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好办法?”
李泰沉思了片刻,突然意识到柳清薇这女人不简单,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肯定是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果不其然,没有出乎李泰的预料,在李泰问出来这句话后,柳清薇突然便是嫣然一笑,言道:“妾身是想着,若是公子能在这报纸一物上刊登一些小说话本,每一期刊物都写上一些,想来应该是有不少人会追着读下去的,等到日后养成了观看报纸的习惯后,公子想必就不用再担心此问题了。”
李泰闻言顿时眼前一亮,随后惊诧的看了柳清薇一眼,报纸上连载小说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手段。
大名鼎鼎的金庸,其最开始写小说的目的也是为了给他旗下的《明报》吸引读者,虽然最后以小说成名,但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典范了。
一开始明报的销量不过只有几千,直到金庸开创了在报纸上连载小说的先河之后,销量瞬间水涨船高,甚至造成了一报难求的盛况。
没道理在报纸上写小说这招,查包衣做得,他李泰做不得啊。
“你会写小说?”李泰看着柳清薇有些激动的说道。
“啊?”突然被李泰问到这个问题,柳清薇也有些惊慌,可随后便面露难色的说道:“公子高看妾身了,根据消息写一些民间趣事或许无碍,却不会写什么小说话本之物……”
李泰的笑容僵住了,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他需要连载小说话本来给报纸提高销量,但是他选定的主编又不会写小说,这总不能让他在街上随便拉个读书人问他会不会写这东西吧。
“公子您才学斐然,小说乃是小道,想来应该也难不住公子吧?”
看着李泰有些难看的表情,柳清薇愕然的说道。
柳清薇所言不虚,李泰却是能写,毕竟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么。
若是李泰想,甚至可以将《红楼梦》大差不差的照搬过来,但问题是写小说太过耗费时间和精力,而现在李泰恰恰最缺的便是时间。
如今军营酒厂这边就已经让李泰有些分身乏术了,怎么可能在牵扯出精力来写什么小说。
“难道要将报纸一事先行搁置,找到合适连载的小说再做打算?”
李泰默默的想着,同时回答着柳清薇的问题道:“我算不得什么才学斐然,那两首诗词不过是偶然写的,算不得数。”
寻常的自谦之言,柳清薇却是十分认真的说道:“公子何必妄自菲薄,公子所作的那两首诗词,便是寻常人绞尽脑汁也是要望其项背,更何况公子所有的又不是只有那两首诗,单单是这随手写的半阙便已经让小女子折服!”
柳清薇一边说着,一边从一旁李泰杂乱的纸张中找出一张,铺在桌面上。
只见那纸上写着两句并不完整的诗。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李泰皱眉看着这半阙诗言道:“这诗不是我写的。”
柳清薇闻言先是“啊”了以上发出了惊呼,随后又疑惑的说道:“那这诗是那位高人所作,此句悠然自得,超然物外,想来是一位看破世事的大才!”
李泰依旧皱眉,这半句诗是他那一日在富乐院,听了一位罗姓的老酒鬼嘴里念叨着的,当时觉得耳熟,回家后便随手抄写了下来,只以为是前人所作,那老酒鬼附庸风雅的念诗罢了。
此时听见柳清薇所言,不解的问道:“为何不能是前人所作?你早前未曾听过这首诗么?”
柳清薇先是沉思一番,而后坚定的摇头说道:“小女子所读诗作不少,但却从未曾见过此诗。”
顿了顿后柳清薇又是嫣然一笑,说道:“许是妾身孤陋寡闻,毕竟前人所作诗句,多如繁星,又有谁人能保证全部都通读过呢,想来是公子在某册孤本中见到的吧。”
李泰摇头不语,他承认柳清薇说的很有道理,现在又不是信息时代,书籍和文化的传承一向是个大问题,谁知道有多少诗句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了历史的冲刷之下。
但是面对这句诗,李泰还是下意识的觉得不对,因为他听着耳熟,想来是上一辈子见过,这便证明,至少这首诗流传到了后世,没道理柳清薇从来没有听过。
“总不能是那老酒鬼自己写的吧?”
李泰回想起那日在富乐院遇见那老酒鬼时的场景,尤其是那老酒鬼疯癫邋遢的模样,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写出这种诗句的人。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李泰又念了一遍这半首诗,同时心中不自觉的便给其补上了下半阙。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这首诗一在李泰心中补全,便更加觉得熟悉,猛然之间便想了起来,这事写的好像是诸葛亮。
再一回忆,记忆愈发清晰,依稀想起来这首五言绝句,是在刘备三顾茅庐时,第三次到访,诸葛亮午睡醒转,起身便吟了出来。
一瞬间,李泰犹如五雷轰顶一般,瞬间呆愣在了那里。
这诗说是诸葛亮吟出来的,可实际上出处却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八《定三分亮出茅庐》中,罗贯中所作来描写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大智大贤者的形象。
也就是说,这首诗其实是罗贯中所作,而那个邋遢的醉酒罗老头其实就是罗贯中?
要说纵观整个大明,在史书上留名之人,无非便是朱元璋、朱棣、王阳明、张居正几人。
可是真要是论名气,这几个加一起可能都比不上罗贯中。
明朝历史在后世远不如唐宋大,更别说一堆包衣成天拍来拍去的辫子戏宣讲的清朝了。
可罗贯中却是个例外,一本《三国演义》是多少人的启蒙读物,不但是位列四大名著,更是远销海外,整个东亚汉文化圈,你说朱元璋是谁不一定有人知道,但是只要提到诸葛亮,关羽,曹操,谁都能讲出个一二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