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春秋》认为,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二人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而非庄公,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
少师讲到这里时,五皇子脸上露出讥讽的表情。
少师道:“殿下,您是有何疑问吗?”
五皇子道:“郑庄公有什么错?却在史书中受笔者讥讽,受世人讥讽。”
少师道:“郑庄公一而再再而三地放任弟弟,直到无可挽回,才出兵镇压,其中何尝没有纵容之意。若是一早劝诫,何至兄弟反目,母子反目,天下人遭殃。”
五皇子今天仿佛吃了火药,刚跟顾玉呛声完,又跟太师呛声。
五皇子怒道:“郑庄公出生时,便为母亲武姜所厌弃,从小并未感受到慈爱,不也成就一方霸业。弟弟共叔段享受了母亲的慈爱,却不知满足,妄生贪念,想要抢夺郑庄公的国君之位,造成天下生灵涂炭。
郑庄公说他‘不义,不暱,厚将崩’,有什么错?共叔段于焉被杀,乃是咎由自取,凭什么说是‘如二君,故曰‘克’?共叔段一个乱臣贼子,也配称为‘君’?”
顾玉不由侧目。
这是史书给郑庄公和共叔段的判词,巧用春秋笔法,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一个“郑伯”,贬低了郑庄公捧杀弟弟的行为,一个“克”掩盖了共叔段谋反的事实,竟成为“两国君之争”,再次拉低郑庄公,《公羊传》更是将“克”字谓之“大郑伯之恶也”。
历来史书中,记录这段历史,在批判共叔段的同时,总把庄公贬得更低,认为是庄公的刻意纵容,才让共叔段一步步走向灭亡。
少师听了五皇子的话不由叹气,道:“殿下,庄公身为兄长,本该承担教导弟弟共叔段的责任,可他不断纵容...”
“荒谬!”
五皇子打断少师道:“若是身为兄长,就该承担起教导弟弟的责任,那么武姜身为庄公的母亲,岂不更甚?可武姜因为生庄公时难产,为庄公取名‘寤生’,‘恶之,爱共叔段’。
武姜身为母亲都没对郑庄公尽到教养之责,却要求郑庄公这个哥哥对弟弟尽教养之责。岂不可笑?共叔段自取灭亡,尔等反怪庄公这个兄长没有劝谏,庄公岂不可悲?”
少师看着五皇子凶悍的目光有些无言。
或者说他并非无言,而是有些话无法直说。
他挑选这篇《郑伯克段于鄢》,是想要借用郑庄公和共叔段的经历,以史为鉴,来劝导五皇子和六皇子兄友弟恭。
可是五皇子明显只揪住他们的行为,不细探他们的心理。
少师有些为难,总不能说,若是你弟弟以后想要跟你抢夺皇位,你就应该放任他自取灭亡,而后对其一击毙命吧。
这实在有悖伦理纲常。
少师说不出口,也不敢说出口。
五皇子见少师无言,仿佛战胜的公鸡,挑衅地看了一旁的顾玉一眼。
顾玉很能理解五皇子的愤怒。
文中的“寤生”二字,触动了五皇子脆弱的内心,让五皇子产生了同病相怜之感。
庄公姬姓,郑氏,名寤生。
而“寤生”即难产之意。
这就相当于,若是放在现代的语境,郑庄公的名字就是“姬难产”了。
跟人介绍的时候,说:“你好,我叫姬难产,你叫什么?”
这名字太丧心病狂了些。
这样的名字,放在普通人身上都受不了,更别说庄公可是堂堂国君。
郑庄公母亲对郑庄公的厌恶可见一斑。
因为五皇子的出生,孝悯皇后难产而亡,圣上因此对五皇子又爱又恨,疏于管教,性格逐渐暴戾。
五皇子看顾玉沉默,气焰更加嚣张,道:“满纸的仁义道德,虚伪至极,该撕的不是我的话本,是它才对。顾玉,你说是不是?”
顾玉再次纠正他道:“五皇子您当称呼我为少傅。”
五皇子语气满是挑衅:“少傅,你说这书该不该撕?”
顾玉直视五皇子的眼睛,道:“该撕。”
少师道:“顾少傅,不可啊!”
《春秋》乃是儒家经典,若真的放任五皇子撕了,天下儒生必定群起声讨。
他和顾玉身为五皇子的先生,难辞其咎。
顾玉给少师了一个稍安勿躁的目光。
五皇子仿佛大获全胜,把书递给顾玉道:“那边请顾少傅亲手撕掉这种误人子弟的书籍。”
顾玉接过书籍,却没有动作,而是道:“尽信书不如无书,五皇子对于历史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点很不错。”
五皇子冷笑一声,道:“你觉得我是被人夸几句,就得意扬扬的小孩子吗?”
顾玉气定神闲道:“所谓史书,是人参照历史事实,提笔写就,既然是人写就,自有作者隐含的倾向。五皇子不认同史书对郑庄公的评价,也在情理之中。”..
五皇子道:“假仁假义,假模假样,一人如此,莫非看到这书的千千万万人都要如此吗?”
顾玉道:“五皇子所言极是。只是这本书能被奉为儒家经典,自有它的优势所在。前因后果逻辑清晰,人物刻画惟妙惟肖,语言微而显、婉而辩、精而腴、简而奥。五皇子可以不认同对郑庄公的贬斥,却不能不认同这点。”
五皇子没有反驳。
顾玉道:“您想撕这本书可以,前提是您能像左丘明一般,把这段历史讲述得当。不说胜过左丘明先生,只说相当,就算于《春秋》中,撕去这一页,换上您的文章,也并无不妥。”
五皇子的脸色难看起来。
他有本事驳斥书中观点,却没本事将自己观点写出来,还写得情理兼得,文笔流畅,更不敢说自己比得过左丘明。
他也不敢真的撕书,知道撕毁儒家经典的罪名于自己百害而无一利。
只是看不惯顾玉,想要找事罢了。
顾玉双手把书奉上,道:“五皇子见解深刻,还望继续听讲,多多发言。”
顾玉给了他一个台阶下,五皇子冷着脸,将书从顾玉手里夺了回来。
重新坐回去后,少师对顾玉投来一个钦佩的目光。
不管五皇子心里怎么想,此时能因为顾玉三言两语,重新坐回来。
就够让少师佩服顾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