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个外姓人担当巡抚的时候,甚至都要等到永乐年间了,且那时候的巡抚还加了诸多限制。
而现在,四爷竟然直接让他李泰一个外人,充当两省之地的巡抚,虽说多半也只是临时的,打完仗他依然还是那个白身,却依然让李泰震惊。
这朱元璋能有这么大方?
想了想,李泰还是有些不敢确认,朝着朱元璋问道:“四爷,你能做得这么大的主,让圣上当将我任为甘陕巡抚?”
朱元璋也是一愣,随后就意识到,他刚刚的语气太过斩钉截铁,说的话又大,差点就要将一个‘朕’字脱口而出了。
先是一阵后怕,急忙找补道:“这本就是圣上之前决定好的,非是我做得主!”
这话听得李泰又是一阵心惊,甚至都要开始思考这朱元璋到底打了个什么心思。
可是想了半天,也没有个头绪,但是李泰也不可能拒绝,毕竟甘陕巡抚这么个官位,定然能发挥作用,至少到了战场时,不至于人微言轻,处处制肘。
毕竟这一回可不是之前剿匪,一切事物皆由李泰一人说了算的。
军中大大小小的将领数不胜数,李泰可不想到了地方,还要像是收服蓝玉时一样,重新立一遍威,还要花费精力和心思。
毕竟他猜也猜得到,身为李善长之子的自己,又是个空降的小辈,那些将领多半是不会给其什么好脸色,阳奉阴违都算是好的,就怕有什么谋害之心。
而如今身上有了个甘陕巡抚的名头在,这便是替代朱元璋行使皇权,这些人绝对不敢对李泰不敬,至少表面上不敢。
且朱元璋刚刚还说,李泰只需要听从徐达调令,且还有一定的自主指挥权,这毫无疑问,又能提李泰节省许多麻烦。
又一次谢过了这位帮了自己不少,同样也给自己找了许多麻烦事的四爷。
随后李泰便急匆匆的骑着马赶回了军营。
不日就要出发开拔,今日自然要将事情安排一下,毕竟去剿匪顶多月余的时间,可是这一次去甘肃作战,谁知道战事要持续多久,一些事情自然要先安排妥当了。
在军营里说了要出征的消息,让士卒们抓紧时间回家整顿,明日校场集合。
按理来说,对于这些最底层的士卒,出征打仗显然是最不愿意遇见的事情。
毕竟打仗是会死人的!
李泰既然让他们放假休息,也是想着让他们能最后和家里有个交代,毕竟面对蒙古人的铁骑,李泰也没有把握能将他们完整的一个都不少的带回来。
所以,李泰都已经想好了这些士卒们会有些低落,甚至连激励士气的话都准备好了。
结果却是让李泰万万没有想到,这群士卒们,非但没有士气低沉,反而一个个兴奋高亢的不得了,看样子都好像是巴不得要去打仗似的。
这世上不是没有那种好战弑杀的部队,但那多半都是带着宗教兴致的,李泰敢肯定,这种情况在他的军营中绝对不可能有。
这便让李泰有些摸不着头脑。
还是王二给李泰解了惑,李泰将自己的命看的很重要,可对于这些士卒们来说,命这东西,虽然可贵,但却绝不是最重要的。
他们努力的活着,便是为了能让妻儿老小不至于饿死,多少能有个依靠。
而李泰上一次剿匪结束后的行为,显然是直接戳中了他们的软肋。
如果说,自己战死后,妻儿老小依然能过上富足的生活,那他们死还是不死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能活着自然是最好,但是当死亡不再可怕的时候,这些士卒们所想的自然不再是怕死,而是这次出征,若是能够立功,是不是同样也能当将领?
这种想法在整个京营中几乎人人都有,毕竟如今他们的统帅王二,在几个月前和他们一样,同样只是一个最低级的士卒,可如今却依然贵为千户。
这种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谁心里有没有一种想要取而代之的想法呢。
除了这些现实客观的原因,还有便是他们将李泰已经视为了信仰。
无论是那堪称奢侈的伙食,还是对他们足够尊重给了他们生而为人的尊严,他们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即便是将自己的命给力李泰又何妨。
这种想法在这六千士卒中几乎人人都有,或轻或重而已,其中又属老兵更甚。
在得知了士卒们的这些想法后,李泰莫名的感觉自己的担子突然重了许多。
原本,李泰答应下来援助北伐,只是为了自己的丹书铁券,可现在突然将六千条人命背到了自己的身上,又让他的心情开始有些沉甸甸的。
许久之后,李泰忍不住苦笑一声,他终究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这种不合格无关军事素养,而是他的心还是不够硬。
不愿再面对这些亢奋激动的士卒,李泰离开了军营又分别去了一趟五军都督府和火药司。
分别见了苏克青和蓝玉,蓝玉自不必多说,此次北伐,李泰必然是要带上这位老搭档,未来的名将。
而苏克青,则是李泰在火药司与其最为熟络,既然四爷说朱元璋答应他可在火药司带走两千匠户,这对接的人自然还是要用熟人挑选最好。
忙完这一切,都已经是晚上。李泰也懒得再东奔西走,直接叫赵武分别去通知负责纺织厂的肖连平,以及盐务和酒厂的吕本还有格物居的李四和姚广孝去他农庄一聚。
别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接下来自然是要安排一下自己的私事。
商业计划不能停,同时科学观念的推广自然也不能停下。
说起来,李泰还觉得稍微有些可惜,毕竟这次打仗,若是可以的话,李泰甚至还想要将姚广孝都一同带去。
毕竟姚广孝在历史上能辅佐朱棣靖难成功,显然同样也有着军事上的天赋,能带上这么一位军师,自然能让李泰心中更加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