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采蘑菇
顾城:“......崔知青,你莫不是在做梦?我和雪林,也是前两天换了些粮食,才能勉强吃饱的。你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想空手套白狼?脸还挺大哈!”
说完拍拍孟以道的肩膀:“你拿钱,或者东西,都可以跟社员换粮食。可别想不开,去拉饥荒。”
意思是让孟以道坚持住,可别妥协。不然,崔子静的尾巴怕是要翘上天。
孟以道现在特别庆幸,当初席容端出来搅和,让崔子静写了欠条。
他现在好歹有个拿捏对方的把柄,不然,这崔子静,怕是真敢赖账。
想到这里,他脸色阴郁下来:“崔知青,我不管你是去借,还是怎样,月底之前,我是一定要见到这三十块钱的。当初怎么回事儿,大伙儿心知肚明。为了你的名声考虑,才没宣扬出去。
可我要是继续饿下去,饿得头昏眼花,说不定哪天就秃噜嘴,说出去什么不该说的了。”
崔子静心中大骇,不可置信地看向孟以道。她怎么也没想到,曾经爱慕她的男知青,会这么狠。
同时,也更恨顾城了。要不是他提醒,孟以道说不定会被自己糊弄过去。拖到最后,不了了之。
“我知道了,我会想办法的。”她低下头,长长的睫毛遮掩住眼底的情绪。
被人威胁的憋屈,让她恨不得毁天灭地。
这段时间,她在队里的名声不算好。可那些都是捕风捉影,并没有切实的证据。
所以她不怕。大不了闹大了,还能借此要点好处。
可孟以道这里不一样。他有证据,还有证人。
这件事要是宣扬出去,不管她如何狡辩,都将是人生中难以洗去的污点。
虽然之前借助队里八卦老娘们儿的嘴,漂白了一点名声。可事情真相怎么样,不是几句流言就能抹平的。
所以,崔子静不敢冒险,只能选择妥协。
“好,我给你时间。”孟以道说完,就揉着空荡荡的肚子回屋了。
于和鹏看了他一眼,扭头问顾城:“顾知青,真不能借点粮食给我们?”
顾城摇头:“我那毛线,只换了一百五十斤粮食。我和雪林两个人,每天至少消耗两三斤。你们算算,我能坚持到夏收不?雪林都打算上山采野菜了。接下来的日子,我俩也不好过。”
他可不会慷慨到接济这群关系一般,又各怀心思的知青。
一个弄不好,就会被人暗地里捅刀。就算他能解决,也怪膈应人的。还是别费那个劲了。
于和鹏有些遗憾地撇撇嘴,心想他要是也有毛线票就好了。
韩学雅若有所思,捏了捏手里的肥皂票,决定明天去试试,看看能不能换两斤玉米面。
顾城回到屋里,拿起脸盆来准备洗漱。
都要发拦住他,笑着打趣:“你嘴够毒的呀,这崔子静怕是记恨上你了。”
顾城白眼一翻:“就算我不说那些话,她也不会让我好过。等着看吧,那女人可不是个安分的。”
都要发挑眉,对此不置可否。拿起脸盆来跟着顾城一起打水,洗漱过后,就躺到炕上呼呼大睡。
接下来的几天,崔子静都有好好上工。
只不过,一到休息的时候,就凑到男社员跟前,一脸羞赧地跟对方借钱。
有些脸皮薄的,就借了。可五毛一块的,根本无法满足崔子静的要求。
她面上感激,心中却冷哼:“都是泥腿子,身上穷得叮当响!”却不晓得,自己还不如对方。
凑了许久,都没凑够三十块。崔子静急了,头发掉了一大把,却没有其他办法。
这两天,田凤珠可没少奚落她。
说啥下乡知青不如她这个村姑,穷得要死,还故作清高。啊呸!
崔子静隐忍着。
这两天她一直在找机会下手,可田凤珠身旁始终围绕着队里的小姑娘,让她无可奈何。
正气急败坏呢,就听田凤珠跟她小姐妹说:“听说山腰处新长出来些蘑菇,味道挺好的,你们要不要去采?”
“不了,下了工还得回家做饭。等改天吧,我陪你一起。”
“英子呢?”
陈雪林最近被她爹拖出来干活儿,都晒黑了一个度。这好不容易休息会儿,她可不想上赶着找活儿干。
更何况,上次就是去山里,被人套了麻袋。
于是摆摆手:“凤姐儿,我今天不舒服,想回家睡觉。”
田凤珠不高兴地嘟起嘴:“那成吧,我一个人去,刚好还能多采点。”
其他姑娘虽然心动,可想想家里那些活儿,就放弃了。
这山上的菌菇也不是那么好采的,得眼神特别好,才能在草丛里发现鸟蛋大小的蘑菇。
忙忙碌碌几个小时,都不一定够炒一盘菜。
所以上山采野菜蘑菇的,都是六七岁的小孩,干不了什么家务活,就去外头弄些吃的贴补家里。
像田凤珠这般十七八岁的,都是在家里洗衣做饭喂猪。
也就田支书家里不重男轻女,夏小红又是个宠闺女的,才能让田凤珠想干啥干啥,不用做家务。
田凤珠蹦蹦跳跳,跑去后山,崔子静等了大概五分钟,才追了上去。
她坠在队伍最后头,动作又轻,所以都没被人发现。除了始终关注着她的顾城。
顾城眼睛微微眯起,不动声色地拉着都要发,走到队里最爱占便宜的那几个大婶儿身边。
“老都,一会儿去山上一趟!”
“干啥?”
“前两天不是下了场小雨嘛,听说山上出了不少蘑菇。家里最近没啥吃的,给雪林弄点改善改善伙食。你就说吧,去不去?”
“你可真够宠她的!”都要发明显感觉顾城说的不是真心话,可他不会拆哥们儿的台。
瞪了顾城一眼说道:“有这好事你不早说,我都饿好几天了!走走走,还回什么知青点呀,咱现在就去。晚了都被别人采光了!”
顾城拉住他,指指手上的农具:“咱们总得到大队部还了农具再说啊!”
都要发白眼一翻,拉着他加快了脚步。
旁边几个大婶见此,把农具往自家老头手里一塞,耳语几句,就急匆匆朝后山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