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太子野心
“殿下不妨借这次攻打李翎的机会,建立自己的直属军队,倒时进可攻打李翎,退可回大唐平乱啊!
据臣听到的风声,那齐王李佑可也不安分,想必离着造反不远了。Шwwl○veueduc〇m再者,您若是拥有了这支忠心耿耿的铁军,那就算李泰他府中再招募多少谋士,也抵不过殿下的千军万马啊!”
贺兰楚石富有深意的说道。
“哈哈哈!说的好!说的好!”
李承乾心中一动,顿时明白了贺兰楚石的用意。
这与他前些日子的那个大胆的想法竟是不谋而合。
他明白自己这次能够成为三十万大军的监军,那可真是一个天赐的机会!
若是白白浪费了这个机会,那日后可是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而如果能够把握机会,拥有一支绝对忠于自己的铁军,那么登上宝座指日可待!
其他人听到贺兰楚石这个大胆的想法,顿时也心中震动,为之惊叹。
这可是一个十分大胆的阳谋啊!
借攻打李翎的机会,打造一支忠于自己的铁军,这其中意义非同一般。
进可夺取王位,退可称霸一方啊!
“李泰啊,李泰!你现在可是悔青肠子了吧!这些年你天天在父皇那里争宠卖乖,暗中拉拢人脉,建立自己的势力想要拉孤下水,可惜天算不如人算啊!
等到孤这打造出一支铁军,看你还敢和孤玩什么把戏!”
长安,朝堂之上。
那名前往盐城的使臣,经过多天的颠簸后,再次站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此刻他脸如土灰,战战兢兢的向李世民汇报着盐城的情况:
“陛下,据臣所知,盐城百姓不堪忍受慕容泽和娄夏残酷的压榨,组织起一支义军,一举大败守城军,拿下了盐城,并且杀了慕容泽和娄夏,已经迎接余枫进城!
余枫进城后,便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杀掉了那些贪官污吏,流放了其家室,稳定局势后,已经举办隆重仪式归顺了大秦的李翎…”
这名使臣越往下说,声音越小,已经没有了底气。
“什么!”
李世民听完这使臣的话后,脸色登时大变。
他明白想到自己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发生了,李翎拿下盐城那就意味着他已经吞并了整个吐谷浑!
而如今吐蕃也正处于虚弱之势,只有一个冬天根本无法翻身,那等到来年春天,就必然会面临大秦的威胁。
只要到了明年春天,李翎一声令下,那大秦铁骑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攻进吐蕃。
“这下可坏了啊!李翎拿下吐谷浑,那吐蕃彻底没了缓冲之机了!”
“是啊!想不到慕容泽和娄夏两人如此不可靠!”
“唉!盐城的盐矿也落入到李翎手里了,以后我们可难买到那么优质的食盐了!”
…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脸色大变,对此忧心忡忡。
李世民怒火中烧,脸上尽是寒意,以居高临下之势看着这名使臣,登时再也忍不住心中怒火,大声责骂道:
“此事皆因你办事不利而起,若不是你没有及时阻止慕容泽和娄夏跟李翎完成那愚蠢的交易,盐城又怎么会落到李翎的手上!
来人先给我拖出去斩了!”
盐城易主可是李世民最不愿意的看到的事情,可惜这名使臣实在太过愚蠢,贪功而又冒进,实在把李世民气了个半死。
要知道他可是给使臣不少的银子支持,就是为了帮助慕容泽和娄夏撑住吐谷浑最后一座城池!
盐城的易主也就意味着吐谷浑王国的崩塌,百姓们一旦习惯了大秦治下的吐谷浑,谁还再会生出叛乱之心,去支持慕容家族的复兴呢!
这也就是说吐谷浑从此以后彻底不存在了,而日后百姓们也就只会认可那大秦的南庭都护府。
大秦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扎了根,这让李世民如何不动怒!
魏征一见李世民要拿那名使臣出气,连忙站了出来,出言劝谏道:
“陛下,万万不可啊!这盐城失陷非使臣之罪,陛下若是要怪罪,那也应该怪罪那慕容泽和娄夏二人实在难当大任,辜负了我大唐的期望!”
“什么!怪罪慕容泽和娄夏!”
李世民一听这话,更是气的头顶冒烟,登时面色一寒,冷声骂道:
“魏征,慕容泽和娄夏两人已经死了,朕如何怪罪他们!莫非你是在咒朕早死吧!你这臣子之心何其毒也!”
魏征一看这架势,却是也倔强的很,继续说道:
“陛下,忠言逆耳,您也知道臣不是这个意思,臣只是不希望陛下滥杀无辜罢了!”
“好一个滥杀无辜!魏征,谁给你的胆子,天天跟朕叫板!”
李世民听完这话,登时龙颜大怒,厉声责问道。
魏征眼见李世民摆出这副架势,也没有害怕,反倒是笑道:
“陛下,您若是看臣不顺眼,那就把臣和这名使臣一并砍了吧!”
“砍了你!那不是便宜了你!朕怎么摊上你这种臣子!”
李世民看着一脸倔犟的魏征,气的脑子疼,真想一刀砍了这个跟自己天天唱对台戏的臣子。
他心底的理智还是压住了火气,知道不能滥杀魏征,毁了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名声。
不过,李世民到底也是有脾气,立即吩咐侍卫:
“来人,把魏征和这使臣都给我打进天牢,既然魏征想和这名使臣同生共死,那朕就成全他!”
那些侍卫对这种状况早已见怪不怪,知道陛下李世民在气头上,不能对着干,就只能上前把魏征和那使臣押了下去。
在魏征和使臣离去后,李世民冷然一笑,不禁恨恨想道:
“真想知道那李翎要是摊上这么一个忠臣,天天跟自己对着干,他会不会生气…”
在魏征被押走不久,李世民的火气终于降了下来。
他到底是智慧过人,知道单凭发怒是不可能解决吐谷浑的问题的,便再次出言向朝堂上忠臣问道:
“诸位爱卿,你们对此事如何看待,朕该不该杀这名使臣!”
一众大臣眼见陛下火气渐消,心中忌讳也就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