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她们不懂我们去做合一霸王...)

作者:木兰竹 字数:7722 更新:2022-11-01 23:30:29

和宁即哈拉和林, 位于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南麓,土壤肥沃, 灌溉条件好, 森林资源很丰富。蒙古帝国的第二代大汗,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汗在此建都。

忽必烈在开平自立为汗, 阿里不哥在哈利和林自立为汗,两者激烈争斗,最终忽必烈获胜。因此忽必烈建都大都(北京)后, 立开平为上都, 哈利和林失去了都城的地位。

哈利和林成为岭北行省的首府所在地,之后改名为和宁路。

在原本历史中,北元会退守和宁城。之后鞑靼部接连遭遇内乱, 再加上失去了中原的物资支持, 又不在中原和西域的商路上, 和宁城很快衰落。

再加上鞑靼部逐渐退回部落游牧制度, 不再有建立城池定居的需求, 和宁城逐渐被废弃。

清朝乾隆年间, 在与喀尔喀部蒙古互市的地方修筑库伦城,设置库伦办事大臣。库伦逐渐成为喀尔喀部的经济和政治中心。

终清一朝, 和宁城一直被废弃。到了现代, 库伦城成为了外蒙古的首都。

在这个时空中,因朱文正早早冒充蒙古贵族覆灭了残元朝廷,将残元打回了蒙古鞑靼部,鞑靼部继续北退, 和宁城也被大明占领。

不过和宁城离北直隶太远,所以大明并未修缮城池, 迁徙百姓,只将其作为军士要塞之一。

有了铁路和火车之后,朱标十分大手笔,第一条铁路就要连接和宁城。

和宁城处于蒙古高原中心,蒙古高原上的铁路,可以经由和宁城发散到蒙古高原四面八方。再加上和宁城在蒙古诸部落此刻心中的特殊地位,以和宁城为蒙古高原铁路枢纽非常合适。

和宁城在这个时空中,大概会一直持续它的辉煌。

修建铁路虽然麻烦,但比起封建朝代修弛道还是容易许多。

安南行省和高丽行省都开始产粮,从东大陆带回来的新作物对大明传统粮食作物进行了补充,以往传统粮食会欠收的贫瘠土壤中也有了高产的粮食作物。再加上刚整治了吏治,大明的粮仓现在被撑得满满当当。

朱标看着户部的统计,忍不住和户部尚书一起抹眼泪。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富裕的账本。”朱标的语气是道不尽的辛酸。

终于,终于这次不需要他四处筹钱了!

户部尚书哽咽不止:“太子殿下辛苦了,大明的日子开始好过了,终于开始好过了!不用太子殿下亲自去经商养了!呜呜呜。”

堂堂大明帝国,居然要靠着储君去经商养国,成何体统!

听了户部尚书的哽咽,户部其他官员也忍不住抹眼泪。

皇上,你听到了吗?让太子殿下经商养你和大明,是耻辱,耻辱!

这倒也不至于是耻辱,他以后也会继续经商。

太子是职业,经商是爱好。如果没看到私人账本里小钱钱不断涌进来,朱标就没有动力去处理一大摊乱糟糟的政务。

总之,大明的钱包终于鼓了起来,朱标大手一挥,征集灾民修铁路,以工代赈。

大明国土广袤,国土大部分地方丰收,但总有地方受灾。

朝廷直接发粮食,让灾民处于饿不死的地步虽然更省事,但既然大明有钱有粮,又需要建造大工程,朱标就慷慨一些。

百姓沉重的徭役没了,灾民每日不仅能吃饱还能攒下工钱寄给家乡的亲人,一举多得。

只是大明的钱袋子和粮袋子又迅速干瘪,让户部官员忍不住又大哭了一场。

朱元璋十分头疼:“能不能让户部的人别哭了?钱赚来就是用来花的,粮食收来就是用来吃的。咱们又没有寅吃卯粮,他们哭个什么劲!”

朱标安慰朱元璋:“没事,等改完地方行政机构,就该更改朝中六部了。到时候户部官员就不会哭了。”

户部要承担的责任太重,朱标会将其拆成税务、统计等部门,让整个大明的机构更加完整和垂直。

到了那个时候,没有了户部,户部官员自然就不会哭了。

朱元璋默默地看了朱标好一会儿,然后把朱标只戴了一根木簪子的头发揉乱:“你这叫安慰爹?越来越敷衍!”

朱标捂着脑袋道:“冤枉!我很认真。”

朱元璋使劲揉搓朱标的头发,把可怜的朱标的脑袋揉成了乱鸡窝,然后扬长而去。

朱标不舒坦。朱标在小本本上又给臭爹记了一笔。

爹,你等着,今日你做的恶,一定会结出让你懊悔的果实!

朱标深呼吸,将这个仇暂时锁在小本本里。

开发岭北行省非常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不能任性。

灾民们去修铁路的时候,原本以为自己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

留在当地也不过是饿死,赈灾的粮食不可能到得了所有人手中。跟着官兵走,至少路上还有粮吃。

即便大明在地方上推行了几年的教育,但接受教育的百姓比例仍旧很低很低。

即使报纸宣传的力度比起以往封建王朝很大,但能听人读到报纸的人只是城里的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们对此一无所知。

对他们而言,大元也好,大明也要,都是高贵的官大人。而他们,不是人,只是地里忙碌的牲畜。

在遭灾的时候,他们比牲畜更低贱。

大明刚建立,还有匪乱盘踞在深山中。百姓间,也有人做着“朱元璋能当皇帝,我也能”的梦,试图煽动灾民。

只是大明的粮给的太足,他们的煽动一时半会儿没起作用。

他们已经决定好了,等到了修那个什么路的时候,灾民们一定会和修黄河的人一样凄惨。到时候,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他们怀揣着这样的希望,混进了灾民中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来到了中原面向草原的门户,北京城。

“好了好了,来报籍贯领粮领衣服!会写字会说官话的人优先!”

“别挤!都有份!不听话的赶回去!”

“这里可是北直隶,北京城,财神太子管的!没听过豪商陈家?没听过财神朱标?不会缺你们这口吃的!”……

北直隶的官吏们听到灾民对太子的质疑,有些生气,说话语气逐渐不好。

帮忙不要钱不要粮维持秩序的北京百姓,连忙安慰灾民,让灾民们别乱说话。

“其他当官的大人俺不敢说,咱们北直隶的知省决定管你们了,只要你们肯干活,绝对饿不死!”

“听我的口音,我祖籍和你是老乡,听我的话没错!老实点,说不定能当个工头,不仅饿不死,还能攒钱寄给家里!”

“咱们北直隶的知省可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都亲自来帮你们,难道你们还能想到能比太子殿下更让你们活的人?”

听到这番话,对皇权有天然敬畏的灾民立刻安静下来,想要兴风作浪的人也只能跟着安静下来。

这时候他们如果掀起什么骚乱,可能立刻就会被人砍了,根本不可能把灾民转化成他们的力量。

朱标让人一一登记了灾民籍贯姓名,并让同乡同村互相印证后,很快就把那几个浑水摸鱼的人摸了出来。

这些浑水摸鱼的人,身后大多都站着依托于村庄而生的非法宗教,然后他们会统一以白莲教的名义行事。

毕竟白莲教无所不包容,只爱造反。从宋时起,只要是依托宗教造反的人,都叫自己为白莲教。

朱标本以为能抓到几条大鱼,结果顺藤摸瓜摸下去,这些人中最厉害的也就是个村霸,手里就只有十几把从元末乱世藏起来的铁刀,就想当皇帝。

不过朱标想起现代社会那些村里自立为皇帝的人,还有在网络上登基的人,嗯……要尊重人的多样性。

只是这些人总能蛊惑一些愚昧的百姓,造成悲哀的死伤。如果放任不管,还会变成大祸。朱标难得冷血了一次,在这些人还没造成大危害时,就全部判处斩。

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适应这个社会和这个身份了。

“每日三省吾身。”朱标靠在椅背上,半开玩笑道,“不能偷懒啊。”

蒙古高原冬季有冰雪,工程期很短,现在可没有时间让朱标伤春悲秋。

春夏秋要用来修建铁路,不是用来伤悲的。

朱标做事向来喜欢让百姓有知情权。将人抓出来砍脑袋的时候,他也花了许多时间让人深入灾民中,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那群人就是想用你们的脑袋换他们的富贵。但不想想,乱世好不容易才结束,大明又这么强,谁会跟着他们去造反?造反后,富贵是他们的,丢命由你们来。你们可要把眼睛擦亮了。”

在朱标的建议下,朱元璋虽然对大明进行了严格的户籍管理,但没有禁止百姓流动。北京城越发繁荣,还建立了许多工坊,有许多外地人来北京“打工”,其中不乏灾民同乡。

这些同乡被朱标雇佣起来,经过短暂的培训,为大明安抚灾民,充当官府向灾民传达信息的喉舌。

人在异地他乡,总是忍不住会更信任同乡。何况向来不把他们当人的官大人居然会送给他们新衣服,雇佣他们的同乡把官府的事仔细告诉他们。这种被尊重的感觉,让他们不知所措。

许许多多不知所措加起来,灾民们即使不明白自己心里的想法,行动上也越来越偏向大明的官府,心中的惶恐不安也逐渐消散。

这时候,他们才开始认真倾听起北直隶的百姓对北直隶和太子知省自豪的夸赞,将这些夸赞一一记在心中。

他们想,如果真的能活着回家乡,他们一定要把这些话告诉家乡的人。

虽然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但他们就是这么想着。

人员清理妥当,物资准备妥当,军队也集结完毕。李文忠在朱元璋和朱棣亲自送别中,率领大明军人和大明的百姓,踏上了蒙古高原的草地,开始修筑铁路。

李文忠率领的是他在朱标潜移默化下培养了许久的“工程兵”。不仅能打仗,也是修建铁路的“技术骨干”。

大明第一支专门设立的工程兵军队由曹国公李文忠统领,之后这支工程兵将在大明各处留下让后世人惊叹的“奇迹”,和无数……无数悲壮的记载。

在大明步入和平后,工程兵军队的牺牲率一直位居大明所有兵种之首。更让后世人惊叹的是,工程兵军队中勋贵的人数,也位居大明所有兵种之首。

同时,工程部队还是大明第一支从建立之初明确要求必须有女兵和女将的部队。

大明第一支用律令要求必须有女兵和女将的部队,不是有常葳的屯田部队,也不是两位女将所在的广西和安南,而是李文忠所率领的工程部队。

这个律令和李文忠无关,只和女子科学院,和众多手握最先进科学技术的女校学生们有关。

知识改变命运,对封建时代的女子而言,从此刻起。

不过现在,包括女性在内的大部分百姓都不理解这个政策。

许多并非包藏祸心,而是真正忧国忧民的人写诗文发声,认为这是朱元璋迫害女性。

因进入工程部队的女子最初皆出身自勋贵,还有人阴谋论,认为朱元璋是用一种令人不耻的方式加害勋贵。

因反对声音太大,朱元璋一度犹豫。

马秀英此刻站了出来。她没有召人进宫,而是亲自挨家挨户敲门谈心,说服科学阁诸多诰命,告诉她们自己的想法,以及对她们的期许。

“历朝历代都这样,王朝越稳固,我们抛头露面的机会就越少。年轻女子们不明白,她们眼中只有当前安稳的生活,不想出外吃苦。但我们这群从乱世中走过来的老妇人比她们有野心。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大明的现在有我们一份功劳,我们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马秀英苦口婆心,从她们曾经吃过的苦做出的努力,到历史中那些在史书中连姓名都不配有的高官夫人,唤醒这些人的野心。

过惯了和平舒适生活的女子们很难有这样的野心。因为后院里不愁吃穿不用考虑未来和现在的生活实在是太美好。打拼是男人的事。

但从乱世中走过来的马秀英和勋贵夫人们却很难静下心来享受一切。因为她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女子只能依附别人的无力,因为她们也在随着男人们南征北战的时候,被激发出了好胜心和野心。

我也做了这么多的事,我也想青史留名。

不是某某氏,而是留下完整的姓名。

“就算是我们的男人们,现在所获得的一切哪个不是从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哪个不是吃苦吃出来的?”马秀英道,“如果我们不去吃这个苦,恐怕连自己赚诰命的机会也会很快消失。”

诰命们心中理念逐渐坚定。

“再说了,这可是青史留名的好机会!大明第一支工程部队!大明第一条铁路!修在蒙古草原,修在鞑靼们心口上的铁路!”马秀英笑道,“文臣武将为了搏一个青史留名各个都愿意拼命,我们也有了这样的机会,怎么能不拼一把?我会第一个去。”

“比起终老后宫,我宁愿死在草原上!”

“现在不理解我们的其他女子们,将来肯定也不会理解我们。”

“但在更遥远的未来,后世的女子们一定会感激我们今日的一意孤行。”

“相信我!”

马秀英伸出手,诰命们眼中含着热泪,将粗糙的双手放在了马秀英同样粗糙的双手上。

“秀英夫人,我跟你干!”

如同马秀英第一次竖起“秀英夫人”的旗帜时一样,这些诰命们再次褪去华丽的钗环,跟着马秀英上了“战场”。

此刻朱元璋的老兄弟们都还正值当打之年,他们的夫人们也都还没有苍老,还敢一手握着枪,一手握着书本,走上蒙古的大草原,去奔赴一场当世人不理解的“战争”。

朱标亲自教导这第一批工程女兵,他的婶婶嫂嫂们如何使用大明最新式的短火铳。

短兵相接她们肯定不如男人,但只要练好了射击的准头,以她们从尸山血海一路走到大明建立的强大意志,一定也能成为不弱的战力。

“这次修建铁路,鞑靼肯定会来骚扰,你们遇到的危险不会少。”朱标沉声道,“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马秀英轻轻理了理朱标的衣衫,抹了抹儿子的脸庞,柔声道:“标儿,我们从家里离开的那一刻起,就没想过退回去。以前跟着国瑞打天下的时候是这样,守天下的时候也一样。娘要去草原了,你爹和你弟弟们又要你照顾了。”

马秀英眼中满含愧疚。

她或许这一生十分精彩,后世一定会有她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对于标儿,对于她的孩子们,她亏欠了太多。

“娘,保重。”朱标吸了吸鼻子,勉强将泪意压下去,没有多说,只抱拳道。

“娘,保重。”匆匆赶回来的朱樉、朱棡、朱棣和朱橚,都抱拳道。

朱棡最先放下手,乐道:“娘,别忘了我要驻守和宁城,现在我是你上官……哎哟!大哥,我开个玩笑而已!”

朱标冷漠道:“我揍你也是开玩笑。”

朱棡突然插诨打科,将现场较为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一群婶婶嫂嫂们皆放肆地笑话朱家这四兄弟,就像是朱元璋还没当皇帝时一样。

“秀英……”只有朱元璋红着眼眶,笑不出来。

他很想让马秀英留下来,但他家大妹子说她想青史留名,留大明所有女子中最大的那个名,他不敢阻止。

“有空来看我,反正你在南京也坐不住,不如来草原逛逛。”马秀英豪爽道,“蒙古人肯定会来骚扰我们建造铁路,你正好守株待兔。”

朱元璋吸鼻子的动作和朱标十分相似,勉强挤出笑容:“好,等我,看我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大明这一对帝后旁若无人地拥抱了一下,然后马秀英转身上了马。

勋贵们也各自和夫人告别,看着她们上了马。

“忠哥,保重。”朱标道,“娘就拜托你了!”

李文忠点头:“标儿放心。”

帅旗竖起。

帅旗旁边是朱元璋拉着朱标专门为马秀英设计的“大明皇后马秀英”的旗帜。

两道旗帜随风飘扬,与大明第一支工程部队一起,与大明第一批大部分由灾民转化来的铁路工人一起,背向北京城,背向中原,渐行渐远。

宫廷画师们将此幕记在心中,描绘在画作中。

除了宫廷画师,还有无数文人通过想象,为此事作画。

这些画作都为后世人想象此刻壮景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然而,关于此次历史事件的画作中最受史学家、书画专业人士和所有普通人喜爱和认可的画作,却不是出自于任何已经有盛名的专业画家之手,而是出自于大明两任皇帝朱元璋和朱标之手。

这一对父子俩送别马秀英之后,回家辗转反侧,每日花一点点时间,用极其业余的手法涂涂改改了无数次,最后画出了一幅《大明皇后马秀英出征图》,并厚着脸皮让可能后世留名的大诗人都为这幅画作诗题字。

新华国成立后,《大明皇后马秀英出征图》被列为不可出国展览的国之重宝,珍藏在故宫博物馆中,被后世所珍藏。

这幅国之重宝下方是明太宗朱标的自嘲题字。

“此画没有技法,全是感情。”

“管他呢,就凭着这幅画上这么多题诗真迹,后世人都得给我把它好好供起来当国宝。”

明太宗朱标的自嘲题字 />

“标儿说得对!”

……

“爹,娘虽然让你有空去找她,但不是现在!”朱标拉着朱元璋的衣角,愤怒地咆哮,“你看看现在我们有多少事?你这个当皇帝的哪有空去草原?!”

朱元璋抱着门柱不放:“有你这个监国太子,我在不在京城又如何!标儿,你监国,我给你把剩下半个岭北行省打下来!”

朱标怒骂:“不准去!你把岭北行省打下来我也没钱治理!不要再给我增加工作了!你们还愣着干什么?把爹拖回去!”

朱棣和朱橚看足了笑话,赶紧去帮忙。

在朱元璋想要偷偷出门时及时赶到的朱标,终于把大明的朱皇帝给关了回去。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8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