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高氏农场忽然被王副院长领到会场中央,占据了最好的位置,而后大批学生冲过来。
拥挤的招聘位前,人头涌动,简直像春运的火车站台一样。
其他企业顿时傻眼了,这还是校园招聘会吗?
简直跟被一块吸铁石扔钢铁厂里一样,所有人都疯狂地贴过去。
如果单单是这样也就罢了,当看到自家老总都在为高恒摇旗呐喊,吸引人前来投递简历时,仍然留在招聘会场的甘北重工人事部员工崩溃了。
此刻他们只想说,老板您有没有搞错,您的企业在这里啊!
“张主管,老板是不是眼花,看错地方了,我们要不要去提醒一下。”甘北重工招聘会摊位上,一个小员工满脸尴尬道。
连老板都跑其他企业帮忙,置他们于何地啊。
令他惊讶的是,张主管非但没有同意,反而威胁他。
“你要是不想干了,就尽管去提醒,不过千万不要提我,更不要说你我的上下级关系。”
“老子爬了这么多年才干到主管,可不想因为你一个愣头青就被撸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冯总面对高恒时,是多么的讨好,脸上更是充满了发自内心的尊敬。
这个时候,非但不应该去劝谏老板,反而应该过去帮忙才对。
想到这里,张主管的脸上露出一丝狡猾的笑容。
“冯总,我来给您打下手了。”
他和杨微一样,明白千方百计地接近领导,是最容易升职的办法。
可惜他还没有卖力干多久,夕阳就露出落山的样子,招聘会也随之结束。
这时,甘州大学负责统计简历和企业招聘意愿的工作人员来了。
校园招聘会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很重要,毕竟这关系到学校设置招聘会的成绩如何,学生们的就业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
甘大的教职工到来,在每一处企业的摊位前询问简历数量。
“请将您今天收到的简历展示一下,我们需要进行统计调查工作。”
“朱志明,你们两个把这些简历拿出来,让人家看一下。”高恒对朱志明二人发号施令道。
毕竟借用人家学校的场地,配合人家的工作也是理所当然。
可还不等朱志明二人去将整理好的简历拿出来,甘北重工的张主管就一脸殷勤道。
“我来帮忙。”
真是天赐良机啊,我正恨没有让自己卖力表现的机会,可巧,遇到了前来统计调查的教职工。
熊世光是甘州大学统计调研中心的主任,每次招聘会的统计调查工作,都有他们单位来负责。
看到高氏农场企业的摊位上摆放了足足四大摞简历,他大吃一惊。
“这么多简历,这是把一个学院的学生都招走了吗?”
“有点意思。”
熊世光决定去看看着家企业。
在这所学校任职这么多年,他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一家企业能在一天的时间内,收到这么多简历。
这还是农场吗?就算最火热的阿里爸爸、企鹅集团来招聘,也不过如此吧。
“你好,我是甘州大学统计调研中心的主任,熊向晖。”
“能谈谈你们企业为什么会收到这么多简历吗?”
熊世光的到来立刻吸引了其他企业的注意,他们每年都来招人,不认识谁也不能不认识这位熊主任啊。
见到高恒面前桌子上的简历堆积如山,而自己这边的简历数量一只手都能拿起来,翠峰商贸的人事部胡主管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翠峰商贸是甘州的一家大型商贸企业,资产三十亿,员工三千人,每年不知道有多少毕业生挤破了头进去。
以往每次招聘会,他们收到的简历都是整个会场最多的,而且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高到离谱。
可今天,却连高恒那边的一个零头都不到。
至于其他企业的人事主管,脸上的震惊只比胡主管多,不比他少。
“离了大谱,每年来招聘,没想到今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农场抢了风头。”
“看来没法完成KPI了,这个月的奖金要泡汤了。”
“早知道不来负责甘大的校园招聘会了,纯粹是来当看客了。”
对于高恒的到来,胡主管恨的牙痒痒,对身边的其他企业人事打气道。
“诸位,别那么悲观,收到简历不算什么本事,能把人招进去才是能耐。”
“他一个小农场那有本事一下子招三四百人?这些毕业生最后还是要来我们这些大企业的。”
与此同时,面对熊世光,高恒道。
“这个问题没有回答的必要,学生们来投简历,当然是因为我们企业更有吸引了。”高恒一脸云淡风轻道。
听到这话,熊世光大吃一惊,差点把眼镜掉地上。
招人要真这么容易,企业还要人事部干什么,我这个统计调研中心主任还靠什么吃饭。
“咳咳,我们换一个问题。”
“这些简历大概有四五百份,你们肯定不会全部招聘,不知道你们打算招多少人呢?”熊世光又问。
这一点也是他们统计调研中心所要调查的重要数据。
看到熊世光问出这个问题,翠峰商贸的胡主管得意地笑了。
“看,熊主任提问了,我就说这小子不会把人全招了吧。”
“一个鸟不拉屎的小农场,养活他们几个人都费劲,竟然还学大企业来招人,真以为走了关系就有实力了?”
“哥几个,今天联络下感情,晚上去KTV唱两首如何。”
可下一秒,高恒的话令他大跌眼镜,恨不得把自己刚才的说出去的话全塞回来。
看向熊世光,高恒一脸轻松。
“这些人我全要了,薪资待定,但绝对不会比今天招聘会上待遇最好的企业差。”
四五百人虽多,但随着农场的快速扩张,高恒自认还是有那个能耐养活的。
反正一个月也就花几百万,对于高恒的月收入而言,一个零头而已。
“什么,你全都要!”熊世光惊道。
一个企业招人,不管再财大气粗,也要制定一定的标准,不可能来者不拒全都要。
那样的盛况熊世光只在泡沫经济时代的脚盆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