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兴奋的众人,嬴羽脸上露出了笑容。
粮食是国本,这一点作为大秦太子的他怎么会忘记?
所以在去年年底,就将士豆移植到了南海郡。
利用南方炎热的气候,多种植了一季土豆。
如今果然得到了大丰收。
而且红薯和超级水稻,也都种植了下去。
相信等到秋收之后,还能有一个更大的惊喜。
“哈哈,我大秦,从此再也不用为粮食而发愁了。
以后要头疼的,只怕是粮食太多,根本吃不完啊!”
内史腾兴奋的哈哈大笑。
冯去疾等人见状,脸上纷纷露出了理解的神情。
他们都还记得,往年内史腾这个治栗内史,为了粮食会愁成什么模样。
如今总算是熬出头了。
再加上不断暴涨的商税,存款源源不断的钱庄。
从扶桑岛等地流入的金银铜等,大秦真的是再无钱粮之忧。
一众人不由的将目光,落在了嬴羽身上。
他们都知道,改变这一切的,正是这位太子殿下。
“我大秦能有今日,多亏了太子!”
嬴政脸上带着欣慰之色,感慨了一句。
其余众官员也是纷纷点头。
“父皇,儿臣以为如今减税的时机已经成熟,不妨将百姓们的田税降一降!”
“陛下,臣赞同太子殿下的提议,如今我大秦要钱有钱,要粮有粮,百姓们的税收确实应该降低一些。”
嬴羽话音刚落,冯去疾便率先表态支持。
之所如此,一是因为冯去疾,真的认为大秦的田税应该降低了。
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缓解和嬴羽之间的矛盾。
毕竟自己以前没少得罪这位太子殿下。
如今不抓紧时机弥补,等太子登基了,估计朝堂之上就没有他们冯家什么事了。
“既然如此,诸位爱卿认为这税收调到多少合适?”
嬴政略微沉思,便开口问道。
众人闻言,齐刷刷的看向了嬴羽。
“父皇,儿臣以为田税应降低到一成,而且十年之内逐步取消所有农税!”
嬴羽神色郑重拱手道。
“一成?”
即便是嬴政,听到嬴羽这话,都不由的迟疑了一下。
实在是这个建议太过于惊人了。
“父皇,如今我大秦的商税,已是农税十倍以上,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提高。
取消农税,对于我大秦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倒不如把税收降到最低,让坚持务农的百姓们能有更多的收成!”
“另外,为了预防粮食丰产之后,出现粮贱伤农的情况,还需要给出一个官方保底价格。
若是百姓们手中多余的粮食卖不出,应以保底价格收购百姓手中的余粮填充粮库。”
“如此一来,既能保证手中有粮,又能让百姓们实实在在地看到好处。”
“反正百姓们有了余钱,也会存入到钱庄之中,或者消费购物,作为商税回归国库,我们肯定是不会亏的。”
嬴羽耐心的给众人解释道。
嬴政和一众官员顿时陷入了深思之中。
“准奏!”
许久之后,嬴政才长出了口气,看向嬴羽的目光之中,满是骄傲之色。
大秦有嬴羽,实在是最大的幸运。
而他这个皇帝,也将随着嬴羽的各种仁政而受益无穷。
从今以后,谁还敢说他嬴政,不是千古仁君?
南海郡,番禺城。
即便是炎夏的酷暑,以及偏远的地理环境,都无法阻止大秦对于南海郡的开发。
自从大秦政令推广之后,许多南海郡的居民,都依靠着养羊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对于大秦的认同程度,也在逐步上升。
尤其是官学和医馆开设之后,南海郡民众,对于大秦算是彻底归心。
而最近一段时间,整个南海郡,都在议论着一种神奇的物种,那就是叫做土豆的祥瑞。
那一车车不断从试验田运送到郡城的土豆,其恐怖的产量,让所有南郡百姓无不目瞪口呆。
这玩意要是推广开来,随便种植一点,一家人岂不是都不愁吃喝了。
再加上如今推广的山羊养殖,以及陆续开展的海鱼捕捞等。
他们岂不是可以顿顿吃饱,偶尔还能有鱼有肉?
这种生活,在以前他们做梦都不敢想。
不过也有人说这种新式作物推广之后,大秦会加税,百姓们能留下来的粮食,并不会有多少。
在这种以讹传讹之下,不少南海郡百姓都信以为真。
只是随着最新一期报纸的发售,这谣言瞬间不攻自破。
“哈哈朝廷不仅没有加税,反而直接将田税降低到了一成。
据说十年之内,还要取消所有农税,并且还会继续为我等百姓,提供农具种子、山羊饲料等补贴。"
“什么,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报纸上写的东西还能有假?”
“这...这简直就是千古未有的仁政啊!”
百姓们议论纷纷起来。
许多人脸上都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
毕竟,自古以来,只听说过加税的。
减税这玩意,最多是在遭灾的时候,会有小幅度下调而且还是短期的。
这逐步减税,直到取消所有农税,而且各种补贴还不会取消,这真的是破天荒头一遭啊!
“始皇帝陛下哪里是什么暴君,这分明是千古明君啊!”
“对,之前那些造谣说陛下要加税的,简直是混蛋!”
“你们别忘了,如令新式作物出现,虽然税赋降低到了一成,但是大秦所得之收成,其实并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多!”
“那又怎么样?照你这种说法,我们这些辛苦种田的百姓,岂不是也有更多?”
“而且后面不是说了,十年之内要取消所有农税,这你怎么说?”
“我想起来了,他就是之前造谣说要加税之人。
此人如此挑拨一定有问题,乡亲们一起上抓他到官府去!”
“对,让县衙审一下,这家伙,没准是奸细。”
群情激昂之下,之前还在造谣的家伙,直接就被众人揪了出来,抬着送到了官府。
百姓们所求的只是能吃饱穿暖而已。
如今,大秦满足了他们的愿望,甚至还做的更好。
陆续兴办的各种扫盲班,让百姓们逐渐明理懂法。
同时也明白了,作为秦人是多么的幸运。
在这种情况下,南海郡居民早就忘了百越。
他们已经彻彻底底把自己当成了秦人。
此时他们担心的是,曾经主流反秦之徒,会不会把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给祸害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