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不容易
韩巧带着三孩子到衙门的时候,先找了个衙役,塞了百文铜钱给他,“官爷,我想打听一下,妇人可以办户籍吗?”
衙役看着韩巧。
不解的挑眉,“你要办户籍?”
韩巧微微点头。
不管什么世代,有个在衙门备案的身份,总比啥也没有强。
看在钱的份上,衙役小声问韩巧,“你是要办户籍买宅子、田地吗?”
“是呢。”韩巧连忙点头。
“那办户籍得一两银子,打点也得一两,算下来得二两银子,你准备好银子了吗?”
韩巧点头。
二两银子,她还真有。
衙役靠近韩巧一些,小声吩咐她,“一会进去,你就说是我远房亲戚,银子先给我。”
韩巧犹豫片刻把银子拿出来,递上去的时候,有些犹豫。
衙役没好气道,“我不会贪你的钱,我只是想在典薄大人那边卖个好,你只管放心,一会就给你把户籍弄好。”
“对了,我姓顾。”
韩巧带着三孩子跟在顾衙役身后,娘四人心里都有些忐忑。
好在顾衙役没骗韩巧,有他在其中周旋,这户籍办的还算顺利。
韩氏名巧,宁河镇人士,永宁三年生人,在白纸上留下自己的拇指印、手掌印,泛黄的宣纸递到她手中,上面盖着官印。
韩巧接过的时候,说不激动是假的。
带着三闺女出衙门后,她带着她们去了掮客行。
“娘,我们真要买宅子吗?”孙秀问。
韩巧微微点头,“我们得为自己准备好退路,以防万一。”
而且这宅子不能买在镇上,得买乡下去。
最好是靠山的那种,万一活不下去,她还能带着孩子们进山去采草药、山货卖了换钱,日子也能过下去,还能避开孙益明一家子,挺好。
进了掮客行,韩巧询问了一番,乡下的房子都不会轻易卖,更别说带着一点地的了,很多都是村里族人自己就买下。
从掮客行出来。
韩巧也不气馁,带着三孩子去布庄扯布料。
她想着明儿回一趟西山村韩家,稍微试探一下,如果她跟孙益明和离,带着三闺女回西山村能不能接纳她们,让她们在西山村安家落户。
只不过回去也不能空着手,乡下人家最缺的就是布料,所以韩巧多买几尺布,别的不说,爹娘一人一身衣裳得有。
几个侄子、侄女也得买点糖、糕点。
去西山村有两条路,一条山道靠腿走,一条道马车、牛车可以通行。
镇上雇辆牛车倒是不难,马车得提前预定。
马车跑得快,早上出发,下晌午就能回来。如果娘家不留她吃午饭、说说体己话,还能更早。
布料不便宜,几身衣裳下来,一两银子就没了。
顺道去买菜,去预定马车。
“娘……”孙可小声喊着。
“明儿你跟大姐、二姐随我一道回姥姥、姥爷家。”
“好。”孙可笑眯了眼。
她们也不是非得跟着去,主要是怕留在家里被打。
娘又不在,没人护着她们。
去书铺拿了东西回到家里,韩巧把宣纸、墨拿给孙益明,顺便跟他说明日要回娘家的事情。
“……”
孙益明抬眸看着韩巧。
她一身旧衣,头发简单的挽了个发髻,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沉静温和。
就那么淡淡的看着他。
她只是告诉他而已,并不是征询他的意见。
被那双清灵温和的眼神看着,孙益明心虚的挪开视线,“哦,早去早回。”
慌手慌脚的拿宣纸铺上,用镇尺压顺宣纸,提笔沾墨。
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等回过神时,韩巧早已经不在书房。
韩巧正在裁剪布料,听到敲门声,孙可蹬蹬蹬去开门,“蘅阿婆。”
“阿可啊,你娘在吗?”蘅婆子问,人已经进了院子。
“在。”
孙可蹬蹬蹬跟上。
她们都不喜欢蘅婆子,蘅婆子最喜欢说人坏话。
韩巧出屋来,蘅婆子立即上前道,“阿巧你来,婶子问你个事儿。”
“什么事儿?”韩巧问。
对蘅婆子提防起来。
“你娘家还有待嫁的姐妹吗?跟你一般性情的。”
模样好,性子温和好拿捏。
被打了都不敢吭声。
这种儿媳妇蘅婆子就很满意,娶来给蘅毅做媳妇,谁敢说她亏待了蘅毅?
“这个好像没有,婶子可以问问吴媒婆呀。”
蘅婆子当然知道。
她只是不想付媒人钱罢了。
“害,我这不想着你乡下来的,先来问问你么。”
蘅婆子说着,朝堂屋扫一眼,“这是做衣裳呢?孙童生在不在?”
“他在家。”
“他是不是又动手打你了?”
韩巧抿了抿唇,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倒是反问蘅婆子,“婶子你额头的伤怎么回事?”
蘅婆子闻言,瞬间脸色难看起来。
“磕着的,唉,不跟你扯了,我再去找人问问,得给蘅毅那臭小子找个好媳妇。”
蘅婆子说完扭着腰走了。
韩巧看着她略显肥胖的背影,呵了呵。
看来蘅婆子那额头上的伤,另有隐情。不过这是人家的事情,跟她没关系。
“阿可,去把门关上。”
韩巧往灶房走去,她买了条五斤左右的白鲢,打算拿来做红烧鱼。
这鱼得做闷炖,汤汁入味才好吃。
韩巧去杀鱼,下手又快又准又狠,刀子刮去鱼鳞,孙可舀水给她冲鱼。
孙秀、孙依还没吃过鱼,根本没心思做衣裳,赶紧来灶房帮忙烧火、洗锅,看着韩巧切了姜片。
锅里下油,把姜片放进去煎香,把鱼块放进去煎至两面金黄,倒一点白酒去腥,丢了两个红红的辣椒,倒一点酱油上色,倒入适量的盐,最后倒一大瓢水,丢进去两卷缠绕的葱,盖上木锅盖。
“娘,好香。”孙可吸了吸鼻子,又小声问,“娘,鱼肉好吃吗?”
孙秀、孙依也齐齐看过来。
可怜的孩子,见过鱼,却从来没吃过。
孙益明在外头花天酒地,不管妻女困苦悲凄。
“好吃的,一会你们多吃一点。”
韩巧的厨艺那是真没话说,加上柴大铁锅炖出来的东西,味道更是鲜美。
一口锅炖鱼,一口锅煮米饭。
等到鱼出锅,米饭也好了。
“吃饭了。”
韩巧出声,三姐妹立即擦桌子、拿筷子、舀米饭。
孙益明站在灶房门口,吞了吞口水,“煮了红烧鱼吗?这么香。”
韩巧看一眼他,“吃饭。”
叮嘱三孩子要慢一些,小心鱼刺。
三孩子虽馋嘴,吃饭还是很秀气,没有狼吞虎咽,也没有不停的夹鱼,更不会把碗堆满。
她们日子过的不好,规矩却学的很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