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杀人诛心不能拼命
看到大家都在低头思考,朱佑俭继续道:“所以,不止我大明,历朝历代,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与这游牧民族作战,若无骑兵对冲或者是劲弩列阵,都很难取胜呀。”
钱谦益听了,有感而发道:“有了关将军所辖的铁浮屠和拐子马,大明就是与蒙古骑兵交锋,也不会落下风了。”
所有人心中,也是有此同感。
朱佑俭悠悠然道:“是呀,朕也这么想。不过,最好不要打。就是打,也不要大打。”
“没错!”钱谦益道,“我大明怎么可能是穷兵黩武呢,不可轻易动武。打仗容易,建设难呀!”
“哈哈,钱爱卿不愧是首辅!”朱佑俭称赞一句之后,又说道:“杀人诛心,不能拼命啊,要拼命了,这钱,可就没了!”
朱佑俭在“钱”这个字上,特别顿了一下。
“哈哈哈!”
大家听了,一阵哄笑,只有钱谦益笑的有些尴尬。这些高智商的老油条都听到懂,朱佑俭话中的意思,就是拼命的事情,这“钱”谦益是干不出来的。
“不过,陛下,”于保道,“现在承德一带,还是蒙古人的地盘,清廷也有满八旗及其家人进驻,要不要,我们也让一些大明的难民进入此地?一来可以安排北直隶一带,无田可耕之人;二来,他们也可以帮助乌兰大人及萧大人经营承德。”
朱佑俭道:“于爱卿,你的想法非常好。难民进入是必须的,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于保问:“您看何时可以进入呢?”
释衍和尚插了一句:“一胜之后。”
朱佑俭听了,颔首微笑,而于保则是低头思索。
顷刻,于保也点头微笑,赞道:“陛下、释衍大师,果然神机妙算,于保佩服!”
看来于保是明白了,但钱谦益、丁启睿、范景文等人,还是一脸懵。
朱佑俭说道:“于爱卿,你是出阳谋之人,哈哈,释衍和尚,那可是一肚子坏水,哈哈!攻敌守城,安抚百姓,于卿,你是把好手。但要说道谋划敌人,挖坑的事,这释衍大和尚,可谓天下第一了!”
一句话,算是把两个人都夸了。
于保道:“谢陛下夸赞。”
而释衍和尚也笑道:“知我者,陛下也。”
这个释衍虽是和尚,也算是个读书人。无论说他好坏,他都能够坦然接受。朱佑俭对释衍和尚的坦诚,就是对他,也是对那个道衍和尚的崇敬。这个人的境界,真的超乎常人,说他是半仙之体,也不为过。
朱佑俭看于保明白了,便转头,看向了钱谦益,想继续逗一逗这位首辅。
一定要让钱谦益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人才很多,皇帝也能选拔出来。之所以你能首辅,就是因为皇帝想让你做。
“钱卿呀,”朱佑俭笑道:“你知道,释衍大师所说的‘一胜之后’,指的是什么吗?”
钱谦益脸上微红,局促不安地起身,有些结巴道:“啊,哈哈,陛下,这个……臣不知道。”
要说这钱谦益,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知道到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
他知道,现在这皇帝是要用他开心一下,调节一下气氛,没有什么恶意。因此,知道就说知道,不要狡辩,不要转移话题。
朱佑俭笑道:“哈哈,钱相谦虚了,相信,你也心中也有答案吧。”
这句话也算是关爱了,不让钱谦益的脸丢的太大。
“释衍大师,”朱佑俭转过头来,说道,“你来说说,这个一胜,是什么意思。”
释衍和尚站起来,先施一礼,道:“诸位,承德,以及热河一带,曾是我大明之地。但因为此处不适农耕,且无城垣可守,因此,自英宗之后,居庸关以北,基本再无汉人居住。”
其实,释衍和尚说的很婉转,在座之人,都知道他提的是“英宗之后”,实际指的就是土木堡之变。
“这百年多来,此地都是蒙古人地盘。如今,陛下未派大军驻扎,也不去建城,就是要利用蒙古各部落之间的矛盾,打上一仗。一仗,让他们四分五裂,到时候,让他们来求大明去平乱。”
于保补充道:“之后,大明在此处设立卫所,平衡各方势力,最终,达到陛下的计略。”
“哈哈!”朱佑俭拍手大笑,说道:“我看,知朕的,是你们呀!”
堂上一阵哄笑,大家对于承德之事,信心百倍。不过,谨慎的于保还是有些隐忧。
“陛下,如何分裂蒙古内部,及蒙古与清廷的关系?还有,又如何能够让蒙古各部信任我们,以至于能够依赖我们?”
释衍和尚道:“分裂,容易。我们大明有一种武器,如果用好了,可以兵不血刃,让他们自顾自地打起来。”
说完,释衍和尚看上了钱谦益。
钱谦益会意,说道:“难道是……财货?”
朱佑俭拍手大笑:“首辅敏捷,哈哈,敏捷呀!”
可钱谦益听了,却皱起了眉头道:“可是,如何取得蒙古人的信任呢?就是财货,也只能是一时。”
钱谦益这个话有些水平了,释衍和尚听得是眉头紧锁,盘着手中的佛珠,似是在想办法。其他人,更是一脸的愁苦相,看似是想不出办法。
朱佑俭脸色也有些沉重,但与这些人不同,他是有办法的,只是这个办法太过大胆。
“众位爱卿,”朱佑俭道:“朕现在有个办法,不仅可以让蒙古、清廷在承德一处与我们和平相处,甚至,可以一次性解决蒙元对中原的威胁。不过,这个办法……”
说道此处,朱佑俭也是有些不敢讲此议说出来,他觉得,还不是时候。
这时,于保起身道:“陛下,自秦以来,我中原深受北方蛮族的袭扰,突厥、契丹、蒙古、女真,更用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可以说,千年来,自西北凉州到东北辽东,几千里之间,胡虏纵横。他们来去如风,无可寻觅。”
“如今,我大明内患未除,请陛下万不可下旨北征。当以百姓苍生为念。待消灭闯逆与西贼,国力强盛之后,在效仿成祖,再现燕王扫北之事,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