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灵宁神仔细回忆了一番,开口道:“我记得, 那个青玉佩上雕刻的是龙, 但是龙首却是隐藏在云中的,到是特别。”
殷绣添道:“龙纹的东西,先帝甚少赐予嫔妃。”
程灵以手撑下颚, “这样, 从从前伺候过太后的宫人那里查起, 若得消息我再告诉你。”
“有劳圣人娘娘。”
“还有一件事, 我要与你说。官家已经回了太后,等徐牧病好起行,让他一并护送太妃回益州行宫奉养。”
殷绣嗯一声,“我知道,官家与说了。。”
程灵侧过身,随手端过一杯已经凉尽的茶饮了一口, 轻皱眉看向茶中。
“官家对你这个人, 倒真的是什么都思虑到了, 为了你,不杀殷茹,又为了你,把她摆到远处去。你后不后悔当初求我把她接进宫里来。”
殷绣站起身, 去炉上取了滚水过来,弯身替她添茶。
“您要听实话吗?
程灵握着热茶, “你何必与我说不实的话。”
殷绣握住壶柄直起身来, “是后悔的, 我原不曾想过,人的心会变这样可惧,也不曾想过,我自己也是个十足自私的人。”
程灵突然没有兴致同她在往下说,两情相悦的人有所困缚,这样的事在她看来却是有甜蜜的。她抬头看了一眼佛龛中将要燃完的香,香烟背后的木雕观音站在两条水龙吐出的莲花之上,眉目慈悲,半垂的的双眼静静地望着她。程灵抬头合上眼睛。殷绣的声音却没有停下。
“殷茹告诉我,她有了魏钊的子嗣。”
“什么?”
殷绣轻叹了一口气,“这会儿,恐怕已将近两个月了,娘娘,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程灵睁开眼睛。“是白马寺那一夜的事么,不可能啊。官家知道吗?”
她一问出来,又自顾自地笑笑,“也是,如果官家知道,殷茹也活不成了。你刚问什么,如果我是你,我会怎么样是吗?”
程灵低头想了想,“如果我是你,也许会绞杀了她。”
“您会吗?”
“从前不会,但现在也许会,我也逐渐看明白了,大陈宫中相对立的人,没有任何可能彼此原谅,彼此放过,总要走到,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的地步。殷绣,我也问你一句话,如果为钊和刘宪,终究也要拼到你死我活,你会怎么做?”
佛香渐淡,程灵的侧脸映入殷绣的眼中。
说的虽然是刺心刮骨的话,面容却已经端庄秀丽。时光流转,她与身俱来的坚硬与执着转化成了另外一种危险的东西。
“娘娘,绣儿是个女人,这一生都不会负官家。但我也有自己的道理,哪怕再难再痛,我也会把该还的还了。”
程灵笑了笑,“好,我就看着。”
说着,她站起身,侧手推开殿门,“你回去吧,从这里慢慢地走,我看着你走。”
“是,娘娘保重身子。”
说完,弯身行了个礼,方行了出去。
走了十几步,身后又突然传来程灵的声音。
“殷绣,以后,你和魏钊的每一步,我都会这样看着。”
殷绣回过头,程灵立在门侧,姜黄色的帐子扬起一面,半遮住她的身子,大寒的天里,人也显得越发的单薄。
皇后也过不好。
殷绣的心中陡然生出这一句话。以至于她不忍与她相看,转身快步走出了明仁殿。
回至福宁宫的时候,珠灵正在殿门前等她。手里捧着一只破开皮的石榴。
“夫人,您可回来了,奴婢怕您回来就要去官家身边伺候,特意在这儿等着给您回话。”
殷绣接过那只石榴,放在手中细看。
“怎么了?这是哪里来的。”
珠灵道“将才郑婕妤来了,好像是来给官家送东西的,官家那会儿不在宫里,她就来我们那儿坐了会儿,这只石榴石她给您的,但说的却是太妃娘娘让她带给您的,还带了一句话,说什么‘留则不见腹中子’奴婢没听明白。”
殷绣到时听懂了这其中的意思,看来,魏钊的旨意已经传到殷茹那里去了。
殷茹是在告诉她,要想保住子嗣的秘密,就要设法让她留在宫中。
“你把这个石榴收好。官家呢,回来了吗”
“回来了,在书房。”
“好。”
殿内,魏钊正坐在书案前看折子,折子旁边累着的仍然是那厚厚的几册《资治通鉴》,杨嗣宜站在一旁研磨,殿中却弥漫着一股酒香。魏钊看得认真,没有发觉殷绣进来,提笔同杨嗣宜道:“今儿晚膳传郑婕妤宫里,晚些朕过去。”
杨嗣宜到是看见了殷绣,一面应是,一面道:“那请魏夫人来替一替奴婢,奴婢好去传话。”
魏钊抬头,见殷绣立在红木梯柜的旁边,搁笔笑道:“过来。”
殷绣走到他面前,杨嗣宜便退了出去。
徽州进贡的墨,有一股极淡极雅的香气,殷绣低头嗅了一口,含笑道:“以前,父亲还在的时候,什么都不敢贪,但就是喜欢这徽州的墨,记得当年,哪个大人送了他一段,他一面记着清廉的道理,一面又偷偷的自己研来写画,那些字啊,我至今都还收着。”
魏钊侧头看他,“听说当年殷府抄家,你求了刘宪,留下了好些殷相的手迹。”
“嗯。”
殷绣手上动作不停,“父亲一生什么都没有留下,通共只有那些书文,是他一辈子的心血。”
魏钊的手叩在一本折子上,目光盯着面前的笔架,沉默了一会儿。
“官家,怎么了?”
“没什么,许成宗刚走,朕再想,现在是不是重审当年殷相谋逆案的时候。”
殷绣研磨的手一窒,墨香入鼻,酒香追随而上,她侧头看时,才发觉椅旁架了一个红泥炉子,上面咕噜咕噜地烫着一壶酒。
“您是有什么高兴的事吗?”
魏钊往椅背上靠去,“是有一件,南边盐运上的案子理清楚了。刑部已经拟文,该处置的处置,该赏的赏,该补的缺位,朕也终于可以按自己道理来了。”
殷绣沉默下来,重新研墨。
魏钊看着她,“你是不是想问刘宪的事。”
“奴婢不敢。”
魏钊坐直身,捏住他的手腕,砚台中的墨汁一下溅出几个星点,落在魏钊的虎口处,他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在意。
“怎么了,你很久不这样自称了?”
殷绣松开魏钊的手,从袖中取出绢怕,蹲下身子替他擦拭。
“我有些怕,自从知道您再查掖庭狱的旧案,我就有些怕。官家,徐牧虽然在朝廷上失了人心,但他在南方的势力都还在,人如今也都没有出汴京,这个时候,官家……”
“你是觉得,我不应该动刘宪吗?”
“奴婢不敢。”
“绣儿!不要这样跟朕说话。”
殷绣握住手上的绢子,慢慢站起身。
“官家,绣儿知道,在这件事情上,绣儿没有资格,也不应该多说什么。绣儿也明白,官家这一路行的不容易,到如今不该手软,可是,我识得刘知都多年,他不是乱臣。”
魏钊低头看向那方替他擦拭污迹的帕子,“朕还没有给刘宪定罪。朕是想理清楚父皇在位时的那几桩案子。朕明白,过去刘宪在那个位置上,是要用些手段,累些罪恶,但他对你有恩,朕为你,就记他的功,至于功过是不是两抵,朕会自己思量。”
殷绣听他这样说,倒也有些后悔之前的态度。抚裙跪下来,轻声道:“是我把官家想得轻了。”
魏钊却也站起身,在她面前蹲下来。
“绣儿,别跪我,受不起。”
殷绣抬起头,魏钊面上带着一丝柔和的笑,这个笑容她很久没见过了。
“您说什么话。”
魏钊抬手将她耳旁的一缕碎发向耳后挽去。
“入大陈宫以来,我很多事都渐渐惯了,但并不见得都是我所喜欢的。从前在长春宫,你比现在要轻松快乐不少,拿着一日的吃食,也敢和我揶揄玩闹,我不是矫情,那个时候,在不入口的饭菜都吃得下,母后不大清明,却是个安静慈爱的人。如今母后的身子是好了,可也不似当年那样待我了。”
殷绣握住他在耳边的手。
“绣儿没有变的。”
“但你觉得我变了,是吗?”
殷绣摇了摇头,“官家,我一直记得长春宫初相遇,您跟我说的话,那时候,我和您都还小,都还不知道这天下,皇权究竟是什么东西……我虽然怀念那个时候,我并不觉得是您变了,从前畅意,是因为肩上没有担子,如今负重,是您坐了您该坐的位置,做了您该做的事。”
魏钊笑了,撑了她一把,将她从地上扶起。回身亲手把了酒壶,朝外换人取盏。
“陪我饮一杯?”
“陪您饮一杯后,能求您一件事吗?”
“不饮也可求啊。”
“我想求您,让殷茹留在宫中。”
魏钊闻话沉默下来,良久,方道:“绣儿,你该知道,我这么处置她是为什么。”
“我知道,可是官家,您能不问缘由吗?绣儿日后,一定会跟你说明白的,只是现在,我不能让殷茹离开。”
“究竟为什么?”
“您就当我舍不得这个唯一的妹妹。让她再留一段时日。”
魏钊凝殷绣良久,“好,你既求了,我就应你,哪日你愿与我说原委,我在做我的处置。”
殷绣笑了笑,亲手斟酒盏,盏满而不溢,清凉的酒色映出男子俊逸的容貌。
“官家……”
“嗯?”
“茹儿倾心于您,您知道吗?”
魏钊饮了一口酒,“知道。”
“那您为什么……”
“不为什么,你虽仁善,但并不是无心,我既然知道你会伤心,何谈其他。”
惧怕的情绪,总会被一句话治愈,虽然知道那是暂时的,人也会为此欢愉很久,以至于忘记无数的烦忧。比起程灵,又或者殷茹,吴嫣,郑婉人,还能在仓皇人世间享受情爱之乐,殷绣已觉得命运厚待于她了。
过了十一月,整个汴京城都在候着第一场雪了。
这是新帝登基以来的第一个年关,天下太平,税政轻平,朝廷上也一洗废帝在时的腐朽奢靡之气,呈现出一片兴兴向荣的气象。
城南的瓦肆萧条了些日子以后,如今又重新热闹起来。连着在汴京南面起了十几座棚区,演出杂剧及讲史、诸宫调、傀儡戏、影戏、杂技等各种伎艺的艺人,足足汇聚了数千人,天虽大寒,但棚中热闹不减,百姓们年终有了余粮,也乐意花些银钱儿在里头取乐。
除了民间的文人骚客捧艺人,十二月初,棚间也进出不少官场上的人,有的时候一锭银子一锭银子的大手笔打赏出来,也是惹得众人侧目,但那打赏的人好似也不避嫌一般,偶尔还高调一句:“徐府徐老爷赏……”
十二月初八,相传这一日是释伽牟尼佛的成道之日,又叫“法宝节”按照往年的惯例,白马寺要派五味粥,大陈宫中也要赐百官粥,这是大陈朝历代皇帝用以笼络臣子之心的形式。
这日宫里正忙乱,刘宪月初也回宫当职了,殷绣与他在福宁宫外匆匆见了一面,却也因为各自手头有事,并没有说上几句话。
刘宪还是从前的那副模样,只是人好像清减了很多。入宫后就一头埋在内东门司里不出来,杨嗣宜见他行事与从前无异,多少放下心来。
程灵那处也是一样,因年节的事,刘宪一日要在明仁殿回好几次话。
在众人面前,二人都自持身份,程灵连一句询问他病状如何的话,都没有问出来。
这日,白庆年冒着寒霜匆匆入宫,却在丽正门外看见了徐府梁氏的马车,二人在丽正门前撞了个正着,下车两两见着,白庆年到没什么,梁氏却怯生生地把手藏在袖中,一脸尴尬和戒备。
“哟,徐夫人,今日入宫是替徐大人瞧官家呢,还是拜太后啊。徐大人的腰病好了么,这天可越来越冷了,等到下了雪,官道封路,可就不好行了。”
梁氏毕竟是个女流之辈,被他这么一揶揄,哪里还会说话,只把一张脸涨得通红,命身边的人往后退了几步,弯身道:“白大人,您先请。”
白庆年也没有推辞,大步地行在前面,二人一前一后地走在人来人往的宫道上,白庆年是个口上闲不住话的,虽然知道梁氏是外臣女眷,自己应该避嫌,却还是忍不住闲话道:“如今这大陈宫可是和从前不一样,看看,多多少少有些人情味了不是,梁夫人,您是官家的舅母,皇亲国戚,也在宫中走动得多,您说说,是不是同我说的一样。”
梁氏的手一直捏在袖中,“妾身笨嘴拙舌,不敢妄论宫中。”
这话虽不重,细品之下却也是有辣味的,经她这么一说,白庆年竟然也不好妄然开口了。
“那夫人和徐大人在宫外住着,最近听到什么传言了吗?”
梁氏抬头“白大人指的是什么?”
白庆年回过头,“夫人应该知道吧,近来瓦肆间在传唱一首曲子……”
梁氏没有回答。
二人行至于一处分叉口,左行是垂拱殿,又行是慈安宫。
梁氏在路口行了个礼,转身往慈安宫去了,白庆年在路口处立了一会儿,迎面见杨嗣宜走过来。
“大人您来了,官家等着您呢。”
白庆年眯了眯眼睛,“这梁夫人,近来时常进宫么?”
杨嗣宜往前面看了一眼,“是啊,不过都是去瞧太后的病,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这段时日,外面的王妃诰命们近来瞧病的也不少。”
白庆年没再说什么,只是“嗯”了一生。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