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懂事地道:“娘,我知道。”
整个家中,若论干活最多的,就是大嫂、
婆婆转性变好之前,她一直不踏实干活,各种偷奸耍滑,能躺着绝不站着,只要讨好婆婆,她就能过得好。朱老五疯疯傻傻的,大丫二丫年纪小,需要人照顾,家里家外全都指望着张氏操劳。
这些刘氏都看在眼里,很多时候,好奇大嫂的身子,是不是铁打的。
既要扛着婆婆的责骂欺负,又要照顾一家老小,捞不到半句好话,她也不抱怨,一日复一日的,像田里的老黄牛似的,只要看见她的影子,保准是在干活。
身份对调,换做是刘氏,她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正屋内,煤油灯光影交错,朱大妹抱着膝盖,顺着窗户缝,看着吴翠翠婆媳三人有说有笑的,相处融洽,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亲母女
这一夜,隔壁院子欢喜的要命,若不是怕吵到人睡觉,柱子娘都想抱着大孙子,抱着孙子挨家挨户。
朱家还算安静,笑闹了一阵,都洗漱睡觉去了。
次日,和往常一样,推着板车来到牛头镇。
兵分两路,吴翠翠招呼了一声,先去了一趟赌坊。
吴翠翠进门时,老板娘包好月钱,送到老账房手里,感谢他这段时间的照顾。
见吴翠翠来了,老板娘忙招呼着看座上茶。
天气越来越热了,小丫环端上一碗凉茶,送到吴翠翠手边,腼腆地说了句:“您请用茶。”
吴翠翠走了一早晨的山路,早就口干舌燥了。
凉茶应该是南方的饮品,地域性强,一般人喝不惯。
吴翠翠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捧起茶碗喝了一口。
好家伙!
一口。
就一口。
舌头苦的发麻,吴翠翠的天灵盖都在颤抖!!!
但碍于客人的身份,她也不好意思吐出来,只能伸长脖子,闭眼咽下去,皱眉道:“这凉茶真正宗。”
老板娘气色好了许多,摇着折扇笑道:“穗儿做的,说是能败火消暑,婶子,你要是喝不惯,还是喝寻常的茶水吧。”
说着,挥了挥手,让方才上茶的小丫环,也就是老板娘口中的穗儿,又端来一碗碧螺春。
吴翠翠忙接过喝了一口,顺带着漱漱口,冲淡嘴里的苦味。
“婶子,赌坊已经卖出去了,说是要改成酒楼,对方也是个爽快人,容我们多住几日。”老板娘说道。
这话一出,吴翠翠才注意到赌坊空旷了不少,不仅是人少了,东西物件也少了。
她们两人坐着喝茶聊天,小丫环和婆子们打包行李,桌椅板凳之类的不能带走,她们只带走自己需要的,其余的带不走,或是留下赠送给买家,或是转手卖出去,挣个本钱。
“这些丫环,是留下,还是带走?”吴翠翠问道。
婆子自不用说,都是签了卖身契的,老板娘走到哪儿,她们就必须跟到哪儿。
但小丫环们不一样,她们没有卖身给老板娘。
吴翠翠每次来赌坊,都能感觉到小丫鬟少了一些。
“自然是要跟着我的,她们孤苦伶仃的,我只是略尽绵薄之力。”
总共3还剩下三个,全都是个头不高,头上扎着双丫髻,被从外地拐来的,老板娘将她们从县衙接回来,这段日子,同伴们有的找到家人,或是被无儿无女的人家收养。
就剩下她们三个,样貌中等,已经记事了,收养的人户嫌弃她们年纪大了,领回去养不熟。
老板娘心疼她们,她们一日没着落,老板娘就养她们一日,经营赌坊这么多年,钱没少赚,就算再来十个八个,也吃不穷老板娘。
两人坐着聊了一阵子,后厨的婆子,挎着竹筐走进来,筐里放着艾草香包和粽子叶。
见到有客人来了,婆子有眼力见儿地躬身行礼,没有多说话,规矩地走回后厨。
“三日后就是端午佳节,婶子家可准备起来了?”老板娘轻摇着手中团扇,含笑问道。
吴翠翠一拍脑门,她都快忙忘了这茬了!
除夕守岁,中秋团圆,清明祭奠,都是古人重视的佳节。
怪不得她进牛头镇后,看到不少商贩在卖糯米和粽子叶。
“日子过得飞快,一转眼就要过节了。”
吴翠翠日日操心着其他事,忘了过节这码事,家里的事一件接着一件,张氏和刘氏估计也是忘了。
“过节,书院休沐一日,婶子,就在端午当天,和宋公子见一面吧。”老板娘主动开口说道。
如果不是想见最后一面,老板娘估计已经离开牛头镇了。
吴翠翠清楚老板娘心中所想,于是说道:“孩子,你放心吧,婶子会帮你安排好。”
既然她早就包揽下这事,就必须做好。
两人又聊几句后,吴翠翠起身离开,回到集市,看见路边摊贩有卖艾草香包,还有包好的糯米粽子的。
本着省事的原则,吴翠翠打算都买现成的。
她不会包粽子,原材料买回家,还是要让张氏动手。
张氏既要忙着生意上的事,还要给隔壁柱子娘的大孙子缝贺礼,吴翠翠不忍再多让她干活。
思及此,吴翠翠拿出两吊钱,买了二十个粽子和香包。
还有三天才过节,提前买些粽子回去,给孩子们打打牙祭。
等到过节前一天,她再来买新鲜的。
粽子用麻绳绑着,吴翠翠拎回炸鸡摊,刘氏立马迎了上来,接过粽子笑道:“刚才还和大嫂说,最近忙昏了头,忘记要过节的事,本打算买些糯米和粽子叶回去,我们俩一起包,没想到娘就买好现成的回来了。”
粽子为了保鲜,出锅后就泡在凉水里,临街叫卖,吴翠翠提着湿哒哒的粽子走了一路,裤脚被水点子淋湿了,她弯腰伸手去掸,嘴里说道:“你们尝一尝味道,要是好吃,咱们今年就买这一家的。”
忙活了一上午,刘氏早就饿了,炸鸡都卖完,她闲着没事,给自己盛了一碗冰镇山楂汤和一颗粽子,坐在摊子后面的台阶上吃起来。
张氏不急着吃,剥好一个,先递给吴翠翠,然后又递给朱大妹,最后才轮到自己。
糯叽叽的白米,包裹着三颗蜜枣,味道甜丝丝的。
再配上一口酸甜解渴的山楂汤,四个人吃了半饱。
吃饱喝足后,吴翠翠把剩下的粽子,丢入装冰块的木桶里。
四人离开集市前,吴翠翠和隔壁卖菜大娘打听,镇上哪里有像样点的首饰店。
买菜大娘说城东珍宝铺不错,她侄女上个月成亲,婆家彩礼三金就是在珍宝铺定做的,足斤足两,老板也是和善人,好说话。
于是,吴翠翠就带着张氏等人,在城里绕了小半圈,浩浩荡荡地来到城东的珍宝铺。
见到挂在门口的幌子,张氏停下板车,跟着吴翠翠进了店门。
“掌柜的,我给我家儿媳妇买金镯子,你们这有适合她年纪的样式,麻烦都拿出来,让我们看一看。”说着,吴翠翠掏出银两,放在柜台上。
掌柜的见吴翠翠是诚心买,也就不绕弯子,招呼伙计,将最近新来的几个样式,全都拿出来,放在张氏面前,“这位小娘子,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用量,半点不掺假,你就放心挑选。若是不喜欢这些样式,咱家还可以根据你的喜好赶工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