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互相影响,一脉相承

作者:疯神狂想 字数:2202 更新:2023-01-05 13:37:04

瘗埋亦作瘗薶,这是古代的祭地礼仪之一,其实就是埋葬的意思。

只不过在瘗埋之前,要举行了最后一次燎祭,实际就是毁器。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三星堆几个祭祀坑中的器物,大都有火烧或砸打痕迹的原因。

与其被别人毁掉,还不如我们自己毁掉,就是这么个意思。

现在陈文哲算是对于三星堆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出土的那些文物,他甚至都知道这些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

这一点,他可比那些三星堆研究院的研究员们更加清楚。

那些人还是靠连蒙带猜的,而他直接看到了使用场景。

“咦?这是茶坪山?应该是龙门山、玉垒山吧?这是湔山?神仙岭可是地标啊!”

这一次回朔,看到的画面太熟悉了,因为这几个地方都很出名。

当然,不止是出名,还主要是因为陈文哲知道,蜀王蚕丛至鱼凫,都是在湔山“神化成仙”的。

湔山就是位于今川都平原西缘的茶坪山,实系龙门山、玉垒山连体,乃湔江发源之处。

湔江是沱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自彭州关口以上称湔江。

以下进入平原分为“湔江九河”,包括流经三星堆古城北的鸭子河、穿城而过的马牧河等。

湔江发源地茶坪山,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依然还被乡人称为“神仙岭”。

如果是之前,陈文哲还真不一定就知道这一切。

但是,三星堆太出名,进还看到了那么多三星堆的彷制青铜器。

所以,他还真就了解了很多。

之前参观三星堆青铜器的时候,他就看到过介绍,当年鱼凫王前往湔山神化的路线,都标识的十分清楚。

就是从三星堆遗址出发,自东而西沿今鸭子河—马牧河—小石河到达关口。

由此穿越两山夹江的天彭阙,然后从南向北沿湔江到达龙门山麓。

之后,再自西南向东北进入龙门山,以东宽阔的湔江河谷。

最后朔流而上,攀援至海拔高达4700余米的目的地——神仙岭。

这里可是地标性建筑,只要看一眼,对于陈文哲来说,就绝对不会认错。

处于中转站的今彭县天彭阙,因两山相对,地形险要,所以十分容易辨认。

而也是因为这种地势,这里遂成为鱼凫王“升仙路”东西—南北向的转折点,是所谓人间与鬼神世界的分界线。

龙门山东的河谷,是“化民”们赖以生存的渔猎采集区域,而高山峻岭则是修身成仙的理想场所。

鱼凫国王率领国民进入湔山“神化”以后,留下了一部分鱼凫人向东迁徙。

之后在川都地区,形成了具有三星堆文化明显特征的十二桥文化;

还有一部分往北,经汉中城固,进入今西陕宝鸡地区。

他们在西周时期建立了一个国家,现在在宝鸡茹家庄发现有这一国的一座墓地,甚至还有铭文。

好像是从弓、从鱼,就是射鱼的意思。

另外,还发现有与三星堆近似的青铜立人像,这表示很可能二者有渊源关系。

在那一边地区,特别是先前发现的古墓之中,也出土过不少文物,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是一件青铜鱼尊。

这件西周鱼形尊,高15厘米,长28厘米,重1.1公斤。

鱼尊鱼身肥大中空,鱼口微张,下唇处有一细小穿孔。

鱼鳃饱满,鱼背鳍处开方形口,口上置拱形方盖。

以鱼之背鳍为方盖捉手,足见古人之匠心独具。

为使鱼身有所附着,鱼腹下设有两两相背、双手捧腹作负重状的四个人形足。

四个小人中有三人口大张,双目圆睁,头上蓄发;

另一小人口紧闭、头无发。

以表情夸张的四个小人做鱼尊底足,生动而富有情趣。

鱼尊通体满饰线凋鳞纹,两鳃处各饰一组简化窃曲纹,以区别于鱼身。

钮盖两侧盖面上各饰一组完整的线凋鱼纹,方盖的边缘各饰一龙纹,龙纹之龙头在钮盖前部交会。

鱼尊纹饰简而不繁,准确精当。

这件宝贝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这算是一件融合三星堆古蜀地文化与中原文化于一体的青铜器。

像是这样的东西,后来出土的还有不少。

不说其他,只是蜀戈,就有不少。

像是城固就出土了一件,属于晚商时期的青铜三角援戈。

这种外表呈等腰三角形的援戈,又被称为“蜀戈”,多分布于蜀地及汉中等地区,尤其以蜀地为多,在中原极为罕见。

这或许正是周文王“伐蜀”“克蜀”,古先蜀人臣服于周后,双方进行交流的物质遗存。

其中可能包含着大量的古先蜀人,向北迁徙的文化信息。

古先蜀鱼凫国“神化”消失后,鱼凫遗民能北上建立国家,大概正是受了这部分先民迁徙的影响。

这座古国位于秦蜀古道“陈仓道”北端,而城固正好位于古道枢纽位置。

这座古国大概率是三星堆古国遗民,经城固迁徙后所建成。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观察,早期三星堆文化除继承了当地宝墩文化因素外,还吸纳了大量的其他外来文化因素。

如中原夏商文化、江汉平原石家河文化晚期文化,和陕北石峁文化等。

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考古人员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发掘时,在3号祭祀坑中出土了一件高达1.15米的双手顶尊铜人像。

过去也出土过类似的铜像,可能因形体小不起眼,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这件顶尊铜人像,表现的是祭祀场景中的祭祀者形象。

头顶青铜尊这样的珍贵器物,并以此作为祭祀礼器,体现出来出来的是夏商文化礼制。

三星堆1、2号祭祀坑中,也出土过与中原青铜器制作技术,及形制相类的青铜尊。

还有与中原二里头夏文化相似的镶有绿松石的青铜牌饰等,说明中原青铜文化对三星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同上述青铜神树等,所表现出来的《山海经》神话内容等中原传统文化内容,也较为一致。

这一切的一切,都能表明,我们的文化都是故乡勾连,互相影响,一脉相承的!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99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