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废真相

作者:华夏智囊 字数:3473 更新:2023-09-12 08:42:35

南中邛都县府邸

马忠听了面色一变,但很快恢复神色,淡定地笑道,”哈哈,骠骑将军真会开玩笑,您这次有功于朝廷,我马忠岂会是非不分,靠出卖同僚邀功呢?“

李严冷笑一声,”哼,我开玩笑?呵呵,我哪有你会开玩笑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你别忘记,你今天的地位,是怎么得来的,狐忠!“

众人听了两人对话,皆大惑不解。咦,这个,狐忠是谁?难道是都督大人?可都督大人什么时候叫狐忠的?

马忠微笑着将手悄悄放在桌下,握紧了拳头。

往事,再次涌上心头。

那时一段尘封许久,马忠不愿谈起的往事。

涉及蜀汉朝堂最大的一宗悬案,李严被废案!

昔日的李严是蜀汉重臣,他在刘备西征川蜀时,便舍刘璋而投刘备,当即被任命为裨将军。平定成都后,又被升迁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李严文武双全,参与制定《蜀科》,又多次平叛,受到刘备的重视,并和诸葛亮一起成为刘备的托孤大臣。

但是,其实李严在被废之前,他的名声就颇为糟糕,有“李鳞甲”之名,曾与多位同僚和部下发生冲突,包括护军辅匡、郡功曹杨洪、牙门将王冲等,连同乡陈震也对诸葛亮说李严在乡党当中风评很差,”腹有鳞甲,不可亲近“。

在北伐开始后,诸葛亮多次希望李严到汉中帮助自己,李严不肯,同时修筑江州大城,想要划出五个郡来成立巴州,还希望学司马懿开府。

诸葛亮在李严的要挟下封其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给李严加官为骠骑将军,甚至在北伐期间给予李严署理丞相府的权力,李严这才同意来到汉中帮忙。

公元二三一年,蜀汉建兴九年春,诸葛亮出兵祁山,时任骠骑将军的李严负责督运粮草。夏秋之季,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话给诸葛亮,让他撤军,诸葛亮得到信后答应退兵。诸葛亮退兵的消息传来时,李严在传令人前假装不知情,称粮草尚足,又在另一方面给刘禅上疏,说诸葛亮是假装撤兵引诱敌人来攻。结果最后诸葛亮出示李严先后言行不一的文书,令李严哑口无言,只好俯首认罪,于是诸葛亮联合群臣上表弹劾,废李严为平民,流放梓潼郡。

李严的做法,看上去错漏百出,不像是如此精明之人做出的事。但实际上李严的算盘,却是打得很精——他原本没有打算留下文书!

李严派人去给诸葛亮传的退兵命令,是口头命令,本就没有文书。且李严知道自己没有让诸葛亮退兵的权力,于是便假借刘禅名义发布命令。他的设想便是,如果诸葛亮退兵,并声称是刘禅的命令,退兵回朝后与刘禅对话便会遭到否认,但因为是口头命令,诸葛亮拿不出相关文书,便无法自证。以诸葛亮的聪明,他自然能知道是李严从中作梗,但这时只要李严假装糊涂,诸葛亮也是拿他没办法。这样一来,李严既可以洗脱自己运粮不力的罪名,又能让诸葛亮因为无故退兵还质问刘禅,威望受到打击,同时诸葛亮和刘禅之间的君臣关系也会产生裂痕,李严便有了取代的机会。这对李严来说,简直是一箭三雕!

那么,既然李严并没有打算留下证据,那诸葛亮又是如何获得李严前后不一的关键物证——文书呢?

首先,诸葛亮所出示的文书是真的,否则李严不可能哑口无言;其次,在指认过程中诸葛亮动用了人证,使得李严无可辩驳。

李严心思缜密,他知道写给刘禅的上疏会交由尚书台处理讨论,这些人都是诸葛亮举荐给刘禅的,诸葛亮要掌握这些文书很容易。因此,为了不落下关键把柄,李严选择传递的是口头命令,可关键问题在于这个口头命令的传递者,是参军狐忠和督军成藩。成藩乃无名小辈,而狐忠这个名字,听着很陌生,但他的另一个名字便是,如今的镇南将军——马忠!

马忠的生平不用介绍了,他早年的名字叫狐忠,他受到先帝刘备比肩黄权的高度评价后,在诸葛亮主政时期获得重用。先是跟随诸葛亮一起南征,之后更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前,担任丞相参军兼益州治中从事,辅助长史蒋琬处理留守相府的事务,俨然已经作为蒋琬后续接班人培养。

可是,紧接着李严便以中都护的身份署丞相府事务,全面接手丞相府大权。长史蒋琬和参军马忠,成为李严下属。

李严“腹有鳞甲”,心术不正,这个诸葛亮是清楚的,他将李严调入丞相府,既是爱惜他的才干,更是希望二人可以通力合作。不过,诸葛亮到底还是留了一个心眼,他担心李严私下会为了权欲,对北伐有所破坏。于是,便想在李严身边安插一个“卧底”,便于监察。

诸葛亮思来想去,丞相府中,唯有益州本土出身的马忠,较为合适。此时的马忠,名声不显,且官职不高,又属于蜀汉一直算不上主流的益州派,和同样受打压的东州派李严,更有共同话题。

一向朗爽的马忠,痛快地接受了诸葛亮的任务。

果不其然,那边李严在丞相府因为毫无亲信势力、正待得憋屈郁闷,这边马忠稍微一示好,李严便很快“上钩”,将他引为心腹,大小事情皆与之商量。

直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马忠跟着李严一起为大军押送粮草。可惜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惧怕担责受罚,从此失势。于是心一横,打算施展“诈术”,为自己免罪开脱,同时甩锅诸葛亮。

面对上司的“疯狂”行径,马忠一度陷入了挣扎纠结。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平心而论,当时的李严对待马忠,绝对是推心置腹,信任有加,甚至让其参与了“造假免罪”的计划中,专门交予马忠到前线执行传令的任务。可是,马忠又深知李严的行为,实在是为了个人权欲,不利于国家。

从小就寄人篱下、见识了战祸的马忠,非常渴望国泰民安。早年他被先帝刘备的理想所感染,转入麾下,后又在丞相诸葛亮门下效力。他深知诸葛亮继承了先帝刘备的理想,爱国爱民的仁义之心,比之先帝刘备有过之而不无不及。如此诸葛亮,才是这个乱世的百姓,最需要的救赎!

最终,理性战胜了情感,国家公义战胜了私人恩德。马忠根据蛛丝马迹判断出李严准备造假免罪,于是他假装在不经意之间让李严留下了相关文书,并在传令时提醒诸葛亮小心李严的“阴谋”。最后,当诸葛亮意识到李严已经权欲熏心,为了国家大计,必须废除时,马忠挺身而出,提供了关键性的物证文书,并亲自担任人证,让李严在铁证之下无话可说。

一时之间,舆论哗然,平日与李严如此亲密的马忠,居然公开检举自己的上司?而将马忠视为心腹的李严,当看到马忠出面作证时,更是震惊不已。他不明白为何自己如此真心对待,马忠居然还会背叛。最终他将马忠定为趋炎附势之辈,破口大骂,恨马忠忘恩负义,恨自己有眼无珠!

最终,李严从蜀汉的二号人物,跌落下来,废为平民,流放他乡。

而被李严大骂趋炎附势的马忠,却没换来应有的“回报”。也许是迫于舆论压力,也许是不想给丞相诸葛亮“添堵”,马忠主动要求辞去丞相府官职,远离是非之地,南下南中镇守。在他看来,南中虽然苦寒,夷人凶悍,却少了几份尔虞我诈,多了朴素率真,如此正好乐个清净自在。

收到消息的诸葛亮,当即动容不已。他自然知道马忠的想法,他感激马忠的“牺牲”,也爱惜他的才干。但为了维护北伐团结的大旗,他只好含泪将“真相”掩下,同意了马忠的请求。自此,马忠便远离了蜀汉中枢,一直在南中东征西讨,为蜀汉平定南中建立功勋。

时间转眼过了四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再次启用了李严,并一路提拔,让其重回骠骑将军之位。但是李严知道,今时已经不同往日,他再也没有机会能够重回权力巅峰。如今的他,自认为不过是诸葛亮门下用来表露和睦、彰显派系团结的装饰罢了。因此,他也愈加痛恨当初马忠的“出卖”行径。要不是马忠,今日的蜀汉丞相,兴许就是我李严了呢!

只不过平日里碍于情面,他才没有在诸葛亮面前对马忠不满。

当李严来到南中,不顾一切地杀死冬逢,便做好了向马忠“自首”的准备。

李严自认为已经辞官,当然不需要再看诸葛亮脸色,因此也就对马忠不再客气。

来吧,把我抓起来吧,去向你的主子,诸葛亮邀功去吧!正如当年你出卖我的模样!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1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