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就这么在平静中度过,虽然世界依旧征战不休,但是总体维持着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圣诞节到元旦节中间这段日子,英国时不时的就组织着大炮或者飞机轰炸德国人的前线。
法国人的炮兵也参加了,不过空军没有参与。
法国人在12月28日组织了一次凌晨起飞的大规模空袭,一干多架中大型轰炸机。
由于航程较远,飞机带着大量燃油和传单,只有少得可怜的炸弹。
这次轰炸,法国人光顾了原德国边境线以东二百公里内的大部分城镇,大量传单和少量炸弹给德国人带来了不少骚乱。
不过,由于战争局势看起来依旧有希望,德国还控制着整体局势。
掩藏在希望底下的,是德国正在发了疯似的进行战争准备。
即便是兴登堡这种政治反应极为不敏感的军人都能感觉到,德国并不像他表现的那样安稳。
他的政治顾问告诉他,继续维持战争,德国将在一年后崩溃。
“还好,我们还有一年。”这是鲁登道夫的反应,证明他的信心比兴登堡更差。
“三月开始进攻,八月之前结束。”
“与英法的谈判,最快需要两个月,然后用两个月平稳的过渡到和平时期。”
兴登堡有些幼稚的计划着。
不过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普法战争时,法国和德国从求和到签署初步协议,只用了三十九天,七十三天后,双方又在法兰克福签署了正式条约。
因为有法国珠玉在前,兴登堡对谈判的时间有着不小的自信,特别是,德国将做出一定让步的情况下。
进入到1920年,德国已经全部落入陆军的掌控之中,兴登堡已经实际控制着这个国家。
现在,兴登堡已经做好了付出“某些难以接受的代价”,转移德国人的注意力,结束这场战争。
正在皇宫内关着门研究海军的威廉二世突然打了个冷噤,四处看了看,门窗紧闭,并没有风吹进来。
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
1920年,华夏帝国海军结束了剑拔弩张,重新开始梳理集结。
波斯湾内,重新出现了华夏帝国大型军舰的身影,而英国的军舰则大部分调走。
局势肉眼可见的缓和,让同盟国和美国人十分失望,特别是美国人,还带着两分愤怒。
由于去年底,华夏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在美国签订了停火协议,达成协议停火,美国人膨胀了。
美国媒体将停火形容成在美国的影响下,双方不得不停止战争,回到和平状态。
美国人信了!而且是大多数人,特别是普通人都相信了。
很扯淡,但是这里是美国,那也正常。
美国真正作为世界灯塔的时间,大概也就是冷战那几年,其他时间,美国人的素质……
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中,拥有最多的反智人群……
然后,威尔逊成功利用了这种呼声,在大政府派别的支持下,舆论向着提升民众信心的方向发展。
这导致美国民意在两个月内,从门罗主义更改为干涉主义,他们相信,美国足够重要。
然后,威尔逊再次重申了他的十四点原则,希望调停世界大战。
英法有一点点心动,当然无关威尔士提出的原则,而是这是一个暂时休战的好机会。
不过,华夏帝国出来搅局了。
一月十五日,美国正式公开呼吁进行和平谈判。
一般正式公开的呼吁,都是取得了一定外交成果后再进行的行动。
因为如果毫无可能,甚至人家都不会坐下来那种,呼吁就是自取其辱,没几个人这样做。
美国虽然年轻,在国际政治上显得有些稚嫩,但这些还是知晓的。
英法意德奥奥他们都接触过了,大家都有在一定条件下结束战争的意向。
美国人很兴奋,前面说了,常年门罗主义影响,让美国处理的国际政治事物的能力有些稚嫩,他们以为他们能成功。
他们的设想里,美国将以裁判的身份,公平公开的参考各国的意见,然后做出裁定,进而赢的和平和巨大的声望。
结果一月十八日,华夏帝国提出了要求,要求德国返还占领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六个省,并且还要交换曾经从法国拿走的50亿法郎赔款。
同时提出,参战国要对战争中受损的双方居民进行补偿,具体实施上,英法补偿德国人的损失,德国补偿英法的损失。
而且赔偿范围仅限于军队对平民造成的损失。
众所周知,战场范围在法国境内,德国还组织了多次对英国的轰炸,潜艇更是击沉了上干万吨商船。
粗略估计,最少要赔偿数百亿美金,这是德国怎么都赔不起的,除非把德国连人带地打包卖掉。
偏偏,这个提议又是那么的正义。
战争给平民带来了许多灾难了,连一个赔偿都没有,怎么可能消融仇恨?
第二个提议,获得了参战国各国平民的支持,包括德国。
而第一个提议,法国干脆就写进了谈判先决条件之中,如果德国不同意交还阿尔萨斯和洛林六省,法国将不会接受结束战争。
美国佬认为是华夏帝国毁掉了他们“苦心经营”的局面,实际上华夏帝国只是给他们省掉了中间过程。
如此消耗巨大的恐怖战争,如果不能达到战前预计的战略目标,和战败也就没什么区别。
不管废多大口舌,最终都会回到核心利益的争夺上,而这恰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打起来的原因。
然后,就在美国人还在为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上蹿下跳时,华夏帝国于1920年二月发起了春季攻势。
战火重燃,美国便将调停失败的全部责任丢到了华夏帝国身上。
…………
地中海北岸,夜间最低气温刚刚回升至五度以上,白天能达到十几度,这个气温有些低,但还算可以。
阿达纳西北方向的山区中,一队队步兵沿着土耳其人常走的山间土路,徒步前进着。
这边的路是以前的商道,有些地方并不宽阔,但是也能通过马车,只需要稍稍加宽一点,汽车就能单向通行。
山区大规模行军是很废时间的,弯弯绕绕的道路拖延了第十五集团军整整一周的时间。
二月十日,第十五集团军一零一师抵达奥斯曼帝国重镇开塞利外围。
此时的开塞利早已经知道了华夏帝国正在穿越大山,向他们方向行军的消息。
山区中有奥斯曼人的固定哨所,也有大量商队和平民,单独或小规模行动,速度比大规模行军的第十五集团军快了不少。
一零一师抵达开塞利时,开塞利周围已经构建了完善的野战工事,驻守着两个师的奥斯曼帝国步兵。
其中一个是从安卡拉调来的,前奥斯曼帝国第四集团军的一个被打残了的师新整编出来的,有一定战斗力。
可以说,开塞利守军是比较有信心挡住华夏人的第一二批次攻击的。
因为根据他们的侦查,华夏人并没有携带重火力,山区行军也缓慢,短时间内也无法集中优势兵力战斗。
而开塞利方向呢?靠着铁路,处于中段,不论是前线还是后方,都在向这个地方增援,且速度较快。
奥斯曼人一直宣传的是,他们是输给了华夏帝国强大的炮兵,最重要的是宣传着宣传着,他们自己也信了。
觉得没有优势炮兵的华夏军队不可能攻破他们的防线,所以放松了警惕。
接下来的两天好像也证实了其说法,一零一师整整两天未曾进攻一次,奥斯曼人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三个师。
直到二月十三日,一零一师才进行了连排级规模的试探性进攻,次数频繁,但是攻势都不怎么强烈。
奥斯曼人打退了华夏人多次进攻,正在沾沾自喜,殊不知他们的火力配置,主要防御方向,士兵素质等都已经暴露。
剩下一些暗堡,重火力什么的,一零一师没有试探出来,但是也没有加大进攻规模。
因为没有必要。
二月十五日,位于山脉中的野战机上,数十架战斗攻击机和一百多架轻型和中型轰炸机满载弹药和燃油起飞。
九点整,一零一师开始进攻,依旧是连排级的进攻,进攻方向是开塞利东南侧阵地。
这个方向上,每次试探性进攻传出的步枪声是最多的,新兵的数量应该极大。
九点三十分,机群从群山之中飞出,来到开塞利东南侧阵地上空,战斗攻击机和轻型轰炸机拉低机头,用小型炸弹和机枪近距离攻击地上的奥斯曼士兵。
这边确实新兵居多,没有接受过相关训练,也没有正式战斗的经验,且大多数人没上过学,更不知道飞机是什么。
当航空机枪子弹密集如雨点般扫射地面,并扔下致命的炸弹时,地上的新兵们慌了。
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对死亡的恐惧,让他们无法控制自己,只能慌不择路的狼狈逃窜。
他们一逃窜,阵地就完全乱了,一零一师轻易占领了阵地,并继续向内突进。
这次就不是连排价格的步兵进攻了,而是大量战斗部队乘车快速突击。
一辆勇士车能载几名士兵,同时还能带一架重机枪或者迫击炮、火箭筒。
一辆轻卡可以拉一个班,同时携带一些作战物资。
几百辆勇士车和数十辆轻卡从阵地缺口涌入,并且一路狂飙。
天上,中型轰炸机们已经对后方开塞利城进行了低空饱和轰炸,很轻易就撕开了一个缺口。
华夏帝国士兵从缺口处涌入,并未特别深入,只是占据了几个街道,架设好机枪就结束。
主力从东南侧直着向东切割过去,混乱中的奥斯曼人轻易被切割成两份。
一零一师剩余的步兵们也在这时候发起了进攻,在战斗机和轻型轰炸机的支援下,快速将城外的奥斯曼人分割的七零八落。
没有让奥斯曼人调整,架设着机枪的车辆便开始横冲直撞起来,到下午四时,城外战斗完全结束。
夜间,一零一师和一零二师用76毫米炮、火箭筒、迫击炮等,挨个点名,通过野战清理了开塞利外围城区,占领了所有出城道路。
这个进攻节奏奥斯曼人根本适应不了,他们很多人还没清楚发生了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就被赏了一排子弹,或者炸弹炮弹。
华夏士兵快速的进攻没有给奥斯曼人任何调整的时间,对于他们的指挥官来说,每一次派出部队,和损失部队的区别不大。
因为在那之后,他就没法指挥这支部队了。
凌晨六点,天还黑着,内心恐惧的奥斯曼人发生了哗变,杀死了军官,扎堆儿向华夏人投降。
早上八点,一零一师向集团军指挥部报告,
“已成功占领开塞利,全歼敌守军三个师。”
黄正方立即回电,
“一零一师,一零二师,立即组织列车,向安卡拉机动……”.
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