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遗落在棺木之中,那厚厚的一层宝石,陈文哲痛苦的开始向外搬运。
零碎的宝石,是用来填缝的,那些大点的珍宝被搬了出去,现在就剩下这些零碎的宝石了。
而现在,他要一把一把的,把这些宝石全部送出去啊!
这要全是他的,他很乐意受累。
可这些不是他的,最多也就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可能落入他的手中。
想到还有可能是自家的,陈文哲总算是心情好了一些。
不过,这些东西也太多了,他每次都要退出去,再爬进来,实在是太不舒服了。
只是清理这些宝石,陈文哲就用来一个多小时。
等把所有东西,全都搬出去,最后就只剩下了一幅树立着的棺材。
现在他已经确定,这是一具棺材,上头虽然不大,但却很长。
陈文哲退出棺材,来到了水潭之中。
感受了一下上面的瀑布,水量变得越来越小,现在倒是正合适把这具阴沉木棺材弄出去。
跟军官沟通了几句,陈文哲就开始指挥他们干活。
其实,他们早有准备,一些绳索,已经准备好了。
不过,这一次不用直接吊装整具棺材,只要钩动棺材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三米长,一米二宽,高度也达到一米的阴沉木棺材,重量绝对不轻。
最主要的是,这里对外没有通道,想要进来只能走水道,这里的水道,可不能让整具棺材进出。
所以,人家是分解之后,带进来现场组装的。
组装也十分简单,都是插件,上下左右,每一个面板之上,都有特殊的凹槽,只要按照顺序安装就好。
这样安装起来,棺材的面板、挡板、插板,互相阻隔,如果不知道工序,还真不好拆开。
陈文哲看过这具棺材的组装过程,自然也知道怎么拆卸。
上面顺着的挡板,已经被陈文哲抽走,现在要拆四面,这是棺材之中最重的部分,要是不利用机械,还真不容易抽出来。
幸好水潭边上,已经安装了一部小型塔吊,可以轻松的把几吨重的东西,吊起来。
陈文哲这边行动结束,而在另外一边,真正的行动才刚开始。
一群人挤在一艘游轮之中,正在看录像。
“发掘完成了?”
看到最后一面棺材板浮出水面,长江江面上的一座游轮客房之内,一名中年男子开口道。
“应该是结束了,墓穴之内的东西,不知道搬出来了没有?”张昌民道。
“早就搬完了,那边清理的速度更快。”杨远明道。
“馆长,这一次没必要这么着急吧?”李金秋关闭录像之后,开口道。
杨远明摇了摇头道:“夜长梦多,这边的环境太复杂了,时间长了,我们控制不了。”
张昌民笑了:“没想到这次拔的头筹的,居然是这个小伙子。”
“怎么?你认识?”杨远明笑眯眯的道。
“自然认识,陶艺匀的学生,当时老陶推荐这名学生参加行动,我还以为是他欠了我人情,没想到啊,原来是我欠了他人情。”
“嗯,小伙子不错,这一次的奖励,按照规矩来,咦,那些迎接宝藏的专家,怎么还没上船?”
杨远明刚刚说完,外面就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很快,一只只保险箱,就被武警战士保护着,抬进了船舱。
虽然涌进来的人数不少,里面还有不少人在忙碌,但是这些人忙而不乱,很快,船舱之中就安静了下来。
张昌民别有意味的看着忙碌的杨远明,按照规矩奖励,可不太容易。
再看一只只保险箱,里面的珍宝,他稍微计算了一下,就知道是个天价。
如果按照规矩,陈文哲能够获得百分之三的奖励,呵呵
“好了,东西上了船,就不要一群人围着了,老张,你看一看,跟之前有什么区别。”
安静下来之后,杨远明立即吩咐道。
张昌民也不客气,立即带着自己的手下,开始把前面的一只只保险箱,再次打开。
首先暴露在世人面前的是西瓜,这东西在灯光之下,看着更加让人震撼。
这两只虽然看着就是一对普通的西瓜,但它们绝对属于绝世国宝。
它瓜皮翠生生、绿莹莹,还带着墨绿的条纹:瓜里的黑瓜籽、红瓜瓤还能影影绰绰的看得见。
“这是碧玺,不是翡翠的,符合历史记载,没问题。”
“那就看看翡翠玉白菜。”
再一次打开一件保险箱,里面是就是一棵大白菜。
翠玉白菜与真实白菜的相似度,几乎为百分之百,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
这一件,很明显跟现存放于弯弯“故宫”的那一件不一样。
这件举世珍品,名气很大。
慈禧太后最喜欢它的形色,其形呈嫩芽,绿叶白心,青梗上落着一只鼓眼伸颈、振翅鸣叫的绿色蝈蝈。
此外,还陪伴着两只红黄相间的马蜂。
这件珍品活灵活现,制作精细,似乎菜叶之间还弥漫着一种古朴纯情的诗情画意。
相传,这件国宝翠玉白菜,本是瑾、珍二妃的母亲,清朝礼部侍郎长叙的夫人,留给珍妃的陪嫁添妆之物。
慈禧死后,也被当成陪葬品,埋藏于慈禧身边。
“这个也应该是一对,可惜,留在墓中的就只有这一只。”
“有一只也不错,原来我们只能看看别人的,现在自己也有了一只,知足吧!”
“这个是碧玉莲花?这是碧玺吧?”
“这是碧玺做的枕头,跟记载的文献相符,现在就看重量了,重量要是对,就是正品。”
“应该没问题,在古代,这种东西也不是谁都能拥有的。”
古代中国非常讲究权力与尺寸之间的细密关系,比如,“玺”是帝王的象征,那么,“碧玺”的谐音恰恰是“避邪”,寓意吉利。
这件“碧玺”被雕刻成一朵莲花,重量约5092克,这么大,自然就不好赏玩,所以它就是碧玺做成的枕头。
“据说,这件碧玺莲花枕头,当时的市场价值为白银75万两。”
突然之间,张昌民开口道。
他这么一说,周围不少专家就是一愣,就连杨远明也是愣住了。
“这么值钱?”
“当时的一两银子,顶现在多少钱?”
李金秋不亏是张昌民的跟班,立即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