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战场暂时得到了缓解,除去波兰德军的几次小规模进攻之外,至今为止德国人都没有发起任何一场大规模攻势。
这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对于所有俄国军官而言确实如此。
玛利亚也发现,现在的温度逐渐转冷,恐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德军才会停止攻击。
而且玛利亚得到了一份来自丘吉尔的情报。
听他说,他们西线战场已经在准备来一场大战,但战场还没选好。
如果西线战场可以再一次给予压力,那么东线这边就能暂时性得到缓解。
只不过,布鲁西洛夫却有一个更为疯狂大胆的计划。
他想趁着这个时候准备好所有物资。
前面的第一二次对东普鲁士的攻势遭到了巨大失败,其中原因很多,除了玛利亚所认为的情报问题,事实上还有后勤补给上的问题。
第一次对东普鲁士进攻,因为法国那边催得太急,而第一第二集团军进攻速度过快,导致后勤线拉得过长
加上西南方向的战场过于紧张,导致大部分后勤资源都往西南方面军调去,以至于第一第二集团军缺乏炮弹和子弹。
然后就是第二次对东普鲁士的进攻。
这一次进攻也同样因为后勤没做好充足准备的问题,导致进攻时,无法发挥应有的火力。
但这次不同了。
布鲁西洛夫打算发动一次大规模反击战。
他的反击目标并不局限于德军,还包括奥匈军队。
为了实现自己的大规模反击战,布鲁西洛夫特意找到玛利亚,会议中上就连丘吉尔也在其中。
面对着玛利亚,布鲁西洛夫将自己的反击计划全盘拖出。
这是一个完全脱离了现今常规打法的反击战,他需要从每一个方向发起进攻,将战线从原本的不到100公里拉长到250公里。
“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丘吉尔听完后,忍不住如此说道。
即使是自己,也从未见过有哪一位将军会想出这么疯狂的计划。
但是,却又似乎可行。
布鲁西洛夫继续说出自己这个反击战术的不同之处。
他确实会发起全面进攻,但并不是没有主攻方向。
负责主攻的部队会隐匿在这支庞大且全面的进攻规模里面,敌人不可能察觉得了。
而且这次反击战的后勤资源十分充足。
原本是为了给第二次东普鲁士入侵战准备的各种子弹炮弹,因为行动过急导致这些东西都闲置在基辅。
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当然,布鲁西洛夫不会选择在冬季发起进攻。
这无论是对他们亦或是敌军都不是什么好事。
他需要选中一个合适的时候发起反击,只要将奥匈帝国给驱赶出去,这场反击战就算成功。
“这是最后的机会,如果错失了,我们失去的土地必将永久性沦陷。”
玛利亚沉吟片刻后,便开始使用自己上将的权限,将布鲁西洛夫的计划给安排下去。
至少要将卡在自己门口的威胁给拔除。
很快,玛利亚向总指挥部发出一份申请,她请求将西南方面军的指挥权落在布鲁西洛夫身上。
这份申请很快就得到了允许,但负责西南方面军的阿列克谢·埃夫特很不满意。
尼古拉二世如今正忙于国内事务。
不知为何,俄国境内的工人运动越来越多。
不单是工人,就连农民也在街上游行,要求停止战争,并且发放面包和牛奶。
根据安保局人员的调查,如今国内的骚动,必然是有组织性的。
然而,安保局能查出来的东西也就这些了。
他们查不出幕后黑手,也查不出对方的目的。
原本还想亲自出征的尼古拉二世,被逼无奈之下只能打消这一念头。
他开始亲自下场,对各种游行运动进行镇压。
也正因为国内的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到足以影响自己的皇位,所以尼古拉二世没再多想前线的问题。
身为陆军大臣的苏克霍姆利诺夫被赋予了决定权。
如果只是一个的布鲁西洛夫,他或许会思考一番,可是提出这一申请的是帝国第三公主。
为了不冒犯到这位公主殿下,他决定回应这一申请。
一天过后,来自彼得格勒的允许回复到达了。
玛利亚立即命令西南方面军的总指挥听从布鲁西洛夫的安排。
即使阿列克谢·埃夫特表达了反对,但军令如山,他必须服从。
玛利亚也将第四集团军的部分权力交给了布鲁西洛夫。
只要他能够将俄国境内的所有敌人都给赶出去,第四集团军可以给他提供协助。
获得了所有权限的布鲁西洛夫,立即准备反击战的所有东西。
他申请了为数不多的飞机,这种飞机将会成为布鲁西洛夫的侦察机。
然后是各种大口径火炮。
子弹也必须准备齐全。
紧接着就是绷带和医用物品。
特别是一种名叫磺胺的药物,无数士兵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就是因为这种药物。
而这种神奇的药物正是产自察里津。
第一次正规使用是在波兰防守战中。
自那次起,磺胺便出现在众人眼前。
玛利亚也开始要求对磺胺的大规模工业生产。
得到玛利亚的指令后,察里津开足马力,对磺胺进行大量的生产制造。
如今,他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反击战,磺胺必不可少。
但因为这场大反击被定在了明年春天,因此也留给了察里津对磺胺量产的充足时间。
至于实现磺胺量产化的功臣,正是玛利亚的妹妹安娜斯塔西亚。
这件事被弗拉基米尔宣传了起来,并且将此事记录在案。
当然那都是后话。
在一切都在准备之时,布鲁西洛夫也没有浪费这空余时间。
他开始对炮兵进行训练。
一直以来,无论是俄国亦或是德国,他们的炮兵炮击方式,都是以大规模覆盖为主。
追求的,正是长时间的弹幕打击。
然而,缺乏大口径的俄军,以这种弹幕式炮击,压根就不能摧毁混凝土防御工事。
奥匈帝国为了防御俄军再度反击,他们已经集结了六十个师的兵力,加上留在这里进行协助的德军,加起来已经有上百万人。
布鲁西洛夫需要集结全部力量,摧毁卡在俄国门口的德奥联军。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仍在东线。但布鲁西洛夫的反击策略是以西南线为主。
如果波兰德军打算支援回访,布列斯特将会成为最后且最重要的抵御防线。
一旦布列斯塔失守,布鲁西洛夫将会陷入两线作战。
所有工作都在进行着,东线一时无战事。
只不过,相对于东线,巴尔干却发生了一些小变动。
首先是同为曾经的盟友小弟保加利亚,他们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站在了德国身边。
然后就是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第二次大规模入侵。
这一次入侵是有组织性和计划性。
依旧是破坏其内部的各种刚恢复过来的设施,大炮连续轰炸了好几天几夜。
在奥军进入塞尔维亚境内时,所看到的地方皆是一片狼藉废墟。
不久之后,终究扛不住压力的塞尔维亚宣布退出战争,希望奥匈帝国能够接受投降。
这份投降信落在了斐迪南皇帝手上。
他看都没看一眼就将其丢掉。
留给斯蒂芬的话语只剩下一句。
“我要让塞尔维亚流血。”
这一刻,斯蒂芬明白了斐迪南皇帝的要求。
他想杀光所有塞尔维亚人,无论是士兵亦或是普通市民。
一股寒意从斯蒂芬心中一点点地蔓延开来。
他口头上答应了斐迪南皇帝的要求,但回到总指挥部之后,他却将斐迪南的话给隐瞒了下来。
“接受塞尔维亚国王的投降,要求他们将武器装备都进行销毁,并且允许奥地利人接管他们首都。”
这份要求以电报的形式落到了塞尔维亚国王面前。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丧权辱国的要求,但塞尔维亚国王别无选择。
他答应了,并且下达命令摧毁大部分武器,只留下一些老旧的武器分给治安部队。
与此同时,保加利亚也开始对塞尔维亚发起进攻。
他们占领了数百公里的土地,没有受到任何抵抗。
自此塞尔维亚被全面占领,正式退出这场大规模的世界战争。
前往土耳其的道路已经打通,马肯森所率领的德军开始协助恩维尔帕夏,对约瑟夫和布琼尼的红一方面军发起进攻。
但打了几次就攻不下来,一时间也陷入了僵局。
紧接着就是1916年的到来。
一月份,法金汉已经判断出俄国再无反击能力,便开始将东线战场上的大部分军队给调了回来。
说到底他依旧是觉得,西线战场才是最核心的战场。
如今俄国被他们给打垮了,没个几十年时间都不可能组织起对德进攻。
于是乎他便开始在西线部署战略。
在总指挥部中,法金汉表明了自己的战略想法。
首先,他认为传统的突破和包围手段已经无法在西线取得任何胜利,即使是有也只不过是小规模而已。
这就是当前工业社会所带来的可怕力量。
因为就算一个地区的胜利,只要法军的铁路网还在,他们就能迅速修复破损的防御线。
所以法金汉认为,要想击溃法国就必须打破法国的战争意志。
他在会议中亲自对德皇威廉如此说道。
“法国已经接近了他们的军事行动极限,如果法国民众发现,他们的军事胜利毫无可能之后,他们必然会崩溃。”
“到那时候,法国内部将会率先乱起来。”
“因此臣认为,在战场上战胜法国,远不如让法国人感到绝望。”
“我要流尽法国人的鲜血。”
他的战略想法很快就吸引住德皇威廉的注意。
事实上,这个战略部署只有一个,那就是设下一个巨大的圈套,让法国人掉入进去,一点点消耗尽他们的有生力量。
该是东线战场的大胜利缘故,威廉二世对法金汉颇为信任。
他决定让法金汉去执行自己的战略部署。
得到权限后,法金汉便开始对一些城市发起进攻,但这些进攻都只是迷惑性的,事实上他已经在凡尔登方向集结了大量的兵力。
1916年2月,冰冷的黑色冻土上,德国威廉皇子亲自率领21万德军,对凡尔登发起第一次进攻。
法国人慌了,因为他们有大量的兵力被吸引离开。
霞飞立即调动国内的所有大卡车,将兵力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凡尔登。
可是,这正落入法金汉所设下的陷阱当中。
凡尔登地处默兹河两岸,是德军通往巴黎的门户,同时也是英法联军防线中的一个重要枢纽,一旦凡尔登落入德军手上,巴黎将会陷入危机当中。
然而霞飞却不知道,德军已经在这里架设了数量巨多的大炮。
以法金汉的说法就是,用大炮来取代步兵,尽可能扩大杀伤范围,让法国人流血成白色。
第一天进攻是由威廉皇子负责,但因为天气原因,这次进攻很快就结束了。
紧接着就是第二天,因为铁路原因,法军的回援速度很快,在将军们的安排下,法国士兵被推上了战场。
可这一天同时也是德国炮弹运送到来的一天。
面对如此庞大的法国士兵,德军开始对凡尔登一代发起弹幕式炮击。
这次饱和时炮击让震撼着整个凡尔登战场。
一千多门大炮,对这数十公里的战线发起了八小时的饱和时炮击。
根据估算,他们一共发射了一百多万发炮弹。
仅仅一个月的战斗,德军上报的阵亡和失踪人数在2000人左右。
开始,法国那边,其阵亡人数,单是前五天就超过了3万人。
很快,霞飞命令第二集团军前来防守凡尔登。
而此时负责统帅法国第二集团军的人正是贝当。
贝当来到凡尔登之后便立即安排各种防御性工事。
他首先扩大防御纵深,然后就是对补给供应线的修整和加强。
很快,法国就动用了国内的750辆大卡车负责提供支援。
与此同时,英国也亲自从美国那里运送了3000大卡车。
这3000辆大卡车与一般的汽油卡车完全不同,其推动力和越野能力更加强大,使得后勤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凡尔登战场上。
由于贝当加强了防御纵深,加上法金汉低估了法国人的坚韧性。
一时间,整个凡尔登战场陷入了焦灼当中,双方都只能源源不断地往里面投入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