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百九十五章谈婚论嫁

作者:宇十六 字数:3972 更新:2023-02-25 11:05:34

十二月二十九日,襄阳,刺史府,孔鲜终于见到了杨安玄。

「杨刺史,要见你一面真是不易啊。」孔鲜略带抱怨地道。

杨安玄苦笑道:「孔兄,你也看到了,堂外还有不少人等着呢,愚都忙得发晕了,你还说风凉话。」

孔鲜知道杨安玄确实很忙,他来过数次都没排上见面,这还是看到张锋让他替为通传才插队得见。

「杨刺史,愚这次求见有两件事。」孔鲜正色地道:「一是家父决定应杨刺史之请,明年二月动身前来襄阳,主持推广儒学之事。」

杨安玄喜道:「奉圣亭侯肯来,实乃儒林幸事。愚要广修学庠,招才学之士执教,整理失散的典籍,命官吏劝学竞业……」

孔鲜兴致勃勃地与杨安玄讨论起来,如何推广传承儒家文化,因材施教,广为施教。

两人足足说了一刻钟,孔鲜才意犹未尽地住嘴,道:「愚这次来还有件私事,便是替舍妹转交几封信给杨刺史。」

张锋上前从孔鲜手中接过信交给杨安玄,厚厚一叠,封皮上娟秀的字体,杨郎安玄亲启,鲁郡苗缄。

杨安玄手指抚在信上,脑中浮现出孔苗的样子,既有泰山之上娇黠调皮,又有鄢陵再见的柔弱无助。

「舍妹十月病倒,若不是杨刺史托愚转交一封书信给她,怕是已然命丧九泉。」孔鲜的话中带着浓浓的怨气。

杨安玄一惊,问道:「现在可好?」

「收信后已经好转,正在慢慢将养身体。」孔鲜对着杨安玄拱手道:「家父母让愚向杨刺史要一个交待。」

杨安玄持信的手一紧,这叠信是少女满满的情思,让自己怎能又怎忍拒绝。

自己穿越到东晋,不可以超脱时代而活着,注定了自己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也就是说,自己想要找一个两情相悦的伴侣的可能性极低,这个年代多数人都是先结婚后相恋。

孔苗对自己情根深种,自己并不讨厌她,既然找不到深爱的人,能得到爱自己的人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母亲体谅自己,没有强行替自己允诺亲事,若是真要替自己作主,难道自己还要违逆不成。

孔鲜见杨安玄沉默不语,怒道:「杨安玄,你若无意,当日为何赠诗于舍妹,致使她情根深种,不能自拔。那叠信中最后一封,是她带病书就,赶在愚来襄阳之前交给愚的。」

杨安玄放下信,整理衣衫,对着孔鲜深揖道:「孔兄,能娶令妹为妻,实乃安玄之幸。请孔兄随愚入宅,拜见家母,愚这就向家母禀明。」

孔鲜转怒为喜,起身还礼道:「礼当如此。」

杨安玄带着孔鲜入后宅拜见母亲袁氏,袁氏有些莫名其妙,以为来人是儿子的好友,跟阴敦相仿。

待得知杨安玄有意向孔家求亲,来人是孔家长子,袁氏喜极而泣,连忙叫来杨安深,让他出面款待孔鲜。

杨安深有些意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想到三弟自己不声不响地结了亲,自己作为长兄居然不知。

不过,杨安深不会傻到出言反对,孔家可是圣人之后,儒林旗帜,自家能与孔府攀亲,实是生辉不少。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杨安玄送孔鲜出府,两人相互揖别。

孔鲜叮嘱道:「安玄,你家既已应允亲事,还望你早些让人前往曲阜提亲,也好让苗儿安心。」

聘娶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杨安玄道:「孔兄,年后愚便请族中尊长前往曲阜提亲,孔兄不妨在信中先告知家中。」

孔鲜也知杨安玄确实忙,叮嘱杨安玄派人前去提亲之前先告诉他,好让孔

家事先做好准备。

转眼便是除夕,杨湫带着仆女洒打门庭,杨琳跟在姑姑身边跑进跑出。

卢氏有了身孕,袁氏让她多多休息,让何氏准备椒柏酒、桃汤等物,杨安远的妻子岑氏也来相帮。

袁氏抱着孙儿杨辉,与董氏坐在厅堂正中闲话,听着宅中纷乱的忙碌声,笑道:「如今安玄要议亲了,奴也算对佺期有个交待。」

董氏想着儿媳岑氏,这都快半年过去了,怎么还不见有身孕,是不是要张罗给儿子纳门妾。

听到袁氏的感慨,董氏笑道:「可不是,这一转眼孩子们都大了,就剩下湫儿还没议亲了。奴听说刘府派人提亲,姐姐没有答应?」

袁氏叹道:「安玄答应湫儿这丫头,替她挑一门合适的亲事,他一天忙到晚,也不见把妹子的事放在心上。」

董氏讨好地笑道:「安玄是雍州刺史,这一家子老小都仰仗着他。这孩子从小就稳重,最喜欢湫儿,他既然说过为湫儿找个好婆家,定是不会错的。」

杨辉听到姐姐在院中的笑声,顿时坐不住了,扭动着身子要跳下去。

袁氏小心地把他放在地上,拉了拉他身上的衣服,叮嘱身旁的仆妇道:「小心看着,别摔了。」

看着杨辉跑出厅堂,袁氏起身道:「妹子,陪我到厨房看看,何氏做事毛躁,我不放心。」

董氏知道何氏不是省油的灯,生恐自家儿媳受了欺负,连忙起身道:「安玄最喜欢奴做的糕点,奴做上几样给他尝尝。」

除夕守岁,杨安玄三兄弟难得聚在一处饮酒。内堂,袁氏、董氏,杨安深一妻一妾卢氏和何氏,杨安远的妻子岑氏,还有杨湫,带着杨琳和杨辉。

爆竹声响,杨安深带着两个弟弟入内堂拜年,然后依次见礼,杨琳、杨辉磕头讨要厌胜钱。

杨安玄从怀中拿出准备好的两枚金钱放到杨琳手中,想起几年前还在给杨漓、杨湫两个妹子发厌胜钱,转眼间就轮到侄辈了。

时光如梭,逝者如斯夫。……

新年第一缕阳光照入东堂,群臣拜伏于地,向着高坐在宝座上的天子山呼万岁。

桓玄站在天子下侧,俯望着跪拜在地的群臣,仿佛众臣朝贺的是自己。

元兴二年,桓玄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当除旧迎新。

桓玄信心满满地要改朝换代,卢循却跳出来败了他的兴头。永嘉太守卢循派司马徐道覆率军攻打东阳郡(浙江金华)。徐道覆是卢循的姐夫,素有胆识,勇气过人。

收到王愉的告急文书,桓玄发现身边无可派之将。桓氏宗亲被他分派各州,桓修坐镇京口亦不能擅离;麾下大将冯该兵败病倒当阳,皇甫敷退守夏口,只剩下吴甫之要守卫京城。

桓谦建议道:「抚军参军刘裕屡败孙恩,何不派他率军平定卢循。」

桓玄知晓刘裕的骁勇,刘牢之反叛时刘裕态度鲜明地加以拒绝,而是辞官回了京口,所以桓玄诛杀北府诸将时没有杀刘裕。

桓修被任为徐兖刺史,收拢北府人马,知道刘裕的骁勇,招募他为抚军参军,刘裕便在桓修麾下统领北府军。

实在无可用之人,桓玄下诏让刘裕率军五千南下平叛。刘裕领命出征,随行将领除了老虞丘进外,还有孟龙符的兄长建武司马孟怀玉,镇军行参军到彦之、会稽孙处相从。

正月八日,孟龙符率二千轻骑赶赴绥阳。王镇恶与孟龙符商议后,于正月十日突袭驻兵兴山的苻宏大军。

四百重骑为锋,一千六百轻骑为翼,二千步卒押后,激战半个时辰,苻宏败走。至此,四路攻雍大军全部败逃。

正月十九日,刘裕于东阳败徐道覆,

一路追击到永嘉郡,斩卢循部将张士道。

收到刘裕报捷的战报,桓玄自命大将军。二月初五,下令诛杀冀州刺史孙无终,至此刘裕成为新一代北府将领名副其实的领头人。

桓玄自觉声望不如父亲,其父桓温当年三次北伐树立赫赫声威,于是桓玄准备仿效其父率兵北伐。

三月一日,桓玄上疏天子,请伐秦国,收复长安。

大将军桓玄下令,整顿各州兵马,整饬辎重,修造刀枪,收集粮草,督造船只,做出北伐的姿态。

五天后,消息传到襄阳,众人都十分紧张。桓玄要伐秦国,势必从襄阳经过,届时襄阳如何抵御朝庭的十万大军。

杨安玄一针见血地指出,桓玄根本不可能北伐,他不过是在自编自导地虚张声势,为篡位造势而已。

「桓玄夺取京城,随行所带荆、江兵马四万,收拢北府残兵三万余,加上京中六军,不过十万余人。」杨安玄解说道:「派冯该攻打襄阳,抽调兵万近三万,荆、江驻兵已然不足,尚需担心愚趁胜攻打江陵或浔阳,不可能抽调出兵马。」

王镇恶赞同道:「桓玄手中兵马分为数块,建康六军由桓石绥统率,约两万人;建康四周石头、西州、东府、白下城、南琅邪郡等城总计驻军约一万三四千人;姑孰驻军一万五千人,由吴甫之统领;京口恒修统军三万,多为北府旧军,刘裕南下平叛带走五千;就算豫州能提供万余兵马,合在一处也不足十万人。」

「不错,以不足十万之众北伐秦国,岂不是笑话。」杨安玄冷笑道:「何况建康人心不稳,荆、江兵马新败于愚手,桓玄怎敢轻易离开京城。」

孟龙符笑道:「愚估计桓玄急着篡位,冯该兵败在主公手中,急着挽回面子吧。」

杨安玄哈哈笑道:「桓玄贼子若敢举兵来犯,愚定让他有去无回。」

众人将信将疑,半个月后京中消息传来,桓玄以天子下诏不许他北伐为由,四处宣扬「奉诏而止」,识者无不哂笑。

襄阳众人得知桓玄罢北伐事,无不信服杨安玄的先见之明,原本对桓玄的畏惧之心大减。

三月二十三日,孔懿率弟子十人来到襄阳,杨安玄率众出城前往码头相迎。

正月十八日,杨尚保受袁氏之托前往曲阜孔府议亲,纳采、问名、纳吉都已完成。至于纳征、请期、亲迎等事不能急,初步拟定在九月成亲。

孔懿作为女方家长,一时不便离开,一直等到纳吉已定,这才在张锋的护送下来到襄阳城。

刘衷根据杨安玄所说,先期改装了四艘艨舯舰,采用车轮驱动,战船迅捷无比,而且能进能退.

孔懿站在船头,看着一闪而过的景物,惊叹道:「此船缘何如此迅捷?」

从樊城过江来到襄阳,不过一柱香的功夫,杨安玄早已在码头迎候,看到孔懿,一躬到地。

孔懿欣然相扶,笑道:「贤婿请起,无须多礼。」

众人已知杨安玄将娶孔懿之女为妻,世间读书人都算是孔圣的弟子,杨安玄此举让他在儒林中声望倍增。

年初,杨安玄昭告四方,要广修学庠、整理典籍、大兴儒教。得知孔圣后人孔懿将亲至襄阳主持此事,大儒纷纷来投。

冯翊郭高自长安率弟子数十人来到襄阳;山阳王志带着一车典籍前来;宁州陆明与八友跋山涉水而至;颍川陈达再次赶到……

襄阳刘家献出城南山庄,杨安玄命人改建为弘文庄,让天南海北的儒士在其中居住,官府提供食用,让这些儒士安心读书、讲学、整理典籍,等孔懿到来再共襄盛举。

郭高、王志等人皆随从杨安玄前来迎接孔懿,纷纷上前与孔懿见礼。这些大儒孔懿闻名久

矣,没想到能在襄阳相聚,自是喜不自胜,对此次推广儒学充满期待。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0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