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曾祖父带着顾思去了香烛店:“店家, 最好的香来一把。”
那店家见了两人,眼睛一亮,拿着一把两尺长的香道:“您看, 这把香, 卖的最好,院试的儒童们最喜欢买这个,可灵验了, 来我这店里买香的, 足有十个过了第一场呢!”
“多少钱?”
“三百文。”
“太贵了, 平常一把香还不是几文十几文, 用料好的贵的也就几十文。”顾家曾祖父讨价还价。
“不是您这样算的。平常一把香才多长?一根也就灯芯那么细,我这把, 和指头一样粗了。光重量上, 就比平常一把香重了好些倍,卖个一百来文也是值得的。”店家说着,拿着扇子殷勤的给顾家曾祖父打扇扇风。
顾思惊讶的微微张开了嘴。
他实在没有想到曾祖父会来买香,这是要去庙里烧香祈求中秀才吗?
他日常忙着读书,就是家里学堂两个地方转,见过最迷信的事就是家里的堂弟被放到外边养才带回来。
除了这个, 他平常也感受不到多少迷信的事, 奶奶和三奶他们逢年过节去庙里烧香这种事不算,在现代这种事都常见的很,反正家里男人们都不信神鬼这些。
爹爹能不信, 因为爷爷不信;爷爷能不信,因为曾祖父不信。
顾家整体气氛极为的开明, 顾思还是第一次见到曾祖父将希望寄托在烧香拜佛上。
他听店家说卖个一百来文, 立刻道:“那就一百文一把, 不卖我们就走了。”
顾思拉着曾祖父,做势要走的样子。
顾家曾祖父却不想走,没怎么动。
那店家把笑容一收,认真的对着顾思道:“小儒童,你不懂,这价是一文都不能少,少了心不诚,就不灵验了。”
“曾爷,去庙里烧香肯定要在庙里买香,那样才显得心诚。”顾家一看这人就是发院试财的。
“庙里可没有我这‘必中’香,整个府城只有我家的钱氏香烛店里有。”店家觉得顾思一个孩子拿不了大人的主,对着顾家曾祖父使力,“我这香可是有讲究的!您看这香通体带紫,有紫气东来之意。左边这根叫出类拔萃,右边这根叫文曲附身,中间这根叫顺心如意,合称必中。不是我不愿意给您少一文钱,是这一根百文钱,少一文这寓意就不对,这香也就白烧了。”
不能少也不能劝别买,什么话都被堵住了的顾思:这店家真是个人才。
话说到这个程度,除非他们不在这家不买,否则一文都不能少给了。
不然少了钱到时候曾祖父没中,肯定会想,是不是钱掏少了心意不诚了才没中,我当时要是不贪那点钱是不不就过了?一辈子下来在考试上都花了那么多钱了,怎么当时就舍不得那点钱,是不是天意合该让我不中?
还不能不买,这家店大,他曾祖父直奔这家而来,应该除了这家别家也没了。真没中时,他会不会又想,是不是香烧错了,要烧了必中香才管用。
这样,人就会陷入无尽的后悔之中。
哪怕知道其实与这个关系不大,人还是会给不成功的事找各种理由。
顾家曾祖父很意动,也没说买不买。
店家把香给顾家曾祖父手里一放:“你这后辈一看就是文曲星下凡,定然红案有名,不用求菩萨,但这香也能还愿,送他了,你去庙里时刚好让他谢过天上神仙的护佑,等中了红案给我串喜钱就行。”
府试第一场发案被称为“粉牌”,覆试发案是院试正式结果,被称为“红案”。
顾思忍不住“啧”了一声,他还以为是买一送一,半价卖了,结果店家是买一送一里藏着卖一再卖一啊。
这个时候的读书人大都讲信用,要真中了,肯定要回来把这香钱给店家拿来,再多给几十文谢仪。
难怪这店家一个香烛店开这么大,这能说会道还会长远考虑,生意不好才怪。
不为自己,顾家曾祖父还能有些理智,一听店家说起顾思能中,他就眉开眼笑,很利索的掏钱了:“哪里用你送,两把我都买了。”
猝不及防的顾思:没想到啊,还能有这一出,这一定也在店家预料当中。
顾思只能看曾祖父买了香,又买了蜡烛。
去庙里的路上,顾思忍不住道:“我正场十四名呢,今天提覆也答好着呢,《圣谕广训》也抄对着,没出什么错,肯定会中的。”
院试正场后的这场覆试,被称为提覆,和县试府试里的提堂差不多一个意思 。因为在大堂里考,又叫堂覆。
顾家曾祖父心情好的很,驾车时吆喝骡子的声音也透着欢快:“知道你能中,那咱们烧了香岂不是更稳当?”
顾思默默的听着,不发表意见了。不管怎么样,还是让长辈安心吧,曾祖父年龄这么大,还能遇到几件开心的事情啊?
“要是这场中了,以后不用考,不知道要省多少钱,不可惜现在这几个钱。”顾家曾祖父安抚顾思,畅想起了未来,“等忙完了,回家咱们就为你大请宾客,菜要比上次你过府试多两道。要是我也能中,就多四道,我要把我认识的还活着的那些人都请上……”
顾家曾祖父絮絮叨叨的讲自己的计划,问顾思自己想的菜好不好。
两人到了庙前,天色还亮着,庙门口有人进出,看来香火很好。
顾思找个地方把车停好,拿着香烛,带着顾思往内走。
刚到了门口,迎面走来一群五八个女性,顾思也不能细看是几个,见她们人多正要退到一边,却见一人眼熟,一细看,意外的唤人:“娘!”
舒颖也看到了顾思,惊喜的快步向前:“你怎么也来了庙里?”
“我还想问你呢。”顾思向旁退了两步,把大门的地方让开,笑着回答,“我曾爷说要来庙里烧香,我们就来了。”
“我跟你们一样,你三外婆带我来庙里烧香,遇到了井家娘子和冯家娘子。”舒颖微笑着说,边说边往那边看。
顾思看过去,刚出了门的这群人在门口的另一边站定,里边果然有亲戚,他挨个问人:“三外婆,舅娘,井伯母好,冯伯母好。”
到了最后一个十三岁左右的少女,他娘没说,他也只矜持的点了点头,算是问候。
井母在那西边笑道:“哟,你没见过我,怎么知道我是谁?”
被问话了也不好不回答,顾思应:“我猜的。”
“那猜错了怎么办?”井母带着一点打趣的意味问,眼神往旁边的年轻少女身上望去。
顾思隔着一条路又往那边看了一眼,反正他现在的年龄说大也不大,礼貌看一眼也没事。
那女孩约摸一米五,穿一身湖绿色的衣裙,容貌秀丽、神色淡定,整个人落落大方的望过来。
他收回了视线,回应井母:“没猜错。”
那两人一看就是母女两,娘亲又说里边有冯母,特意提起又看过去,肯定与自家有关,应该就是上次那个想要与他结亲的冯家了。
冯家姑娘就是十三岁左右。
他猜错了也没事。
“好聪明啊,我家那娃,有时就是块木头疙瘩。”井母夸赞顾思。
柳氏见他们见过了,问自己想知道的:“你这场考的怎么样?”
舒颖也最关心这个问题,刚才就想问,只是没机会,见此一脸期待的望着顾思。
“我觉得挺好,没出什么问题。”顾思回完,看一眼曾祖父,见他在门边离的远些站着,也不急的样子,就没说要走的话。
井母叹气,忧愁极了的样子:“你初场十四,你们西乡县至少拨府两名,这秀才是稳了。不像我家娃,第一场才十九名,我们汉中县拨府三四名,他怕是选不上。”
顾思忍不住露出了莞尔的笑容。曾祖父没说错,井家一家果然都是爱现的,井利仁他爹是,他娘也是。
他笑着安慰:“伯母放心,一定会中的。汉中县学额十六名呢,你们汉中县又一向文风鼎盛,拨府每次至少都要选四名,选三名都是几十年以前的了,现在选五六名的都有,会中的,不用担心。”
这是实话,不是安慰人的,井母听了,神色高兴而又自豪:“我家利仁……”
眼见井母要细数自家孩子的光荣事迹,顾家曾祖父在一旁道:“顾思,走了。”
“马上就来!”顾思应一声,转头问舒颖,“娘你们怎么来得?要是走来得,就等一下,我们一起坐车回去。”
舒家三外婆在路那边道:“还等什么,我们跟你一起去,再拜一拜菩萨。”
顾思就跟大家挨个道别:“井伯母再见,冯伯母再见。”
长辈点头,他又对冯家姑娘点头,对方也轻微的点了一下头。
几人一起进了庙里,越过文殊菩萨殿的殿门,顾思一看,好家伙,两尺宽的大香炉里快要插满香了,一半以上都是他们买的这种大长香,看来烧香求佛的考生和家长比他预料的多很多啊。
一想文殊菩萨是佛陀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华严三圣”之一,众菩萨之首,是象征佛陀智能辩才的菩萨,也就不奇怪了。*
这知识,还是从三外婆那里知道的。
顾家曾祖父点燃了自己的那把香,虔诚的在中间跪下。
顾思也在左边跪下,心里祈求:求菩萨让我曾祖父这场院试覆试过了,好了结他多年心愿。他寿命不知还有几年,不知还有没有下次院试的机会,求菩萨保佑他这场覆试能被拨府……
舒颖刚才在右边的蒲团上跪下,这时也磕完头。
顾家曾祖父从中间的蒲团起身,顾思拿了自己的香来打开,点燃,插.到香炉里,在中间的蒲团跪下。
顾家曾祖父和舒颖一点都不嫌麻烦,跟着在顾思左右两边跪下,一起磕头。
顾思又求了一遍让曾祖父过,磕了三个头,没求自己。
院试题做了那么多,他已经摸到了门路,就跟大家说的一样,破好题承好题,不会出大问题。
不为自己求菩萨,即便这次不过,多考两三次总能过。
舒家三外婆和柳氏在他们磕完头后又上前去磕,多求一遍菩萨总没错。
上完了香,五人一起向外走,舒家三外婆上车前,笑着对顾家曾祖父道:“麻烦伯父了。”
顾家曾祖父点了点头,见三人进去,顾思却坐在了外边,有些意外:“你不进去?”
“我坐外边,凉快。”又没太阳 ,他年龄慢慢大了,要开始避嫌长辈了。他坐外边,里边也能宽畅点。
舒家三外婆笑着伸手过来拉顾思:“凉快什么呀,快进来。”
顾思只好进去。
顾家曾祖父鞭子一扬,车上路了。
舒家三外婆在车里笑着问顾思,全是打趣的话:“你看冯家姑娘怎么样啊?她长得好看吗?你喜欢不喜欢?”
顾思认真想了一下:“她很好。”
十三岁就有快一米五的个子,在这个年代里,是真的高,以后至少也能长一米五五到一米六了。长的也好看,气质也好。要是知道他们两人在说亲,还能那么大方,那心态可比一般姑娘强很多了。
顾思过节走亲戚、在村里、在府里,都见过一些小姑娘,冯家姑娘容貌气质都算是最出众的那一波了。
这话一出口,车里就传出了一阵笑声,柳氏性子活跃,也不拿帕子捂嘴,直接笑着问顾思:“那把她给你说成媳妇怎么样?”
舒颖也笑着望儿子的神色。
顾思摇了摇头:“我还小呢,婚事早着呢,急什么。”
“你不急,人家姑娘急啊,等你愿意了,人家早嫁别人了。”舒家三外婆笑着应。
舒颖在一旁笑道:“女孩子家一般十三四就开始相看了,十五六定亲,十七八成婚。”
“婚事看缘分,不强求,我再等几年,不急着定。”顾思认真道。
舒家三外婆看顾思稳重极了,在车子里就着这事问起了他来。
另一边,冯家母女在自己家车上,只有两人,冯母小声的问自己女儿:“今天还真是巧,遇到人了,你觉得顾家那孩子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