上非常意外,他原以为在户部尚书之女赵雨薇做出那么好的诗后定然没人再敢作诗了,可没想到乔盼盼居然也要作诗。
他倒是想看看这个他亲封的长安县主是刚愎自用还是真的才华过人,于是爽快的开口道。
“好!只要长安县主能做出好诗,那朕必有重赏!”
“多谢陛下,臣女一定尽力而为!”
乔盼盼行礼谢恩后,转身面向了四方而座的权贵们。
还好她上学的时候语文学的不错,脑子里对学过的古诗词还有些印象。
稍微一思索,她便想出了一首特别应景的诗。
“既然今日之宴是为了替众位将士们接风洗尘,那我便做一首应景的诗吧!”
说完,乔盼盼清了清嗓子,酝酿了一下情绪,就放声开口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乔盼盼将这首诗缓缓的念完,转身向皇上行了个礼,以示完毕。
她的诗刚说完,就立马在台下的大臣中引起了一阵骚动,尤其是那些常年征战沙场,报效祖国的将士们。
这首诗居然仿佛又将他们带到了战场之上,心情变得慷慨激扬了起来。
就连皇上也沉浸在了这首诗的氛围之中,他知道乔盼盼跟着慕亦行在军营里待过一段时间,还以为她是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现场上激昂人心的画面描写了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皇上才带头鼓起了掌。
“好诗啊!好一个“提携玉龙为君死”!”
众位大臣们也纷纷鼓起了掌,尤其是慕亦行掌声格外响亮。
“好诗!长安县主不愧是慕将军的夫人,这等气魄绝非常人能有啊!”
“长安县主这首诗一出,刚才兵部尚书之女赵雨薇做的那首关于情情爱爱的诗立马就上不得台面了……”
“确实!长安县主之才绝非这些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能相提并论……”
听着中人们的议论纷纷,赵雨薇脸色瞬间阴的快要滴出水来,她知道乔盼盼擅长乡下田间里的那些东西,本想靠着作诗压她一头,好让慕亦行能看的到她们两个谁更有资格站在他身边。
可没想到打压不成,还让乔盼盼这个乡下来的土包子出了风头。
赵雨薇顿时握紧的拳头,眼神里充满了幽怨。
乔盼盼对这些人的反应早有预料,她背的这首诗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也是她们这代人读书时必考的古诗词之一,所以她印象非常深刻。
这首诗用浓烈斑驳的色彩描绘出了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又用画面准确地描写出了边境的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一方面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的形势,渲染出了战场上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另一方面又写出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让人听起来具有强烈的震撼感和艺术的魅力。
而现在这首诗被她在皇上为将士们举办的庆功宴上吟诵出来,正好贴合了她和慕亦行在边境时的亲身经历,也贴合了今日庆功宴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