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世界五大导师之一的约瑟夫,其功绩毋庸置疑。
但是,约瑟夫的缺点也同样明显。
如果说赫鲁晓夫的治国方针是‘只要不是我的敌人,那就是我的朋友’。
那么,约瑟夫的治国方针则是‘只要不是我的朋友,那就是我的敌人’。
他让苏联走向了伟大,同时也让苏联走向了难以调头的地步。
所以玛利亚一直都认为,约瑟夫很容易走入自己的死胡同,但现在来看,约瑟夫的思想还没有到晚年的那般偏激。
而且,他所提出的‘化整为零’也确实很有想法。
将军队一点点渗透进去,以此方式,然后再隐藏起来。
如今的日本依旧存在着媚外现象。
尽管日俄战争中,沙俄帝国战败了,但沙俄帝国的强大国力,和那时候的威慑性拒绝赔款,依旧深深影响着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
那时候的沙俄帝国还处于十分落后的阶段,更不用说经过斯托雷平改革后,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的现在。
更何况日本人也存在着对欧洲人的脸盲,就像是欧洲人分不清楚亚洲人一样。
所以说,一点点派人过来,也并非不可实现。
带到一个隐蔽的地方之后,一点点囤积力量,然后等待机会。
至于武器弹药的运送也并非什么难题。
玛利亚十分清楚,这个时代的海关常识就是没有常识。
你就算运送一些违禁物品,只要不被发现基本不会有事,这基本杜绝了偷运武器时被发现的可能性。
只不过武器都是长柄,很容易被发现,因此需要最武器进行改造。
对于这一点,捷尔任斯基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我们可以将武器进行拆解,然后将零件运送过去,在那边进行武器上的组装。”
这一点很快就得到了约瑟夫和玛利亚的认可。
因为这种方案他们并不是第一次使用。
在扶持奥斯曼帝国内部的人民公社时,为了给他们偷偷运送武器,就曾经试过将武器拆解开来,然后进行运送。
尽管组装时比较麻烦,但确实能起到更加隐蔽的效果。
然后就是子弹上面的运送,这个就比较简单了。
原本就是小玩意,运送起来肯定合适。
但是要秘密运送士兵这件事情上,人数成为了他们需要讨论的一个点。
人不能太多,不然很容易被发现。
试想一下,突然间有一大群外国人聚集起来,肯定会被注意到。
但也不能太少,人太少了基本没有半点作用。
对于此事,约瑟夫提出一个观点。
“我们应该从‘以什么为目的’而决定是士兵数量,而不是先决定士兵数量在决定‘以什么为目的’。”
约瑟夫的话立即点醒了玛利亚,让她从自己的思维死胡同里面走了出来。
但是,他们应该要以什么为目的进行人员上的部署呢?
右手五指以某种节奏,轻轻敲打着桌面。
冰冷的空气,丝毫入侵不了他们三人之间的灼热氛围。
“或许,以某人为目的?”
冷不丁地,玛利亚咬着左手拇指说道。
那双蔚蓝色的眼眸,将前面二人的身影倒映在眼帘之内。
她的话,深深吸引住约瑟夫和捷尔任斯基的注意力。
“什么意思,以人为目的?”
“对。”看着约瑟夫,玛利亚丝毫没发现,自己那双眼眸,正闪烁着冰冷的寒芒;“以某人为目的。”
“哪个人?”
尽管不理解为什么会以‘某人’为目的,但约瑟夫还是忍不住如此问道。
毕竟,他更好奇,究竟以谁为目的,才是最合适的。
很快他便听到了玛利亚的答案,同时也听到了某个位居权力巅峰的身份。
“日本天皇。”
约瑟夫先是一愣,尔后便反应过来。
“你说的那个日本天皇,是不是现在的明治天皇?”
尽管约瑟夫对日本那边的历史并不了解,但因为捷尔任斯基对全世界都投放了契卡潜伏人员,所以对日本那边的部分情报,也间接性了解了些许。
而如今的天皇,正是明治天皇。
明治维新就是经过他的手发展起来,可以这么说,如今的日本能有如此盛况,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明治天皇的存在。
但是,日本内阁却已经不再是一开始的那一部分人。
特别是日俄战争之后。
因为沙俄帝国拒绝战争赔款,导致日本国内的爱国主义盛行,不少激进右翼进入到日本内阁。
但这都是情报上的反馈和推理而已,更重要的是玛利亚的目的。
以明治天皇为目标,进行士兵上的偷渡运输。
当思,这不就是暗杀吗?
想到这里的一瞬间,约瑟夫立即提高警惕。
该是察觉到约瑟夫的不安,玛利亚挥了挥手笑道。
“不,我所要实行的并不是暗杀。”
“那是什么?”
紧皱着眉头,现在的约瑟夫大有‘你不说明白,我可不会答应’的冲动。
这样的反应着实是让玛利亚挺开心的,看那样子,约瑟夫对秩序和原则十分看重。
这可是好事。
玛利亚也没想过实行暗杀,而且他们所要调动的并不是契卡成员,而是士兵。
看着约瑟夫那认真严肃的眼神,玛利亚缓缓地将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武装革命,最重要,而且也是最必须道路。”
“如果不能彻底性推翻日本政府,那么以日本的国情,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不可能有任何生存的空间。”
“但你也看到,日本社会民主党不存在武装力量,别说军队了,恐怕他们连开枪都不会。”
“由此可见,日本社会民主党压根就发展不起来,并不是他们没这决心,而是因为他们受制于日本国土。”
一字一句地说了出来,约瑟夫深以为然地点着头,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对和打断。
因为他十分认同玛利亚的看法。
从幸德秋水和契卡带回来的情报可以看出,日本社会民主党确实是有意改变整个日本。
日本境内的大部分工人罢工运动都与他们有关。
他们不单给全国人民进行思想上的觉醒工作,更是开始对工人运动进行罢工宣传和指导。
只可惜,他们却过分的理想化。
认为工人罢工是最好的手段,却不知这种手段并不能让统治阶级屈服,相反,只会让他们的敌意更深。
如今的日本政坛跟俄国政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虽说俄国的内部政治环境,也同样存在着贵族统治,但真正实权还是掌控在沙皇手上。
再看向日本,现在的日本内阁是桂太郎内阁,很多政治因素都与桂太郎内阁有关。
但是,桂太郎内阁如今逐渐失势,其最大原因正是因为日俄战争的问题。桂太郎内阁是属于右翼民粹内阁。
甲午战争时期,就是因为通过侵略战争而获得了大量赔款。
但是,日俄战争的胜利并没有给日本带来战争赔款,反而是因为战争费用的问题,导致日本出现了国家内部的经济危机。
这样危机毫无疑问的出自于桂太郎内阁之手。
于是乎,无论是国家舆论亦或是更加右翼的敌对政敌开始对桂太郎内阁进行抨击和进攻。
这场‘大逆事件’恐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转移敌对势力的仇恨。
但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天皇。
天皇有没有实权呢?
这个问题十分复杂,而且也一直困扰着所有的人。
有一点必须得肯定,天皇是必须对国家的事情负有责任,因为日本国会要通过议案,都需要天皇盖章。
当然,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天皇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
首先,在国民乃至于整个日本国里面,天皇都被内阁官员宣传且塑造成神。
既然是神权,那就就应该脱俗,回避凡间职务。
可是,天皇确实是凡人,如果以二战作为例子,他所带来的影响,正是整个日本国民的狂热。
而且昭和和对入侵中华的恶行进行美化,甚至一度认为这是正义行为,并支持战争进行。
由此可见,即使真正的权利是在国会之内,但天皇的影响力依旧是不可忽视。
所以,上辈子的时候,每逢读到昭和天皇没有被以战犯的身份判刑时,玛利亚都觉得很反感,很恶心。
因为如果没有天皇的大力鼓舞,对天皇带有崇拜性质的日本国民,并不会如此疯狂地投入到这场战争中。
再说现在这个时代,日本天皇的权利也同样存在着问题。
倒幕运动,正是日本天皇的造反运动。
最后,日本天皇造反成功,然而这场造反的成功最大的功劳者是以资产阶级为主的倒幕派。
所以在历史书上,也曾经说过这句话。
日本倒幕运动的成功,正是日本资本主义革命运动的成功。
既然这场运动的大部分功劳都与资产阶级有关,自然而然的,权利也会被重新划分。
于是乎,在1889年的明治宪法中,表明了一个态度。
日本是由万世一系天皇统治,但天皇必须根据宪法而实行。
这是一个宪法矛盾。
日本由天皇统治,但天皇不能违背宪法,典型的君主立宪制。
只不过,前者的说辞,让日本天皇确实拥有了些许权力,而且日本天皇更是掌控着最大的民心和日本崇拜对象。
以至于天皇就算被宪法限制,但他的影响力依旧无法忽视。
那么,天皇有没有想过,再来一次造反,夺取自己的权力呢?
这一点很有可能,但不应该是以战争的形式,而是重新更换内阁。
更换一些支持自己的右翼内阁势力。
当然这些事情都与玛利亚所想的没有太多关系。
在她心中,日本是一个最特殊的地区,无论文明亦或是内部政治,皆是如此。
特别是天皇在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就更加深刻。
因此,即使依靠马克思思想进行传播,得到影响的人也就只有那么一些而已,一直以来被奴性思想俘获的大部分人民,都很难得到解放。
所以玛利亚想到了一个方法。
以天皇为目标人物,对他进行掌控。
当然,这只是他们所有计划中的一部分。
以天皇为目标进行掌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可能只依靠一支奇兵就能完成得了。
所以,在偷偷运送士兵的同时,约瑟夫还有另外一个方案。
他把目光放在了捷尔任斯基身上。
“要完成一件事,不单需要主要方向,更需要各种道路进行扶持,如果主要方向遭到毁灭,次要道路则会成为备用方案。”
“而这一方案,最核心的力量就是你们,情报部门。”
玛利亚双眼一愣,很快便反应过来约瑟夫话语中的意思。
战争从来都不是只有正面战场。
如果将偷偷运送过去的士兵作为正面战场的军队,那么契卡将会成为情报战场的核心力量。
约瑟夫继续为自己这句话进行解释。
很显然,他也看出了日本的不同之处。
首先是土地面积很小,不足以支撑起大规模的游击战。
要知道,他们совет组织,在掌控察里津之前,就是通过游击战和地下运动,不断地避开反动势力的围剿。
虽说有惊无险,但游击战和地下运动始终是缺乏大后方支持,容错率太低了。
但至少这是最基础的一步。
而这一基础战术,却无法用在日本内部。
面积只有平方千米的日本,压根就支撑不起他们的纵深运动。
因此,即使偷渡运送兵力过去,人数也很难超过一千人,顶多只能用作为奇兵。
但是呢,情报战场却不一样了。
现在的日本是更加倾向于英国的亚洲国家。
情报战原本就属于个别人员发挥出巨大力量的部门。
如果通过情报部门,对日本内部进行渗透,加上那支不到一千名的奇兵,约瑟夫有信心,可以以此来对日本进行改变。
这个想法确实很有约瑟夫的特色,事实上这也是属于一种武装革命。
尽管其规模不可能比得上他们未来的大规模革命战争,但其内部战争也同样激烈。
但是,玛利亚却持有悲观态度。
很简单,日本的国情远没有约瑟夫想象中的那般简单。
在约瑟夫表述完自己的想法后,玛利亚也说出自己对日本的看法,和对这场行动的悲叹态度。
其实原因很简单,中华的每一次改朝换代运动,都是改变现有制度或者说是直接换掉原有的统治阶级,旧统治阶级一般都会被清算。
但日本就不同了。
日本历史上大部分运动都不是为了改变现有制度,而且就算是推翻了,其旧阶级统治者都会得到优待,并让各个阶层就其位按其份。
所以,立即推翻天皇统治,这种方式基本是不可能实现。
这就是玛利亚所持有的悲观态度。
但是,这支奇兵却能在某些时候起到关键性作用。
例如对左翼党的支持。
在玛利亚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这支奇兵的关键性作用。
一旦他们进行大规模革命战争,日本必然会响应英法,对俄国革命进行干涉。
到那时候,这支奇兵将会成为一把尖刀。
至于要如何让民众对天皇死心,对日本政府完全死心,那就是后续所需要去考虑的问题。
又或者说,那将会成为日本社会民主党所需要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