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停电, 这样的日子停电了让我们怎么活啊!”
“就是,今天停电后我家孙子热的哇哇直哭, 大人受得住, 可孩子呢, 让孩子们都饿死不成!”
江流等人赶到供电局的时候已经有一堆人将供电局团团围住,要求供电局的人给个说法。
“如果可以,我们也不想停电的, 又不是只有你们家里有老人孩子。”或许是怕暴动,供电局的铁门上了锁,员工在里头安慰外头的人。
“市局的通知下来了,以后南区10到16点通电, 北区12点到18点通电,如果有变动,会另行通知。”
供电局的副局长拿着高音喇叭在里头说道:“这已经是供电局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大家再闹也闹不出个所以然来, 咱们这里没条件建设风力发电站,而除了风力发电站,火力发电, 核能发电或是水力发电本质上都离不开水, 现在地表的水越来越少了, 局里也是没办法啊。”
这些天副局长急的头发都快掉光了, 愁工作上的事,愁家里的事。
他的小孙孙才八个月呢,今天停电后直接热中暑了, 整个小身体滚烫滚烫的,偏偏现在医院也不正常开门了,还是他找了很多关系才找到的儿科医生,帮孙子看病。
现在他把孙子儿媳妇安置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借由职务之便在办公室开了空调,可他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在全市用电紧张的情况下因私废公,底下人早晚会有怨言。
这一急,嘴上又是一串燎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消下去。
“那可怎么办啊!”
“没活路了!”
“又是缺粮,又是断电,这就是逼人去死啊。”
供电所的副局长都那么说了,可见这已经是最后的处理结果,可一天只供应六小时的用电,其他的十八个小时怎么办呢。
尤其令大伙儿惊慌的还有副局长话语中透露出来的令一个消息,那就是水。
供电局因为缺水的缘故都开始限制用电了,那自来水厂呢,会不会因为水库里的水蒸发光,又没有新降水的缘故停止供水呢?
停电了,挨一挨没准也就过去了,可要是停水呢,这可是会死人的。
想到这儿,大伙儿也顾不上围着供电所讨要说法这件事了,赶紧各回各家找出家里所有的容器把水盛满,至少要在自来水厂真的停水前,把水藏足了。
“村长,咱们怎么办啊?”
本来特地进城就是打听停电这件事过来的,现在也听到了靠谱的消息,再挤过去找供电所的员工打听也没意义了。
“去肃芳街。”
李东脑子里琢磨着刚刚那个副局长的话,随口应付了一句。
于是一行人又改道,去了肃芳街。
“太阳能发电机,可带空调等一系列家电使用,包安装,包教程。”
“柴油发电机,大功率小功率型号任选,购买赠送十斤装柴油。”
......
一进入肃芳街,后安村人就听到了一声声高音喇叭的叫卖声。
“太阳能发电机,好东西啊!”
李东当即眼神就亮了,他居然忘了这一茬,别看现在天上多了三个太阳,水资源少了,导致火力发电厂没办法提供充足用电,可也因为太阳多了,太阳能的资源变丰富了,如果这时候购买一台太阳能发电机,是不是意味着之后家里就不用担心停电风险了。
倒是柴油发电机从一开始就不在李东的考虑范围内,柴油发电机顾名思义是用柴油的,现在这世道,柴油就是和粮食一样的金贵物资,他是傻了才会弃太阳能发电机不要选择柴油发电机。
显然只要有脑子的人都是李东这个想法,因此在太阳能发电及的摊位前还站着几个人,而柴油发电机即便搞买赠柴油的活动也无人问津。
“看功率,你们要是想要能带动空调的太阳能发电机,一口价1000斤粮食,你们要是只想要能带动普通小家电例如电磁炉电风扇的太阳能发电机,一口价180斤粮食。”
在李东他们之前就有人在询问发电机的售价,那个看上去依旧保持异变来临之前得体打扮的西装男语气坚定地说道。
“1000斤粮食,这不是抢钱吗?”
李东听到了,忍不住惊呼。
能带动空调的家用太阳能发电机在末世前也就一两万的价格,便宜点的甚至四五千就能买下来,现在粮食多贵啊,现在钱成了废纸,一两万恐怕都买不到十斤大米呢。
“这话就不对了,粮食值钱,电难道就不值钱吗?这位大叔,你家里有孩子老人吗,咱们青年人挨得了炎热天气,老人孩子挨不了啊,所以我觉得这个定价很值。”
那个人咬定这个价格不肯松口。
“太贵了。”
村里人聚一块小声讨论,他们当然眼馋这个太阳能发电机,要是家里能够装上一台,以后都不用担心停电的问题了,只是这个售价太高,他们虽然当初听了村长李东的提醒没有将去年秋收的粮食和年初的番薯卖掉,可算起来每家每户能有两三千斤存粮也顶天了,一下子让他们花费近半身家去买一台太阳能发电机,这显然不现实。
而且供电所不是说了以后每天供电六小时吗,大不了挨一挨吧,比起受热的痛苦,显然是支撑他们活的更久的粮食更重要。
“这样吧,你给我留一个电话。”
李东问那个卖太阳能发电机的人要了一个号码,他觉得这应该不是最低价,再说了,买发电机这样的大事大伙儿都该回去好好跟家里人商量商量。
那人也没拒绝,看李东等人一个个身强体壮的,不像是挨过饿的人,应该家里都是有点存粮的,十分豪爽地给了李东一张名片。
之后李东等人就在肃芳街逛了起来,两三人组一小队,买各自需要的东西。
这条街上开着的店铺不多,倒是街道两旁有不少人摆地摊,这些人多数都是县城里的居民,因为家里的存粮不够多,拿家中的一些物品来换取食物。
上万的貂皮大衣、数万的名表玉器、珍贵手办......在这条街上应有尽有,只可惜绝大多数都无人问津。
倒是和江流他们同行的人当中有一个人没忍住,花十斤大米买了一块玉佛,这块玉佛在和平年代起码值个十几二十万,一系列证书都是齐全的,应该不是假货。
因为一个人买了玉佛,跟着过来的那些汉子们不少人都心动了,一个个盯着那些大金链子名牌表,也想买一个过过瘾,还是李东气的骂人,才把这些人压制下来。
“我得去买点盐,我家的猪得杀了。”
开口说话的是村里的杨三汉,他家养了五头猪,不吃饲料,只吃他精心调配的猪食,一头头养的十分精壮肥硕。
他养猪很有一手,每年家里养的猪从刚开始养的时候就已经有人预定猪肉了,他家猪肉香,不同于饲料激素喂养出来的那种养殖猪,口感好的出奇,普通猪肉卖十几块一斤,农家土猪卖二十左右一斤,他家的猪肉更贵,能买上近四十块钱,几乎是市价的一倍。
原本杨三汉那五头猪还得再养两个月才能出栏,可现在不行了,天气太热,五头猪没有吃饭的胃口,肥膘肉眼可见少了许多,再加上养猪废粮,现在植物都被太阳晒枯萎了,想搁鲜嫩的猪草都没办法,杨三汉只能忍痛将五头还未养成的肥猪给宰了。
“三汉,你那猪肉卖吗,我想买半扇猪排,两条猪后腿,你是收粮食还是收食盐呢?”
江流的空间里不乏冻猪肉,只是那些猪肉的口感都没有杨三汉养的土猪口感好,来到后安村后他听说了不少关于杨三汉养的土猪的传闻,就是没有亲口尝过。
再说了,家里还养着一个馋嘴丫头呢,这么好的猪肉,不买可惜了。
“你有食盐?”
杨三汉的眼神亮了亮,他并不打算将猪肉全卖光,而是想要卖一部分,自己再留一部分,毕竟以后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养猪养鸡,家里总得保存一些荤肉,既是为了解馋,也是为了补充体力。
因此食盐很重要,这一趟杨三汉就是为了食盐来的。
“有,我奶在11年的时候屯了不少。”
江流笑了笑,“不过都是一些粗盐,用来做菜不行,但是用来腌肉是很好的。”
“对了,老江婶当年屯了不少盐呢,因为这件事你妈还和你奶吵了好长一段时间。”
江流一提醒,大家都想起了那件陈年往事,只是他们记不清江家到底屯了多少盐了,原本还以为江衢出事后江流那个妈就把家里的东西都处理掉了,没想到屯的那些盐还留着。
在场的这些人羡慕坏了,老江婶哪里是糊涂啊,简直太有先见之明了,虽然不知道她到底屯了多少盐,可光是凭着这些盐,就足够江流换不少东西了。
“这样吧,十斤粗盐换一斤肉。”
杨三汉咬咬牙定下价钱,现在肉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人不能没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杨三汉还有些心虚。
“好,就这么定了,三叔你哪天杀猪,我去你家帮忙。”
老太太屯的粗盐起码有近千斤呢,杨三汉定的价格还在江流的接受范围内。
“以后大家要是缺盐了也能来我家换,一斤粗盐换三斤粮食,不拘是大米还是薯粉苞谷粉。”
江流定的兑换价格很实惠,粗盐做菜虽然比不上细盐,可也差不了多少。
“去看看调料店有没有开着,我还得买一些波寇,草果粉以及辣椒面和五香粉。”
一听江流愿意村里人用粮食换盐,大伙儿心头压的事也少了一桩,这个价格公道,在村里人的接受范围内,不过要保存食物除了盐可远远不够。
比如猪肉,做成骨头渣或是油坛肉能保存一两年,口感比普通咸肉更好,但是需要的香料比较多,不知道现在这些香料便不便宜。
离开村子的第三个小时,村里人各自带的那些粮食几乎全都用来交换物品了,一群人带着新的收获,骑上自行车往村子的方向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