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无双欢呼一声,赞道:“殿下的箭术很好!”
少年的虚荣心顿时强烈了起来,有了更多的表现欲。
沈冀咧开嘴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又从身后的箭篓中抽出箭开始瞄准。
后边接连射出好几发,都无一例外的正中靶心,又引来少女一阵喝彩。
当他兴高采烈地又射出一箭时,突然身后没了声音。
沈冀扭头看过去, 嘴角的笑意僵在了脸上。
秦无双正定定地看着他,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哗啦啦往下掉。
沈冀心中一慌,忙跑过去问道:“怎么又哭了?”
秦无双泪眼朦胧地看着他,呜咽出声:“你……刚刚射箭的时候好像我二哥啊,他的箭术也是这么好的……”
沈冀顿时有些郁闷,这也能想到秦怀玉……
看着秦无双泪水啪嗒嗒直掉,他到底是手忙脚乱的拿出自己的帕子递给她:“别哭了,快擦擦吧!”
秦无双接过帕子,道了声“谢谢”开始擦眼泪。
沈冀看着她湿漉漉的眼睛,心里一软,声音也柔了下来,“你不是对我的马好奇吗?等以后有机会给你骑好不好?”
秦无双闻言连连点头,为自己竟然在一个陌生人面前哭泣而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她捏了捏手中的帕子,红着脸道:“对不起啊,这帕子被我弄脏了,等洗好了再还给你。”
沈冀轻咳了一声道:“没事,你用过之后丢掉就好了。”
秦无双点点头。
正好这时有仆从过来寻找沈冀,太子准备回宫了。
沈冀见她不再哭,轻轻颔首后便抬脚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日,秦家便一直在煎熬中度过,既想听到北疆那边传来的消息,又害怕北疆那边真的传来消息。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苏婧宁的心反而安定了些许。
俗话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若秦怀玉真的不好,不可能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耽搁这么久,要不是还没找到人,要不就是已经寻到, 只不过可能伤势还有些危险,正在救治。
但有守真子道长在,她还是很有信心的。
她把猜测告诉秦家人听,秦老夫人她们果然安心了些,人也精神许多。
这些时日,她基本每日都会去一趟武宣侯府,这也是何氏允许的。
武宣侯府是多少人巴结都巴结不上的,苏家既然有人受她们欢迎,她自然支持。
不过,这天马车里却是多了一个姑娘。
正是苏二小姐苏婧书。
她昨日夜里就偷偷去了苏婧宁的小跨院,微红着脸请求苏婧宁带她一起去秦家看望秦老夫人与蒋氏。
说是之前去秦家收了两人厚重的见面礼,此时理应前去探望。
苏婧宁想想就同意了,并提前让人往秦府递了话。
只是,
苏婧宁看着面色苍白神色憔悴的苏婧书,迟疑了一下问道:“二姐姐,你没事吧?”
实在是苏婧书脸色太白也太疲惫了些,敷了粉也没盖住眼下的一片青。
苏婧书好像是在想心事, 听到苏婧宁的话猛的醒过神。
她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露出一抹淡淡地笑,“没事, 是我最近没睡好,多休息休息就行了。”
苏婧宁闻言只好点头,但依然说道:“若是有什么不适就及时讲,不要硬撑着。”
苏婧书颔首应了,神色又陷入了恍惚之中。
沉默了好一会儿,她突然低声问道:“三妹妹,你说秦小将军能平安回来吗?”
苏婧宁看了她一眼,笃定地点头道:“肯定会的,二哥那么厉害,绝对不会有事。”
苏婧书听到这话,心里安慰了不少,脸上也浮现出一抹清浅的笑容。
她也相信那个少年一定会回来的。
他那么好,老天不能把他收走。
苏婧书回想着那一次与他见面的情景,脸上缓缓爬上一抹粉霞,倒衬得气色好了不少。
到了秦府,两人先去看望了秦老夫人。
将养了些日子,她已经没有大碍,只精神还微微有些不好,略留着两人说了几句话,就有些精神不济。
蒋氏倒是好了很多,虽依旧有些疲惫,但也恢复了以往的干练端庄。
整个秦府依旧被打理的井井有条。
秦无双也懂事了许多,开始主动帮着做些杂事,减轻了蒋氏的压力。
苏婧书性格怯懦,虽鼓起勇气来了秦府,安慰的话时却说的有些结结巴巴,倒一时很不好意思。
但秦老夫人和蒋氏并没有嫌弃的意思,依旧态度温和,她才放松了下来。
怕累到秦老夫人,苏婧宁两人略坐了一会儿就和秦无双离开了。
几人无事就准备去马厩看马。
刚出门就见一个仆从拿着封信欢呼着跑进来。
“二少爷被救回来了!二少爷被救回来了!”
几人一愣,旋即心中涌出巨大的惊喜,忙带着那仆从又回到秦老夫人的屋内。
原来,秦怀玉带了一小队人马外出巡逻,遭遇到一波鞑靼人,两方便打了起来。
本来已经胜了,不料鞑靼人来了很多援兵,秦怀玉他们见不敌只好匆匆撤退。
秦怀玉也在撤退途中受了重伤,回营途中又遇到几波鞑靼人阻路,无奈之下只好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深入了草原。
又因天气寒冷,大雪封路,所以一直耽搁住了。
好在也是冷天,秦怀玉的伤口没有感染,才一直苦苦支撑到别人找到他,但也已经性命垂危。
好在沈令泽与守真子脱离了大部队,提前赶路到了地方,才算是把他救了回来。
秦老夫人几人看完信,眼泪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能活着就好。
这些天的提心吊胆也算是值了。
秦无双当即拉着苏婧宁与苏婧书蹦跳了起来。
她的二哥还活着,可太好了!
一时间整个秦府的气氛都变得活泼了许多。
“我要去给二哥布置他的屋子,保准让他回来就能舒舒服服的养伤。”
秦无双当即要拉着苏婧宁与苏婧书去秦怀玉的院子。
秦怀玉此次受伤极重,需要好好休养一段时间。
边关毕竟不比京都条件好,而且守真子也不会在边关久留,所以武宣侯特意上书请求文思帝准许儿子回京,以遍后边继续请守真子照看一二。
文思帝已经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