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是,他就算是想继续讲下去,赚那额外的赏钱,可他没东西说啊。
虽说还有李泰差遣人交给他的报纸,上面有着后续的剧情,可他真要是照着报纸上写的东西将第一回讲完,那剩下的呢?
总不能是自己写出后续吧,他若是有这能耐,他也不至于这么多年翻来覆去的只能讲两本半的书了。
说书先生也算是个识文断字之人,自然不可能这么短视,眼看着新书反响这么好,就为了这一茬赏钱,便废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诸公,还请听某一言!”
见说书先生说话了,茶馆里的喧闹声顿时安静下来,所有茶客都静候下文。
“这书今日是断不可能接着讲下去了,诸位若是想听下回,明儿个还请早!”
眼看着下方茶馆众茶客们又要喧闹,说书先生不敢再买关司,急忙说道:“诸公先莫要着急,倘若是真有人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这本书的后续情节,不想等到明天的,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
说着,说书先生从一旁的桌子里取出一摞报纸,看分量要有七八百张的样子。
应天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八县,算上京城,常住人口大约有一百二十多万,算上外来流动的商人之类的角色,差不多两百万人上下。
李泰刊印出的十万这个数字,显然是经过仔细核对过的,大明整体的识字率或许不足百分之一,但是应天和江南之地,识字率显然是绝对高于大明的平均水平的,差不多足有两到三成。
“此乃是报……报什么来着,哦,对,报纸。”
“报纸?这报纸又是何物?”
下方有茶客搭话,说书先生微微一笑,又清了清嗓子,照着李泰的吩咐,言道:“这报纸,就是记载了近几日咱们应天府,乃至整个大明这几日的趣事要闻。”
“我们要这东西有什么用,我们要听书,不想看什么趣事要闻!”
“你今天就讲了这一会的时间,我们不认,你要不讲,就让老板把茶钱给我们退了!”
“对,他不讲,咱们就让老板退茶钱!”
看着下方群情激奋的茶客,说书先生额头上都出了冷汗,急忙说道:“莫急,诸位莫急,这上面不止有这些,还有书的下半回,你们想看的都在这上面写着呢。”
说书先生这么一说,出半贯钱到那说书先生的书案上,拿起一张报纸,仔细看了起来,不久之后便抬头,笑道:“还真有,比郭老头说的全,整第一回都在上面!”
《三国演义》开创了章回体小说的先河,这第一回,便是讲明了东汉乱象,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斩黄巾贼初立功。
那说书先生将那半贯钱钱拿起来,虽然有些心疼,却还是重新叫回来人,言道:“莫急,先别走!”
“怎么,你这两张纸,五百文还不够!”
那人还以为说书先生是在坐地起价,顿时有些不满的喝道。
“不是,还请这位爷将钱收好,这报纸不要钱免费送给大家的,但是每人只可以领一份!”
“免费?”
此言一出,顿时所有人都是一惊,毕竟听说过施粥,施米的,却从来没听说过有人施书的。
“没错,就是免费,每人都可以领取一张,这上面写有孤篇古籍,有乐府词令,当然还有诸公最想要知道的后续。”说书先生摇头晃脑的说着,心里其实也好奇写这报纸之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这报纸他也看了,即便不算那连载的小说,单单是前面的内容,便已经让他惊为天人。
说书先生也是读书人,只不过大多学问有限,但这是多种原因构成的,不代表他无法鉴赏出这报纸蕴含的巨大潜力。
尤其是上面抄写的那篇孤篇,说书先生想着,若是每一期这报纸上都有这么一篇,那将是多少寒门学子的福音。
其他人没有说书先生这么多想法,毕竟还没有看到报纸的成品,但是刚刚听的那一段《三国》已经勾起了他们的兴趣,而当知道这后续的剧情是写在这报纸之上的,而且这报纸还不要钱,顿时激动了起来。
所有人都急哄哄的朝着说书先生的方向涌去,生怕自己排在后面,这报纸不够了,整个茶馆里足有七八十人,好在空间足够大,说不得还要发生踩踏事件。
这乱象足足持续了一炷香的功夫,抢到报纸的茶客这才算是散去,或是捧着报纸回到原位边看边喝茶,或是直接拿着报纸回家自己去看了,那桌上堆叠的报纸少了足足有三分之一还要多。
七八十个茶客,却没了一百多张报纸,显然是有人抢了不止一张,虽说有每人只可领一份的规矩,但肯定是有人钻了空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此时茶馆中还不断有新的客人进来,又等了小半个时辰,差不多茶馆里的客人有七八成换成了另外一批人,那说书先生,便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始从头讲起。
而茶馆中的朱元璋同样也对这报纸起了兴趣,只不过以他身份肯定是不可能上去哄抢的。
花了银子,从一个茶客手里买了一份,看了两眼后,朱元璋的脸色瞬间一变。
小小一份报纸,看热闹的茶客最感兴趣的自然是连载的小说,算是个读书人的说书先生,震惊于上面刊登的古籍孤篇,而身为帝王的朱元璋,看到报纸之时,瞬间便想到了其可操控民意的作用。
“这东西是谁做出来的!”
朱元璋的声音十分严肃,他看的很仔细,尤其是有关时政的板块,三言两语便直指这几日朝廷动向的深意,显然不是普通读书人能写出来的,不说在朝中任职,那也是在朝廷有很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