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大战之前双方调动
正如暴风雨之前,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之后的两天,朱佑俭只是陪着众位大臣谈谈李自成,谈谈应天的事。
大家好像都达成了一个默契,那就是绝不提刘泽清和刘良佐的名字。
随着时间慢慢地推进,很快,就要到刘泽清与刘良佐动手的日子—七月二十三日。
这一天,黄历上写着:
摄提星(土)—凶神,北方女土蝠—凶,诸事不宜。
虽然这黄历说,当日不不祥。可二刘这边,还是有了一个好消息。
在动手的前一天,徐州的李成栋送来信件,同意帮他们,这让刘泽清和刘良佐欣喜过望。
在李成栋给刘泽清的信中,李成栋说的很明白,他想得到很多很多,比原来刘泽清给他开的价,还要多的多。
更重要的是,他有个条件,那就是不能杀死皇帝。
“哼,想赚钱,还要立牌坊。”
对于李成栋的做法,刘泽清还是看不起的。他与刘良佐的看法比较一致,那就是这个李成栋,是个有奶就是娘的主儿,根本不能彻底信任。
再说刘良佐,他本就驻军凤阳。皇帝来了之后,他便驻地安排在了蚌埠。此地距离凤阳,也就是半天不到。
对他来说,这皇帝,已经是自己家厨房中,案板的一块鱼肉了。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掉以轻心,还在偷偷的调兵。
就在二刘开始行动后,朱佑俭也开始了他的紧急会议。
此时的朱佑俭和几位军机大臣,根据各部的兵力调整,都已经分析出,这刘良佐、刘泽清和李成栋三人就是要进军凤阳。
钱谦益道:“陛下,现在的局势很危险呀!”
“钱爱卿,何以见得?”
“依照之前陛下所说,是刘泽清和刘良佐会反,可现在,这李成栋也来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钱爱卿,”朱佑俭样子很轻松地说道。
“不要着急,哈哈,朕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四镇必须要全部解决,否则的话,朕去了应天,这隔江,有一把剑架在朕的脖子上,朕岂能安稳?”
“至于你说的李成栋,放心吧,这个家伙是一个摇摆之徒。现在二刘要谋反,既然是高官厚禄利诱李成栋。可等战端一开,朕保证,这李成栋就会倒戈。”
于保道:“陛下所言甚是,可还是要做好准备啊,万一这李成栋不投降,那局势就会……”
朱佑俭一摆手,笑道:“李成栋的事,就不要讨论了。等到大战开始,我军势如破竹之时,朕给李成栋一封信,竟然可以拉他回来。”
释衍和尚点头道:“陛下所言虽是冒险,可又十分稳妥。倘若调动大军,二刘竟然不敢造。陛下为了解决四镇,是把自己当成了鱼饵,可谓是将安危置之于度外了。”
朱佑俭道:“大师所言,正合朕心。”
“不过啊,陛下,贫僧是有一事担心。”
“大师,你有什么担心的?”
“这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朱佑俭向着释衍和尚,会心一笑,说道:“大师所言的意思朕当然明白了。”
释衍和尚的话,说得很有意思。这哪里是什么三分明月夜,说的分明是天下三分的财富,将近有三分之二在扬州。
当然,这三分之二的说法,确实有些夸张,但扬州富庶,确是毋庸置疑。
如今,刘泽清派出了2万人在高邮一带,明白了就是要染指扬州的意思。
释衍轻声说:“若是刘泽清劫掠了扬州之后,陛下截获了这些财货,那么……”
释衍话说得很婉转,可在座之人,都听出了其中的阴谋。先让刘泽清抢了扬州的钱,然后皇帝再去抢刘泽清的钱。
如此一来,这钱便成了赃款,而不再属于原来主人的了。
朱佑俭仔细思考了一番,还是觉得,这扬州之地,不可破坏。
于是,说道:“这扬州乃是天下最富庶之地,虽然朕也急需用钱,可这杀鸡取卵的事情,还是不能做的。”
释衍听了朱佑俭的话,脸上露出一丝不被察觉的微笑。
“既然扬州非常重要,于爱卿,你去告诉马鹞子王辅臣,让他随时准备带领骑兵,驰援扬州。”
在七月二十日这一天,刘良佐已经带兵从蚌埠出发,而刘泽清也是从泗县出兵。
两人一北,一西,向凤阳进兵,而李成栋却没有任何动作。
“陛下,军报!”
当晚,就有斥候将军情送上。
拿到军报,朱佑俭心中一阵兴奋。这次的大战,比起穿越时的北京一战,规模更大,也更加凶险。
但获胜的信心,却更足了。
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此时的朱佑俭已经感觉到,通过系统的帮助,大明的气数又开始复苏了。
朱佑俭问道:“黄得功和卢象观都来了吗?”
王承恩回道:“陛下,黄得功帅八万大军已到凤阳以南二十里处,卢象观带两万人到了明光,此地距离板桥镇只有不出三十里。”
“左羡梅的部曲呢?”
王承恩继续道:“左羡梅一部大约五万骑兵,已经从襄阳赶到了阜阳,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朱佑俭听了兵力情况,问向了于保。
“于爱卿,你觉得下一步,我们应该如何进行?”
于保道:“陛下可先传召,让二刘来凤阳,说明大军调动的意图,同时,将邢氏被杀一事,发召责问刘泽清。另外,发召责问刘良佐,为北虏效力的刘良臣来信一事。
“相信二人一定会说,陛下被奸臣迷惑,说陛下如何倒行逆施。然后,二人一定会说自己,是效仿周公佐称王,效仿伊尹、霍光,发动兵谏。到那时,陛下便可已召旨的形式,讨伐二刘。而二刘则会向凤阳发起进攻。
“现在,刘良佐大军就在蚌埠,此地距离凤阳也就十里。所以,臣请陛下退往他处,以安将士之心。”
朱佑俭听了于保的话之后,微笑点头。
“于爱卿的话,朕也觉得有道理。不过,朕有两点补充。”
听皇帝有话说,众位大臣当然是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