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尼古拉二世,自然是要落在玛利亚的肩膀上。
所以,就在约瑟夫含泪痛宰美国时,玛利亚以大孝女的身份,来到了莫斯科的郊外。
如今莫斯科的发展程度比彼得格勒还要更胜几分。
在不久之前,政治局内就商讨过,是否要迁都到莫斯科。
他们的商讨并不是毫无道理,因为莫斯科相对于彼得格勒,更适合发展,而且也更加的安稳。
莫斯科是内陆,而彼得格勒是很靠外面,如果敌人从芬兰那边出现,那可是能直接威胁到彼得格勒。
所以在战略方面,莫斯科确实更具优势彼得格勒。
然后是发展方面。
由于彼得格勒城内有太多的重要文物,数十家博物馆建造于此。
要想在这里建厂,就得小心地避开这些博物馆。
而且冬宫这样的沙皇宫殿,用来当做他们苏联政治局的办公地点,似乎有些不太舒服微妙。
如若将这些博物馆和冬宫都整合成旅游景点,或许会更加合适。
关于是否迁都这件事,如今仍是政治局的一个主要讨论点。
无论如何,莫斯科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彼得格勒很多。
但也仅限于城内。
莫斯科的郊外,还处于十分贫困的阶段,扶贫工作就从未停止。
而在莫斯科的郊外,就存在着一户人家,里面只有夫妻两人。
这户人家跟其他农民差不多,无论是家具亦或是吃穿都没什么区别。
但是,身边的邻居硬是觉得,这户人家很不一般。
那是一种异于他们的气质,仿佛是贵族似的。
而这户人家的身份,确实是点不一样。
他们正是前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
此时此刻的二人,足足用了十年时间,才算是勉强融入到农民的生活里面。
整整十年时间,这十年里面,皇后亚历山德拉,几乎每天都在咒骂着玛利亚。
如果不是为了避免骂到自己,这位前皇后恐怕都要问候玛利亚的家人了。
可是,相对于皇后的恨意,尼古拉二世却变化了许多。
一开始的他,确实跟皇后一样,对玛利亚充满了怨恨。
那时候,他认为是玛利亚夺走了自己的一切,没有自己这位沙皇坐镇,俄罗斯迟早药丸。
“他们需要朕,没有朕在,俄罗斯还是原来的俄罗斯吗?!”
每当愤怒时,他都会如此咆哮着。
然而,作为听众的农民们,却不以为然,甚至嘲笑着他,说他脑子有问题,把自己当成沙皇。
有些农民更是叫喧到。
“你算老几啊,别人沙皇高高在上,容得你这个农民在这里叫喧?”
很显然,他们压根就不相信对方是沙皇。
无论尼古拉二世怎么叫喊着,都没人相信。
当然,他也不敢太过分,毕竟在边上,是有人在监视的。
随着苏俄内战与干涉战争的展开,尼古拉二世开始慌了。
他无法平息自己,只有一阵阵徘徊不定的脚步,涌动出他难以平静的情绪里快要胀满的一团团热热的气流。
这个时候,尼古拉二世不再是恨,而是担忧。
担忧俄罗斯会被英法联手灭掉,也担忧苏俄内战所带来的巨大破坏。
因为他很清楚,那些打着‘光复沙俄’的军阀,其实都是想当沙皇,而不是真心为了自己。
对他们而言,自己死了,比活着还有用。
为了避免战乱,尼古拉二世甚至向自己的妻子说道。
“一旦战争蔓延到这里,我们就立即跑,有多远跑多远。”
亚历山德拉却叫道。
“我就不信那不孝女不会保护我们两,这是她欠我们的!”
尼古拉二世也如此认为,但他少了几分暴躁,反而多出了一些庆幸。
庆幸推翻自己的,是自己的女儿。
庆幸,罗曼诺夫血脉依旧流淌着。
不久之后,内战与干涉战争都平息了,莫斯科这边压根就没被火焰所殃及。
无论是尼古拉二世还是亚历山德拉,都为了而松了一口气,同时也颇为失望地摇了摇头。
亚历山德拉更是埋怨着那些白军,为什么不给力点打过来。
即使成为白军的吉祥物,也总比留在农村这边好。
她是这么想的,直至未来也是如此。
反观尼古拉二世,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想明白了什么。
自从他不再是沙皇之后,他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生活再也不能奢靡,而他却能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活着’。
身边再也没有谄媚之人,而他却能在邻居的农民那里,体会到什么才是人情冷暖。
而且,尼古拉二世还学会了如何耕地。
他的第一次劳作的时候,体会到了什么才是‘劳苦人民’。
很劳累,很辛苦,累得他不想再干下去了。
但为了生存,他不得不继续做下去。
而这番劳动,也让他的思绪发生了些许转变。
特别是进入莫斯科时,看到第一次五年计划所带来的热情洋溢时,心中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
因为,这种繁华与澎湃,在自己统治期间,从未见过。
有些路人更是向他这位陌生人打着招呼,丝毫不介意他这一声农民衣着。
这种挥洒着热情的氛围,让尼古拉二世颇为喜感。
他不是没参与过人流量大的节日宴会。
但相对于那种充满了虚伪和勾心斗角的宫廷宴会舞会,莫斯科城内的热情,更让尼古拉二世感到真实。
这个时候,他的心态又发生了些许转变。
他开始反思着,自己统治期间的沙俄,是不是有点糟糕。
那时候的他,所做的事情,又是否对的。
带着这样的反思,尼古拉二世开始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已经通电的郊外,让他这简陋的小木屋内用上了电灯。
灯光昏暗,蚊子在电灯边上扑打着翅膀。
耳边除了亚历山德拉的叫埋怨骂声之外,就只剩下外面的风声,还有火炉内‘劈啪作响’的声音。
五年后,成为一位农民的尼古拉二世,在耕地方面已经熟练了很多。
年老的身体状况让他越来越力不从心,所幸的是,邻居会过来帮忙。
唯一需要回赠的,就是跟邻居的孩子讲讲故事,或是教孩子们写字。
毕竟,尼古拉二世再怎么昏庸,在他还是皇子期间,是接受过高等教育。
没有人知道这两夫妻的真实身份,他们只是知道丈夫叫尼古拉,妻子叫亚历珊德拉,其余的一概不知。
丈夫平易近人,颇有学识。
妻子性格糟糕,像个怨妇一样。
就是在这种闲暇的日子里,他们夫妻二人过上了还算平静的日子。
直到玛利亚的到来。玛利亚的到来,让经过十年,逐渐归于平静的亚历珊德拉又一次发癫。
但是,她的发癫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
玛利亚身边的护卫立即将其拦住,身强体壮的护卫们,不是亚历珊德拉所能撼动得了的存在。
而且玛利亚的到来,并不是为了这个自己曾经的母亲,她所要寻找的,是尼古拉二世。
经过十几年的未曾谋面,玛利亚本以为双方的见面,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所以在到来时,玛利亚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一开始,确实符合玛利亚的猜想。
刚一到来,亚历珊德拉原本呆滞的眼神,顿时涌出火焰,对着玛利亚便破口大骂。
什么‘婊子’什么‘你怎么不去死’之类的恶毒词语,从她口中喷洒而出。
身边的护卫当即脸色大变,怒意值拉满。
他们是不允许自家主席受到如此辱骂委屈,若非玛利亚轻言安抚,恐怕早就过去把这个泼妇跟摁在地上。
对于她,玛利亚只是看了一眼,尔后便绕过而去。
从出生的开始到1904年,玛利亚都不曾感受过来自这位母亲的爱。
既然如此,双方便不存在所谓的亲情。
反观尼古拉二世。
虽说这家伙确实是一个大大的昏君,但在对待亲情上面,却多了不少人情味。
相对于亚历珊德拉,尼古拉二世更像是一位父亲。
正因如此,玛利亚才会留他一命。
也正因如此,尼古拉二世的邻居,才会经常过来,给尼古拉二世帮忙干活,协助他处理各种大小事情。
没有人知道,尼古拉二世的邻居,其实都是玛利亚安排的人。
但因为工作繁忙的原因,玛利亚逐渐失去了对尼古拉二世的信息了解。
直至现今,她才开始在想,与父亲的见面,是否会也引爆十几年前的矛盾。
然后,他只是平静地坐在了树荫下,等待着自己的到来。
边上是沾着泥土的锄头,粗布麻衣该是被汗水所沾湿,变得深色许多。
盖住整张脸的胡子,并没有如以前那般经过精心梳理,显得乱糟糟的。
但那双眼神,却多了几分色彩。
看到玛利亚时,尼古拉二世只是淡然一下,然后拍了拍边上的老树根,似是邀请玛利亚过来坐坐。
身边的护卫略显担心,害怕玛利亚会遭到什么危险。
毕竟一开始的亚历珊德拉就是如此。
但玛利亚还是安抚了他们,然后很自然地坐在了尼古拉二世身边的老树根上。
风,敛起了裙角,吹起了琐碎的回忆。
往事如一泓清水,在二人面前涌现。
“我还记得那时候的你,这么大一只。”
一个清淡的开头,尼古拉二世像是满是回忆的老头子似的,在自己面前比划着。
“没想到,现在的你还是这么大一只。”
说罢,乐哈哈地笑了起来。
玛利亚眼眉一挑,心情有些不开心了。
“我这叫浓缩,你懂啥啊,老爸。”
“哈哈哈哈,不懂不懂,确实不懂,我就从来没懂过你。”
“哼~”
“哈哈哈哈。”
又没忍住,尼古拉二世笑出了眼泪。
泪花有光,阳光正好。
缕缕微风掠过,老树的落叶漱漱落下,一切都显得如此平静。
似是没有了以前的愤怒与怨恨,被时间洗涤后,尼古拉二世只剩下淡淡的遗憾。
而这份遗憾,在这平淡的对话中,仿佛烟消云散了般,突然间不见了。
或许,时间真的是最好的良药,能治一切感情。
笑完了,泪也干了。
尼古拉二世整个人都依躺在树干上。
他的眼神看向了遥远的前方。
那是一天金灿灿的麦田,在微风下轻弯着腰。
突然的,他似是回想起了一些回忆。
回想起了年少时的自己。
“想什么?老爸。”
女儿的声音,在边上浮现。
尼古拉二世眯着眼睛,在如恋人的暖风下,他深深沉迷其中。
“想起,年轻时的一些往事。”
“年轻时?那得多久的事情,你还记得吗?老爸。”
“对,当然的。”
他重新睁开双眼,眼神中流淌着满是他的回忆。
“我可能忘了年少的样子,但我始终记得那个夏天,周围人的喧嚣和放肆招摇的风。”
“那时候的我,其实也有过浪漫的国家主义思想。”
“像是文学作品里的英雄人物一样,带领着俄国走向辉煌。”
“但就现在来看,多是笑话罢了。”
他又靠在了那棵老树干上,整个人的重量都压在了上面。
满眼都是回忆,却没有了怨恨,没有了杂质。
剩下的,只是纯粹的冗长。
“那你还恨我吗?”玛利亚问道。
“恨?或许还有吧,但不多了。”
“为什么?”
“可能已经老了,忘却了诗人和风笛,心中偶尔的原野,也只是当年的风不再罢了。”
风不再……
听到这里,玛利亚算是放心了许多。
尽管她很清楚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对的,而且是必须去做的。
但她终究是一个人,人是不可能摆脱自己的七情六欲。
她终究是不忍心让这个人惨死在地下室,即使他是一个手染鲜血,一个害死了无数人的暴君。
这是一份觉悟,而玛利亚终究没跨过去。
不及格,这是她给自己的评价。
所以在钢铁意志方面,玛利亚自认为自己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与约瑟夫比较,是远远不如的。
或许在未来,会成为自己被后世人诟病的黑点吧。
但是,玛利亚却不会就此而有所遗憾,她不允许自己有遗憾。
因为人的一生就像是面一样。
吃一碗,就多一碗的滋味。
见一面,就多一面的回忆。
你说人生残酷,但他确实有温暖,也很真实。
说人生太长,却也不长,一眨眼就那么就多了。
遗憾?
她经受不起。
风,又一次掠过。
太大了,她看不清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