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以来,瓷器多有变化,特别是釉料、釉色。
宋钧窑瓷釉多如堆脂;定窑瓷釉多有泪痕;明、清脱胎瓷釉质薄如卵,色莹似玉。
元代琢器表里釉多不一致,而且常有窑裂、漏釉、缩釉、夹扁的缺陷;
永乐白釉器皿的口、底、边角与釉薄处多闪白和闪黄色,釉厚积聚处则闪浅淡的豆青色,并且琢器的表里釉多均匀一致;
康熙郎窑红釉则有所谓“脱口垂足郎不流”以及“米汤底”等特征。
历代瓷器的各种特征,都是独特的技术体现,很多都是后世仿品难于仿效的。
眼前这件瓷器,很明显符合北宋汝窑的特征,只不过在鉴别釉质时,还要注意观察釉中所含气泡的大小和疏密。
官、哥窑釉泡密似攒珠,汝窑釉则疏若晨星,宣德釉面有“棕眼”,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也是划分时代的线索。
传世宋代官窑、哥窑、汝窑青瓷釉面,有密如网状的片纹。
它的生成原因,主要是因为胎釉间彼此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引起的。
即瓷器烧成后,在逐步降温和出窑后,收缩不同步。
这种在一色釉瓷器的釉上出现或粗或细,或长或短的裂纹,是窑工为美化而故意制作的。
带有开片的釉料,是一种专门的配方。
摸索出这种配方,才能让瓷器之上的开片,呈现出作者想要的效果。
看着眼前十分自然,开片也很紧密的瓷器,陈文哲一点点的深入研究。
鉴定,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不管你其他地方仿的再好,只要有一处不对,那就可以把所有优点都推翻。
釉层如凝脂,内部气泡真如晨星,这种种特征,都跟汝窑瓷相匹配!
没有找出任何一处破绽,让陈文哲既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是,他或许可以得到一件北宋汝窑瓷器。
而担忧的是,也许他的技术落伍了,居然坚定不出这件瓷器的真伪!
“还是要看开片!”心思快速转动,陈文哲再次确定鉴定思路。
他就算很想看看这件瓷器开片使用的釉料配方,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他还是忍住了。
瓷器在手,它又跑不了,只要好好研究一下这件瓷器的开片技术,确定了这件瓷器的开片技术,能够达到北宋汝窑瓷器的境界,那就可以了。
如果真的很厉害,这份开片技术,就可以给他仿制汝窑瓷,带来巨大的帮助。
到那个时候,这件瓷器的真假,就不重要了。
所以,最主要的还是瓷器开片,这也算是陈文哲最难以把握的一种技术。
这是一件宋汝窑天青釉三足笔洗,看着有点像三足樽承盘,因为那东西跟笔洗很像。
它高4cm,口径18.5cm,足距16.9cm。
承盘圆口,浅腹,平底,下承以三足。
里外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
外底满釉,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
器型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造型规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温润。谷嫩
整体器型是没问题的,所以要鉴定这么一件瓷器,还是需要看其他特征,比如最重要的开片,如果开片有问题,那其他地方就不用看了。
仔细查看,陈文哲发现,这件瓷器的开片技术,还真是很特别。
它这是从釉层到胎体,都在发生裂痕。
这种深层次的开片,称为“过岗”,是在窑炉内烧窑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而浅层次的开片则是出窑后、釉面继续收缩造成的。
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胎体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
所以大开片呈深灰色似铁,故称铁线;
小开片呈黄褐色似金,则称金丝。
“金丝铁线”就是指这两种状况而言,它在哥窑器物上表现得最为显著,并且形成为一种鲜明的时代特征。
官窑器物上的开片纹,与哥窑器物有所不同,其片纹均为深层次的“过岗”,开片纹理较大,其形状犹如冬日里江河冰面上突然开裂的冰层,层层相叠精美无比。
汝瓷釉面上的开片纹,则细碎密集,俗称“蟹爪纹”。
开片经典,完全没问题,见到这件瓷器的开片,陈文哲甚至都有点学到了的感觉。
这时,他已经开始有点郑重,也许这一件还真就是北宋汝窑瓷器。
不在关心真假,陈文哲开始看工艺。
真的假的又能怎么样?只有工艺足够高明,对他来说才有足够的价值。
比如说釉面,施釉之后,烧制出来,最后釉面给人的观感足够好,一件瓷器才有价值。
釉的外观,包括质感和色泽两方面。
釉的质感一般指釉面的温润程度,一般釉层厚的更加润温。
眼前这一件瓷器,釉面的厚度,明显偏高,所以,这不是一般北宋青瓷之上的那种薄釉。
而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瓷器,大多数是南宋官窑。
当然,南宋官窑瓷,也有厚釉和薄釉两种釉,厚釉的釉面最润泽。
厚釉南宋官窑瓷,要上二三次甚至四五次釉,前几次上釉后,都要在800℃左右的低温下烧釉,称为素烧,最后一次在1230-1270℃高温下烧制成瓷。
现代南宋官窑在窑址发掘中,发现了低温素烧炉和低温烧制后没有继续上釉的废品。
多次上釉是为了使釉有如玉般的温润质感,并能遮住深灰的胎色。
有的南宋官窑瓷的胎子中,由于掺有紫金土,而胎色为深灰色。
从硅酸盐方面看,青釉瓷有草木灰釉,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三种釉。
原始青瓷上的釉是草木灰釉,其特点是釉层不匀,东汉到北宋时期的青釉是石灰釉,釉较原始青瓷的匀净,但玉质感不强。
南宋官窑开始有石灰-碱釉,其釉质如玉般润泽。
釉的主要组成是用瓷石,配成的浆水和釉灰。
青釉中的助熔剂(氧化钙)主要由釉灰提供,在配釉时,如果减少釉灰的用量,釉中氧化钙的含量就会降低,氧化钾、氧化钠含量的比例则相对提高,钾、钠是碱金属元素,所以称这种成分的釉为石灰-碱釉。
钙元素减少,就相对减少了助熔剂的量,在烧制过程中,釉就不容易因充分熔融而明显流淌,产生堆在圈足上的现象,而且这样烧制出的釉,质感温润如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