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面对这等情景的时候,乌孙王以为是晋军骄傲自大,想要直接在正面击溃乌孙的骑兵,其还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认为这是乌孙大军取得胜利的最好机会,现如今看来,情况与想象中有着太大的差别。
晋军非是不照顾中军,而是想要将他留在战场上。
此时战场上的情况,对乌孙大军来说极为不利,晋军将士的冲锋,给乌孙将士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双方在战斗力上还是有着不小差距的。
如果乌孙王能够率领骑兵打开局面的话,这场交战或许还会有着悬念,现在开来,这样的悬念已经不复存在了,对战晋军得到胜利,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晋军之所选择正面对抗乌孙大军,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乌孙部落看到晋军的实力之强劲,非是当前的乌孙能够阻挡的。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乌孙王的后背冷汗直冒,当一个人走到一定的位置上之后,对于自己的性命会更加的看重,乌孙王率领军队在境内苦战,何尝不是为了侵略乌孙之人赶出去,确保他的位置稳固。
但是现在看来,晋军的战斗力,仍旧是那般的深不可测,而且晋军之中还是有着其他利器的,如此一来的话,乌孙大军在这场交锋中最有可能承受的代价就是失败了。
这样的情景,乌孙王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接受,不过性命上的安危,没有给乌孙王更多的考虑时间,不能从战场上走脱的话,说不定就会陨落在对战晋军的过程中。
昆莫,只有活下去,乌孙才有希望。将领劝道。
乌孙王沉思片刻道:传令骑兵,撤退!
来的时候容易,想要从晋军中离开,就没有那般简单了,乌孙的骑兵敢于冲锋晋军的中军,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不可原谅的,必须要在接下来的交战中给乌孙骑兵狠狠的教训,方能洗刷耻辱。
晋军是有着骄傲的军队,多少敌军在面对晋军的时候落荒而逃,如今这样的事情放到乌孙大军的身上,同样不能例外。
散开的狼骑,向着乌孙骑兵展开了凶猛的冲锋。
连战马都装备了铠甲之后的狼骑,是极为可怕的存在,他们在进攻的过程中,甚至不需要更多的担忧自身和身下战马的安危,只需要向着敌军发起更为猛烈的进攻即可。
狼骑冲锋起来的威势,惊天动地,隆隆的马蹄声响彻天际。
仅仅是狼骑的冲锋,就让不少乌孙的骑兵感觉到心惊胆战,莫说与之对战,仅仅是看到狼骑的架势,就让他们心中有着畏惧的情绪产生。
当一支队伍的将士出现畏惧的时候,他们难以将寻常的训练成果更好的在战争中展现出来,而这样的情况对一支军队来说也是最为可怕的。
战争是残酷的,但是不能正确的对待这场交战的话,会更加的残酷。
乌孙王的幡然醒悟,并不代表着他能够率领乌孙骑兵顺利的从晋军之中走脱,此时晋军的将士可是鼓足了一口气,势必要将敌军更多的骑兵留在军中,若是有可能的话,连乌孙王的头颅他们也想要收获。
乌孙王在晋军将士的眼中,代表的就是功劳,将乌孙王斩杀的话,收获的功劳足以让军中的将士走到更高的位置上去,仅此一点就足够了。
来的时候容易,当时乌孙的骑兵斗志高昂,他们要在王的率领下击败敌军,但是交战的残酷超乎了他们的想象,晋军连中军都已经对乌孙的骑兵开放,但是乌孙骑兵,并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反倒是在进攻晋军中军的时候损失惨重。
气势如虹的乌孙骑兵,此时已经丧失了锐气,不少骑兵在面对狼骑冲锋的时候落荒而逃,他们想要从这场交战中存活下来。
乌
孙王的撤退,对正在激战之中的乌孙将士来说,也是不小的打击,他们对乌孙王寄予厚望,希望乌孙王能够率领骑兵创造奇迹,但是真正的交锋,对乌孙大军来说却是有些残酷了。
晋军将士的实力之精锐,远非乌孙的骑兵能够阻挡的,普通的步卒就更不用说了,晋军之中,仅仅是先登死士这样的存在,就让乌孙的步卒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此时晋军将士正在以先登死士的突破为契机,进一步的给乌孙士卒造成折损。
杀出去!乌孙王爆喝连连。
长刀与一名狼骑的弯刀碰撞,迸溅点点火花,乌孙王的实力还是不弱的,一刀撞开弯刀,将重骑兵击杀当场。
但是乌孙王的举动换来的是更多狼骑将士的进攻,他们就是战场上的王者,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敌军,都难逃一死,放到乌孙骑兵的身上,同样不能例外。
狼骑的疯狂冲击,让乌孙骑兵苦不堪言,语言不通,就算是这些乌孙骑兵想要选择投降,也是难以表达清楚意思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战场上离开。
不仅是狼骑在进攻,原本在乌孙骑兵进攻下只能被动防守的陷阵营将士也展开了交锋。
骑兵对战步卒的时候是有着很大的优势的,也要看是在什么时候,以乌孙骑兵目前的状态,遇到陷阵营,恐怕连战意都难以提起来。
三名狼骑的进攻,让乌孙王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虽说经常率领军中将士冲锋疆场,但是自从成为乌孙王之后,他很少会亲自出手,更多的是将战事交给了军中的将士,今日的出手也是迫不得已。
狼骑在进攻的过层中,保持着若有若无的联合,他们的联手进攻,纵然是一般的将领见到也要躲避的。
狼骑的防御力,非是一般骑兵手中的兵刃能够破开的,这也给狼骑在战场上的生存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一名名乌孙骑兵,在撤退的过程中掉落马下,狼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在这样的进攻中,尽可能的留下乌孙骑兵。
否则一旦等乌孙骑兵突出重围之后,再想要将乌孙的骑兵留下,就有了更大的难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