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87)
这个提议好!
之前各种的政策都不错, 但就是见效慢!再则,很多人不敢自己过日子,觉得有托庇, 抱团才好取暖。这种心态也好理解!
奴仆这个事, 确实是个大问题。一个府里,三五个、七八个, 十数个, 数十个下人不等。但其实,府里真有那么多事,真得那么些人吗?
不过是排场而已!
收起这些没用的排场来, 一般的家里, 有些看门洒扫的,有个采买后厨的, 有个近身伺候的,孩子小有个奶娘这都很正常,最多再添个管事了,尽够了!弄几十个人搁在家里, 没必要!
四爷心里就乐了,你也别说笋都归我家了, 别忘了,你也是我家的!笋这个东西,你也不缺!
桐桐把事一扔,高兴的挖野菜去了!她可乐意挖这个了, “回头给你蒸菜馒头吃!”还不忘招呼大博士,“您老回头也尝尝。”
好的!好的!皇上和皇后都尤其重视农桑, 徐光启是真看出来了。
这个其实谁都看的出来,可还是那个话, 由奢入俭难啊!有十个人可用是一种生活,有三两个人可用又是另一种生活。这意味着往后——处处不顺心,不习惯。老婆埋怨,小老婆抱怨,孩子哭闹,朝上的事情忙一天,回去也消停不了。
难怪那位大人直接给摔了呢,估计也是被以后的日子给吓的。
这个事现在不能提,咱先干活,对吧!
林雨桐挖野菜是认真的,只要能吃的,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今儿洗干净了,就直接在户外给做了。
她得空抬头看一眼,实心干活的还是高迎祥那一伙子。不是说实心不实心,是他们习惯了干活。反观其他人,跟他们就格格不入,是两个团体,谁也不搭理谁的样子。
其他人瞧这些人不顺眼,这些人瞧别人也不顺眼。
还是朱运仓机灵,一看不对,带着御前行走就过去了,过去了喊大哥的喊大哥,喊老弟的喊老弟,一会子工夫,这混成一个整体了。
她当时没言语,可晚上吃了饭了,帐篷撩开,都在里面修整呢,林雨桐才溜达过去,“累了吧?好长时间不干农活,只怕扛不住!”
他们要起,林雨桐直接给坐下了,“得了!咱是什么关系呀,免了那些虚礼。好长时间不见了,怪想的!都坐,坐下来扯会子闲话。”
一个个嘻嘻哈哈的,就又都坐毯子上了,七仰八叉的,什么样的姿势都有。
朱运仓一闪进来,才看见皇后也在,他愣了一下,赶紧见礼。
林雨桐看他,“过来串门子了?”朱运仓赶紧道:“大家伙都想来听听各位将军说西北之事,叫我看看方便不方便。”
这人是真机灵!她就笑道,“那就来吧!都来吧,一起扯会子闲篇。”
得咧!一招手,来了一群,见缝插针的坐进去了。
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出身低,真正的寒门,身后无背景势力。
朱运仓这人活泛,坐下就道,“咱也没去过西北,想着长安古城,当年何等风采……如今是个什么样子,咱也不知道……”
没念过书的人,不知道长安说的是哪。
林雨桐就接了话,说到了长安,就说到了李唐。很多人都是从说书的嘴里听了一节又一节杜撰的故事,但其实,李唐是咋回事,他们都不知道的不清楚。
但这真的是个好的切入点。
林雨桐就说当年隋末之乱,说唐国公李渊起兵,说到关陇集团,说到了大唐的开国之初,说到了太子李建成,说到了功高盖主的李世民,“……虎牢关之战,李唐二皇子以三千骑兵,率先占据了虎牢关,掐住了窦建德进兵援救洛阳王世充必经的要塞,以三千对王世充十数万兵马,身先士卒,生擒了窦建德,使得十数万兵马瞬间溃散。而后带着窦建德去洛阳城下,王世充见援兵被擒,只觉得大势已去,于是,投降了!收复这两人所占的领地,已然抵得上大唐领土的一半。李世民携军功战将,骑兵金甲入城,长安百姓夹道欢呼,你们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李世民得民心?
林雨桐笑了一下,就道,“意味着李世民成为了威胁,意味着簇拥在李世民身边的军功集团正式形成。”
那些御前行走,便是同进士出身,可也是念书的!这话的潜台词说的还不明白吗?
李渊有关陇集团,李世民身边簇拥着新兴的军功集团。
同理,朝廷以前的那些大臣,跟皇上合得来的多吗?便是内阁和军机,能处处跟皇上一个步调的多吗?不多!从皇上剪除这些势力毫不手软就看的出来,皇上觉得那些人不顺手。
那么,这些人跟唐时的关陇集团有什么不一样呢?
再往下想,今儿坐在这个大帐里的,何尝不是新帝自己培养的‘军功集团’呢!
宋康年眉宇舒展,高迎祥若有所思。李自成沉思不语,张献忠则催了一句:“那然后呢?”
“然后……大胜而来的李世民,给朝堂带来了压力!怎么安抚李世民?朝堂上为此争论了两个月。最后,定下来,给了李世民一天策上将的职位,用来安抚他!彼时,窦建成的旧部刘黑闼召集人马反叛,要为旧主复仇,战火重燃。而朝廷却没有再用李世民,一直拖到刘黑闼率兵直逼长安,才不得不启用李世民。这一支人马只数月便平叛了刘黑闼……之后又是突厥侵犯边境,李世民只带一百骑士与突厥首领会谈,而后结盟退兵……这些战争的详情,进了军事学堂之后,有先生给你们讲,我就不细说了!李世民这般功劳,朝廷一次次加封……可是呢,有些矛盾却是回避不了的!刘文静是李世民身边一谋臣,算是大唐的开国元勋了。可他酒后吐狂言,说迟早要杀了裴寂,就这点事被告发了,李世民数次求情,结果李渊还是处死了刘文静……这中间的其他是非曲直,咱们先撇开不谈,但这件事一出,多少都会叫李世民和功臣集团生出一些想法来……于是,便上演了一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玄武门伏击了他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死,李渊退位,而后,李世民登上了皇位……他御极二十余载,带着他的军功集团,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成为迄今为止,最负盛名的一位明君。”
李世民的胜利,便是跟随者的胜利。不用问也知道,军功集团替代了关陇集团,活跃在了朝堂之上,手掌权柄。
张献忠的眼睛眯了眯,似乎从中捕捉某些信息。
林雨桐把每个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这才继续道:“贞观之初,大唐的天下如如今的大明一样,天灾不断。关中大旱,赤地千里,李世民不得不打开长安的大门,叫京都的百姓出去逃难。天子脚下,天子不能庇佑子民,当年的李世民经过这样的事。民间一度传言,说是李世民弑兄杀弟,此乃德不配位,天子无德,这才天降灾祸!可从后来的治理来看,李世民当是一明君。既然是明君,又怎么会德不配位?显然,天灾与天子之德,并无关系。天旱了,涝了,地震了,下冰雹,这就如同春发芽秋枯黄一样,刚好赶在了一个时间的节点上。这样的天灾,每隔数百年,就会有那么一次。
东汉末年,有过一场大旱,结果,没饭吃的饥民就嚷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而后,像是隋朝末年大唐初年,都是天灾不短。甚至到了元朝末年,难道不是活不下去了,天下在揭竿而起的吗?一个朝代替换了另一个朝代,你们知道,这中间死了多少人吗?战国,大约有人口三千万,秦一统六国之后,人口余一千万人。秦二世而亡,百姓还不及休养生息,又开始了战乱,楚汉争霸之后数年,西汉的人口也不过是一千五百万人。西汉数年励精图治,虽中间征伐匈奴,然百年后,人口变为了三千六百万。如此又过了百年,人口接近五千八百万。可西汉末年,皇权旁落、宦官乱政,外戚王莽篡位,西汉灭亡。此时的人口损失大半,只余两千八百万人。而后东汉建立,人口最多时,有五千五百万人……”
听到这里,人心里都咯噔一下:皇权旁落,宦官乱政,大明差一点点就……
没来得及多想,皇后的声音还在耳边,“可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之后,人口急速下降,只余一千五百万。而今进入三国,三国人口加起来不到两千四百万,最巅峰之时也不过三千万人。之后又是一统天下,到了两晋时期,人口两千两百余万。之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人口只剩下一千一百万。到了隋朝,不到四千五百万人口。而隋末唐初,人口又只剩下一千两百多万,唐兴盛之时,人口不到五千三百万,之后经历了安史之乱,人口又只剩下两千万。宋朝兴盛时人口四千三百多万,可宋金之战之后,南宋人口只剩下两千四百万。若是把宋、金、西夏,都算在内,总人口有一亿三千万的人口,可宋元之战后,人口只剩不到六千万。之后便是大明,大明朝迄今为止,大约有一亿五千万的人口。
各位,朝代更迭,战争不断,折损的是什么?那些个数字没有温度,可咱们知道,那消失了的,都是人命!灾祸来了,我们赈灾,救的是人命。战争来了,我们想法子化解,保的也是人命。辽东局势,朝中请战者众,皇上力排众议,维持现状。所谓何来?还是人命!就像是唐太|宗才登基二十余天,突厥听闻大唐出现了宫变,他们知道有机可乘,便提兵南下,直逼长安。是太|宗带十余人,与突厥在渭水杀白马以为盟,退了突厥兵。避免了条件不利大唐的局势下作战,稳住了当时的局势!太|宗以此为大辱,之后联弱分强,成为了草原诸个部落的天可汗!
诸位,古人有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大明需要谋全局者,需要谋万世者。皇上特意设立了学堂,就是希望诸位,能成为大明需要的栋梁,有朝一日,站在朝堂,谋的是天下大局,立的是万世基业!”
众人哗啦啦的站起来拱手行礼:“谨领训!”
桐桐退出来的时候,四爷正带着几个大人在外面呢,听了多长时间,林雨桐也不知道。
不过从诸位大人的脸色上来看,听的时间不短了。叶向高随着帝后往大帐里去,看向皇后的眼神,就有些复杂!那番说故事一样的言辞里,输出了太多的东西。
其一,她摆明了在为皇上培养嫡系!这是觉得朝堂上掣肘了。把李世民的军功集团的成功推到了那些人面前,他们会怎么做?他们知道一心跟着皇上,得到的会是什么。
其二,她否了天人感应之说!不承认天灾与人之德行有关!她以贞观初年为例,天灾之下,都说李世民德不配位。可世人错了,李世民是明君。那么,反之,之前的指责就不对!她说了,天灾是自然规律。
其三,她替皇上辩白了!为何如今宜静不宜动呢,那是因为此时作战对大明不利!皇上爱惜百姓的生命,皇上励精图治,也不过需要的是个时机。这不能看一时一事,这得从全局考量。
其四,画了个大饼,顺利的把那些草莽送进了学堂。不一定得是学背书写字,只把一场场战争当故事一样讲给这些人听,他们是不是也会有所得呢?这是必然的!
第五,这话挤兑的他们这些老臣,差点没立足之地!君臣互信没错,但是新帝的节奏,大家跟不上!磨合了一年多,还是没有磨合到位,这是谁之错呢?
是不是自己真的老了,脑子不好使了呢?
还有,皇后刚才说的那个: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这话说的真好!皇后说这话是古人说的,可这到底是哪个古人说的,我怎么不记得呢?
我虽说不是学通古今吧,但也少有我没有涉猎过的?!难道是李贽的藏书里有的?
四爷心说,她只记得是古人说的,至于哪个古人,她能记住才怪。要真记得住,她也不会拿出来用了。那是清末陈澹然在《寤言》中的话,还古人说的?记数字记得那么清楚,记一些风月秘闻从不见混乱,可一记这个东西,她那脑子,经常一团浆糊。
四爷抠她的手提醒,林雨桐还迷瞪呢,哪又说错了?没有吧,那些数据很详实,真没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