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一百二十四章 考生陈玄策本朝第一批三甲【求月票】

作者:寻风追雪 字数:7390 更新:2022-06-10 10:14:49

此刻,在欧阳疾的对面。

是同样一名身穿青衫白衣的年轻人。

比起其他举子,或紧张,或期待。

这年轻人的脸上除了些许好奇之色外,再别的表情,一副非常淡然的模样。

而这,也让欧阳疾非常奇怪,自己这位好友明明也是第一次进宫,为何能做到这般的泰然自若?

旁边,陈玄策,也就是年轻人听到此话后,当即脸上浮现出笑意,道:“有什么害怕的,你我入宫,是进行殿试,换句话来说,是凭本事入的宫,为何要害怕?”

此刻在他的眼里,皇城虽然威严深重,让人心生畏惧和敬仰。

但自己是来参加殿试的,完全用不着害怕。

因此对于身边那些举子们的表现。

不由摇了摇头。

当然,在陈玄策心中并没有看不上的意思。

只是觉得这种场合,不必太过拘谨,放轻松一些就好。

毕竟在之后,还有殿试呢。

而另外一边,欧阳疾在听到他的话后,略显无奈。

面前这个好友,才情出众,丝毫不下于自己,可问题就在于,心性过于洒脱不羁。

都说读书人要有风骨吧,可对方呢,对此完全不屑于顾,还说只要能为国尽力,做什么事情都可以。

来京师这段时间,别的举子都在客栈当中温习,为接下来的殿试做准备,但此人却不是如此,每日几乎都在外面,喜欢交际应酬。

说是多条朋友多条出路,未来即便无法名列三甲,但靠着自己的手段,多少也能混口饭吃。

尤其是那嘴皮子,更是厉害的很,每次都都一套一套的。

就是到京师短短几天而已。

就有许多官员对其赞赏有加,有的还要为其说亲。

本来这没什么,但现在是特殊时候,即将殿试。

欧阳疾觉得好友的心思花错了地方。

就像现在到了皇宫之中。

初来的举子,对此都有些战战兢兢,但对方毫无这方面的顾忌,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当然,在欧阳疾心中,还是挺佩服陈玄策的心性的,心里也完全认同,对方即便不走科举这条路,在哪里都能混的风生水起。

而起心中唯一担心的,就是好友太过于把心思放在人际交往方面了。

未来若是在朝为官,最初可能没什么,但随着时间推移。

真的能够守住初心吗?

对此。

欧阳疾有些怀疑。

所以心里想着,自己一定要看紧好友,不让对方走上歪路。

思绪至此,他顿了顿,没有继续纠结这方面的事情,然后道:“玄策兄,你说此次殿试的考题,是关于哪方面的?”

殿试马上就要开始了,考题是在场举子们最为关心的,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但心里也有大致的猜想,殿试考题,无非就是关于治国之道的那几种。

而欧阳疾之所以询问这些,也是为了转移注意力。

让自己不过于紧张,从而影响到考试。

“考题吗?”

陈玄策闻言,当即思索了一下,继续道:“我听闻,此次殿试的考题,并不是礼部王大人和内阁拟定的,而是当今陛下钦定的,所以我才行,此次科举考题,必然与之前不一样。”

“须知,当今陛下乃圣明之君,对内大胆改革,对外强硬,若只是单纯的治国之道,肯定不是当今陛下所愿意的!”

听到此话,欧阳疾心中略感无奈。

从入京师之后,好友几乎日日都在夸赞当今陛下。

说陛下是圣明之君,乃千古一帝,与历代先帝完全不同。

说什么即便知道,只要按照大魏先帝们所制定的政策走,也能大大增强国力。

但当今陛下,却偏不这样做,想全方位的,将大魏打造成真正的盛世王朝。

就比如让内阁大学士宋大人推行摊丁入亩,即便满朝反对,也没有改变决心,誓要为百姓某得大利益。

还有高阳国之战,当初绝大多数人都因为草原大军南下,提议选择隐忍,进行安抚。

可陛下呢,却强势无比,直接对高阳国宣战。

还大胆启用没有任何经验的小国舅。

那时候。

不仅京师官员,连各地百姓都在议论,觉得此战怕是要复杂了。

却没料到,那小国舅也带着辽镇驻军仅仅五万人,就将整个高阳国灭掉。

如今,还直接把整个高阳国王室,都押解入京。

这可是大胜啊。

所以,当今陛下的身形,在对方心里无比高大,不只一次在私下里,言称陛下乃圣明之君,是真正的千万古一帝。

对此,欧阳疾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虽然他承认,无论是变法,亦或者是高阳国之战。

当今陛下都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前者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后者大大增强了大魏的国威。

可在其看来,这两件事情,史书上很多圣明之君都能做到的,所以他也承认,当今陛下,是一位明君,但直接被称之为千万古一帝,确实有些...

但此刻欧阳疾还是抬起头,继续悄声道:“我倒是有不同的想法,觉得此次即便与之前的考题不一样,但肯定也不会偏离治国之道的理念。”

科举乃是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是为朝廷选取人才。

而既然是朝廷需要的人才,自然有治国的才能。

因此他认为。

这一次殿试的考题,与历朝历代大相径庭。

“是吗?”可陈玄策却是一笑,笑容中带着不可否置。

他总觉得,当今陛下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君王,所以不能按常理去揣摩。

在这一点上,心中深信不疑。

而后。

二人也不再继续开口,尽心等待考试的开始。

与此同时,承天殿之中。

魏云弈身穿一袭黑色龙袍,头戴帝冠,一步一步走出,最终落在龙椅上。

此刻,在大殿中,除了负责守卫的御前侍卫,还有太监之外,并没有其他人,百官也在外候着。

当然还有一排排供以考试的座椅,好在承天殿足够大,容纳数百名考生一齐考试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此乃本次科举的最后一环殿试,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稍稍思考了一下,魏云弈也没多说什么。

只是抬了抬手。

站在旁边的王瑾心领神会,当即走出,高声道:“百官入,举子入!”

下一刻,一名名身穿朝服的官员们,全都低着头,走入大殿中。

在他们后面,三百多名举子们也怀揣着忐忑的心情跟着。

上方,魏云弈看着下方鱼贯而入的考生们。

突然想到了一句话:天下英才皆在瓮中!

只可惜啊。

朕要的不是英才,而是蠢材,是奸臣。

所以此刻,魏云弈将目光投向下方那些考生,想要找出和孙克俭那般贼眉鼠目的人才来。

可惜看了一圈之后,才发现这一次的考生们个个都长的非常周正,其中还不乏一些类似于张正明那般气质的举子。

算了,朕现在不能以貌取人。

虽然现在个个都看着浓眉大眼的。

但谁知道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呢?

关键还是要看内在美不是吗?

想到这些后。

他靠在龙椅上,心中不再有别的想法。

官员们和考生在入场后,所有人都一齐跪在地上,山呼万岁。

虽说现在是殿试,可改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魏云弈则让众人平身。

很快。

众朝臣们归位。

举子们也通过事先领到的牌号,来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礼部尚书王伦从百官之中出列,看了一眼四周,然后深吸一口气,宣读了此次殿试的考题:论千古昏君!

当这五个字一出来的时候,不仅在场除内阁几位成员之外的官员们愣住了。

连那三百多名考生,也在这时候面面相觑,感觉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欧阳疾和陈玄策,眼神中也浮现出一抹茫然之色。

尤其是陈玄策。

他心中早就有预感,当今陛下亲自出的考题,肯定是与众不同的。

但没想到,居然是论千古昏君...

这是要做什么?

陛下是明君,为什么要出这样一个考题呢?

但很快,陈玄策就明白过来了,陛下这是用此考题,来警醒自己啊!

自身是明君,却要论千古昏君,不就是想要让自己这些考生们,列举出一些昏君和一些昏庸的政策,加以评定,来对自己进行警醒吗?

尤其放在殿试考题中,更是显示了陛下的决心啊!

陛下,果然不愧是自己认定的千万古一帝啊!

历朝历代的帝王。

对于昏君这两个字都避之不及。

可当今陛下,却能大大方方拿出来,让举子们去思考,作为考题。

即便不论其他,单凭借这个,陛下绝对能够被称之为明君了!

此时此刻,陈玄策对于魏云弈的敬仰。

又深了一分。

觉得在接下来的殿试中,一定要更加专心,列举和痛斥那些昏君的同时,更要承托出当今陛下的英明。

虽然他知道,这样有谄媚的意思在其中,但陈玄策觉得,这就是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即便陛下看了最后,觉得有问题,那也无妨。

反正他对于状元也不是那么执着。

最重要的。

是无愧于心啊!

而此时,一名名御前侍卫将考卷拿出来,分发到每位举子的桌子上。

待到所有人都领到考卷之后,王瑾则再走出一步,高声道:“殿试开始。”

说完,下方的考生们,拿起笔,开始书写草稿。

但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却并未动笔。

因为很多举子们,在殿试之前,温习的都是有关于治国之道的书籍,可现在的考题,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所以要重新开始构思。

连此次状元的热门人选欧阳疾,也拿着笔,迟迟没有动手。

只有陈玄策,在经过稍稍思考后,都没有起草稿。

而是直接在考卷上开始直接书写。

上方。

魏云弈见到这一幕,没有说话。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全都是留给举子们考试的时间。

在此之间,身为皇帝的自己,若无大事的话,也是不能离开的。

所以此刻的他,显得有些百无聊赖。

不过下方的大臣们,却在私下里开始交谈。

“宋大人,你觉得此次殿试,有谁能够拔得头筹啊?”文官一列中,礼部尚书王伦看了一眼大殿中的三百名考生,继而笑道。

王伦身为礼部尚书,当初自然也是参与过科举的,而且是与前内阁次辅李芳同一批。

只不过他当时之第三名探花,而后者,则是状元。

至于宋公文呢,只是列入了三甲而已。

与两人差距还是很大的。

因此,在听到王伦的问话后,稍稍思考,然后道:“欧阳疾此人,才华横溢,不下于当年的李芳,此次殿试,很有可能位列三鼎甲,拔得头筹也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此次陛下的考题,与历朝历代完全不同,既不是问政,也不是经义...”

“所以我也瞧不准,不过王大人,应该是看好欧阳疾吧?”

欧阳疾。

在会试时名列第一,为会元。

所以京中大小官员,都很认可他的才华。

也正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对方,有可能是天启朝的第一位状元。

连当初的宋公文,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正如他之前所言,此次的考题与之前截然不同,或许会大乱欧阳疾早已经定好的思绪。

因此状元最终能落入谁的头上,也很难说得准。

“不错。”

王伦开口道:“会试时我是主考官,看过他的文章,写的极好,且不是不下于李芳,而是还比李芳要更好!”

李芳作为前朝状元,虽然被查出犯下纵容亲眷、侵占田地的大罪。

但他的才华,却是朝廷大臣们公认的。

不然,这么多年过去。

出了好几名状元。

可为何只有此人,坐上了内阁次辅的位置呢?

而此时,王伦沉吟了一下,继续道:“不过还有另外一位名为陈玄策的考生,文章也不错,您应该也知道此人,最近同僚们,都在议论呢,说他是个大才。”

“是,我听过此人。”宋公文一笑,然后道:“不过据说此人最厉害的,还是有一副三寸不烂之舌,哄得朝中许多官员们都将其奉为座上宾。”

“可论文章的话,对比欧阳疾还是差了些,且据说为人并不算正直,我听人说,此人入京后,多次出入风月之地,想必要拔得头筹,希望不是很大。”

其实,这一次的举子当中,最出名的就是欧阳疾以及陈玄策。

只不过,前者是因为文章写的好,才情出众而出名。

后者的话,却是为人圆滑,能说会道。

连朝中一些老大臣。

都直接将其视为忘年知己了。

但对于真正的读书人来说,陈玄策的这种方式,却不是让人那么看得上。

“不错,有才华是有才华,就是不把精力用在正途上。”王伦也点了点头。

觉得陈玄策此人,若全心全意读书的话,不会比欧阳疾要差。

只是对方,却将交际应酬奉为大事。

来京师之后。

基本上不待在可真理,每日与不同的人厮混。

连京兆府的一些差役都结交了,虽说官场上这些很重要,但问题是,对方现在还是举子,当以读书为主啊。

旋即,二人也不再多说什么。

毕竟三鼎甲,是需要陛下钦定的。

他们心中即便有想法都没用,也只是发表些许意见而已。

而此时,端坐在龙椅上的魏云弈,因为实在没事可做,思考起接下来的流程。

殿试的时间,比会试要短,因为只需要答一题就可以了。

而一般参加殿试的举子都至少两三百人,这些考卷,也不能让皇帝一个人看。

所以学生们一但完成考试,就会有首辅大臣,带领内阁成员以及翰林院学士进行批阅,留下觉得最好的十份,交由陛下就可以了。

这十份,就是此次殿试的前十名,三鼎甲就在其中产生。

至于名次,则也有皇帝钦定。

因此。

三鼎甲也有另外一个称呼,天子门生。

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为探花。

这三人就是三鼎甲,也称之为头甲,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入职。

当然,如果皇帝非常看好的话。

也可以直接授予官职。

不过这个官职并不会太高,状元下放,通常都为一方知县。

当然,这个知县的位置只是暂时的,也可以是为考验,不久之后就会被调回京中,进行重用。

其余二人,则由情况具体安排。

剩下的第四名到第十名,并称为二甲,二甲可以参加翰林院的考试,通过之后,也能入职翰林院,只不过地位相对低一点而已。

当初王守元,也就是二甲进士,进入的翰林院。

如果没通过的话,亦可以选择进入御史台,成为一名言官。

这就是为什么,翰林院与御史台,统称为清贵了。

毕竟每几年也才这么十个。

十名之后,就是三甲。

三甲就没这么幸运了,若有门路,可以继续留在京师,没有门路的,要么直接下放,要么就等待机会,被贵人发掘。

而就在魏云弈的思索之时,时间也就这样一点一滴流逝。

最后两个时辰过去,殿试终于结束了。

御前侍卫走上前来,开始将那些考卷一一收上来。

已经准备好的张正明,带着宋公文等人,则相继点头,坐上考官的位置。

他们知道,不久之后,天启朝的三甲,马上就要诞生了!

------

ps:错别字先更后改

7017k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6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