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微醺地走出了这刘府,他想着刚刚刘基的话,这大明的天下刚刚有了起色,所以朱元璋需要各种的人才。
但大浪淘沙,如果有好的发展,那么是可以的,但要是真的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买单的还是这个人。
朱家是不会允许人失败。
李泰的发展工业的想法,虽然是得到了朱元璋的支持,可要是户部那边办事不力,一旦未能实现李泰的三年产量十倍的设想,那么刘基断言将来这件事李泰是免不了要他来顶缸。
其实对于朱元璋,刘基想来比他李泰要了解的多一些,李泰不想成为这个试验品,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件事要和朱元璋说明。
大军将要开拔,李泰知道时间不多,他第二天就进了宫,朱元璋似乎对于他这个朝廷的新秀很给面子,立即召见了他。
“陛下,我来是想向您提出一个想法。”
“说。”
“这棉纺织业的工厂兴办,我想不如在等等,先把飞梭弄出来,接下来在江浙一带先定点地进行试用,培训出一些好的工匠,等我将城池修好,就去江浙亲自督办此事,那样可能事半功倍。”
朱元璋想了想:“你担心什么?”
李泰感觉得出,这位大明皇帝有些生气了,他忙道:“陛下,我没什么担心的,只是觉得,一个新的技术,需要工匠的熟悉,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两到三年。”
“不要说了,你知道,北伐可是等不了人,你的城池修好,我就会进行第二次北伐,到时候这座城可以和北平形成犄角,两边用兵,我就不信,他元廷真的可以藏起来不成!”
李泰真的想说,你第二次北伐根本就找不到元廷的影子,而且你还要北伐十二次,可他知道说了这些也没人用,朱元璋甚至会认为他这个人脑子有问题。
“陛下,钱粮不是一时之间的事,这个需要慢慢来。”
“我大明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若是不能尽快消灭元人,我问你,他们东山再起,哪怕出现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成为元帝,那么鞑靼人联合了瓦剌的话,我们就真的很麻烦,而且,我这里有一份来自云南的消息,哈刺章和蛮子已经是蠢蠢欲动,若是南北受敌,你说我大明还有安稳日子吗?”
李泰其实知道,这位元昭宗不是什么好对付的,他知道朱元璋担心的不是没有道理。
“好吧,既然陛下这么觉得,臣自然是没有意见。”
“李泰,我知道你也是为咱大明好,可你也要想想,我们大明不能拖,要不然就是再给元人机会!”
朱元璋说着压低了声音道:“你知道,我们毕竟是刚刚打了一场大仗,其实我们的钱并不多,可要用的地方却不少。”
李泰知道朱元璋说要考虑的确实不是单单一个北伐。
“好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明日我不会送你,会派刘基去,你啊,给我好好的把这座城修好,到时候,我记你一大功!”
“是!”
李泰起身离开,但他知道刘基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去户部一趟。
户部。
此时的户部其实也在为了李泰的这个折子犯难,主要是他们实在不敢相信,这个世上会有工厂的这种感念。
按照朱元璋的旨意,他们已经找工匠去打造飞梭,对于这个东西,户部的官员也不认为,李泰的这个发明可以提高那么多的效率。
但工厂兴办的问题,才是让这些户部官员感到头痛的,毕竟,棉纺织的作坊,在江浙不在少数,可像李泰说描述的那种大型工厂,简直想都没有想过。
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了一些官员的油水,毕竟,从上到下,他们可都是拿了好处的。
李泰走进户部,那些官员看到是他,一个个没给他好脸色,实在是这个折子上的内容,不单单是颠覆了他们的认知,也断了他们将来的财路。
如果李泰的这个工厂真的兴办起来的话,到时候大明朝廷的棉纺织厂,将是成为主要的布匹的来源。
到时候他们也就没法从那些私人的作坊手上克扣好处,地方上没了这个甜头,他们这些户部官员自然也就没了油水。
李泰此时并未发现这里面的问题,他刚刚走进,身为户部侍郎的郭兴全站起身:“李将军。”
二人曾在早朝见过,李泰上前躬身:“郭大人,我来是想问问,这兴办工厂可有什么难处吗?”
“难处,倒是没有,只是
郭兴全说着指了指桌子上一沓折子,道:“这是一些难处,不过,也不是克服不了。”
“这么多。”
李泰走近了看了眼,正要翻看,郭兴全却按在了上面:“李将军,不可,这可是不合规矩的。”
“嗯,那有什么不能克服的问题吗?”李泰问。
“这个吗,有一个……”
郭兴全看了眼李泰,道:“有人说,一旦工厂兴办起来,那么那些私人的作坊怎么办?”
“告诉他们,这是为了大明,为了我们陛下,那些工匠开进厂,至于那些作坊主,场地和工具可收购,至于他本人只能让他改行了。”
“哎,这个倒是可以,但,只怕是民怨极深啊!”
郭全兴道:“我已经听说,有些作坊主在
“他们想干什么?”
“这些人说什么要来南京告状,至于他们告的就是你李将军。”
“我?告我什么?”
“告你以权谋私,告你假借兴办工厂之名,来肥自家的产业!”
李泰笑了笑:“这简直就是子虚乌有,好,让他们告就是,不过,这件事陛下已经答应,绝不会更改,还望郭大人,还有各位同僚能够齐心合力,将此事兴办,这可是对于大明功绩万代的事情。”
郭全兴点了点头,但那些户部的官员,却一个个不以为然,有些更是连连摇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