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三人收拾东西就骑马赶车走上归途。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秦邵终于体会到孟郊这两句诗意的真正感觉了。
听说当年不少人评价孟郊及第后表现太过于张扬。
这是没明白人家十年寒窗苦读后兴奋的心情。
秦邵相比较很多人,说实话已经走了不少捷径和幸运很多,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他以后就是举人了,基本就算是划入乡绅地主的行列。
举人除了拥有秀才所拥有的更多待遇,比如免税更多,还拥有了入仕权。
如果有能能举荐,运气好些的能做个偏远地地方的县令,差点的谋个县丞、主薄之类的也不算是很难。
总之,一跃出平民,成为统治阶层的小一员了!
如今虽然很多东西有细微的变化,但朱厚照还是朝着历史的方向一点点走进,秦邵觉得自己就是小人物,想拉一把,但总是有种无力感。
他没有那么伟大,在帮助别人的时候,首先要保护好自己。
更何况,他如果表现太多,朱厚照信与不信不好说,树大招风惹祸他还是懂得的。
昨日夜间他也在思考这事,如果朱厚照挂了,朱厚熜做了皇上,自己怎么办?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那朱厚熜对自己并不是很友善,甚至可以明确看出不喜欢。
秦邵也有些迷惑,自己又没跟他争世子之位,也无太多利益纠纷,那人怎么就总一副阴阳怪气的感觉。
两人似乎气场天生就是那么不合!
那厮如果做了皇上定然不会用自己。
不过他可没想靠他,目前来看他以后不给自己穿小鞋就阿弥陀佛了。
他原先的目标也就是做个小地主而已。
自己只管参加科考,反正等级越高,福利越好,到时候有这些福利,被分到偏远地方做个小官,买地做地主也不错。
再偏远又如何,他倒是想到漠北或者偏远的粤南去看看。
三人一路疾驰,第二日早间就到了家。
刚到城门口,就遇到了在此等待的顺子等人,同行的还有身着便衣的朱辰。
一行人簇拥着三人归家。
兰草、金大娘早已做好饭,烧了汤水让他们洗漱。
他们吃了饭,洗漱完毕,说了大致情况。
朱辰回去复命,说王爷一直牵挂人回来没,让他在次等待,他现在回去回信让王爷放心。
朱辰走后,三人开始进屋休息。
走了一天一夜的路,早已困乏。
下午时分,朱佑杬就过来了。
看秦邵还未醒,就让人不要打扰他,自己去了书房。
秦邵醒来的时候,......
第230章兴王的变化(第1/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已经快黄昏了,洗漱完毕,吃了饭,听说兴王一直在书房,就进去打招呼。
朱佑杬问了考试放榜的情况,秦邵简单说了大致清状。
“年后的二月份就要举行县试了,咱们湖广的宗室报考人数并不是很多,除了镶阳那边略略有一些,其他地方很是稀少。”
朱佑杬兴奋过后,有些怅然若失地说道。
“宗室养尊处优多年,且刚刚放开科考,很多人没读科考书籍多年,担心自己考得太差不好意思,以后情况就会好很多。”
初期受冷遇,秦邵觉得很正常。只要这路不堵死就行。
穷则思变!
穷到一定程度那些人会想办法改变的。
目前来说,那些宗室不说对自己不自信,且说很多人觉得考上秀才还不如自己做宗室的俸禄多,自然处于观望态度。
除非说有能力之人参加科考获得实惠,舍弃了宗室待遇日子越过越好,打个样,那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效彷。
说到底,宗室子弟最好有个有榜样作用的人出现!
“你说的是,如果宗室人员如熙儿你这样,我大明朱家子弟定然前途有望!”
朱佑杬看着自己的大儿子骄傲地率捋胡须。
秦邵有些不好意思。
急忙转移话题,问兴王是否有看好的湖广宗室子弟。
因为宗室新参加科考,这事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关心,只觉得那是人家皇家宗室的事情,看个热闹就行了。
至于那些傲娇的文人团体,根本就没把那些人放在眼里,反正是不同一路人。
不过宗室方面很热闹,关系着宗室的利益,讨论很激烈,也会打听报名情况。
即使隔着距离,不能随意离开封地,很多人都打听各个地方的报考情况,至少是自己布政司范围内的都在彼此了解情况。
为了照顾宗室子弟,正德帝朱厚照还坚持让地方每次科考对宗室优待,就是必须地方每次科考至少录取2名宗室人员。
为的就是避免宗室人员参加科考全军覆没太难看,丢朱家的脸。
起具体政策就是,比如县试,宗室人员跟普通人一起参加考试,如果跟普通人竞争,能在名额之内,就按照普通人员录取。
如果参加人员都落选,就增补两名宗室人员。
当然,为了避免文官集团反对,这两名名额不占用普通考生录取的名额数。
“镶阳府的枣阳王朱右楒很有文采,读书不错,听说还很有功夫,算是个人才,希望他能给宗室打个样!不过没见过本人,听说长得也不错,少年英才!”
朱佑杬饶有兴趣地说道,说起那襄王一系的枣阳王很是有好感的样子。
秦邵有些好笑。#b......
第230章兴王的变化(第2/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朱佑杬这会儿跟镶阳府那边表现亲切,说起枣阳王好像是自己的亲弟弟一般,完全忘记自己早先跟襄王府争抢土地的事情了。
不过想想也是,这就好比早些农村那些本家兄弟,分家产抢地边一点也不含湖。
但如果遇到自己家族被外然欺负或者关系着自己家族利益的事情,还是一致对外的。
毫不含湖地说,如果那些文官集团如今明目张胆赶将朱厚照赶下台,这些藩王虽然很多废了,但秦邵相信基本百分之九十的藩王会拿起武器拥护朱厚照,跟那些人干!
毕竟对于这些人来说,这天下是他们老朱家的,遇到集体利益的事情,自然会一致对外的。
秦邵前世对明末的历史很感兴趣,当年看过清军横扫中原的时候,统计的大明各地藩王的结局。
确实有个别投降没骨气的,被那些编纂历史的当作典范,污蔑藩王都是废材、投降怕死。
但真正的历史记录表明:那只是少数,很有节气的朱家子孙并不在少数。
大明藩王在明末最后时刻也是相当壮烈让人唏嘘的。
因为看了太过于感慨,秦邵如今仍记忆犹新。
楚王一系有11位王抗清杀敌,只有2位投降,还是兵败被迫投降。
通山王朱蕴釪,杀敌勇勐,因反对刘承荫而被打掉牙齿,后守桂林,桂林城陷,不知所踪。
江夏王朱蕴铗,永历时与陈奇策起兵海上,后背南宁知府出卖被杀。
鲁王一系,9王只有1王被俘投降。
嵫阳王朱弘懋,被俘执死之时,仍骂贼不已。
蜀王一系有8王。
只有1王抗敌失败后投降,其余反抗被杀,有两人直接自戕。
益王一系人最多,有20个王,只有1人投降。
其中奉新王朱常涟,福州沦陷,绝食七日而死。
宗室单就郡王以上的人,十之**都抗敌而死,投降怕死的也不过聊聊几个。
不少人看过资料感叹:
这老朱家子孙固然是有怕死的,但大部分人都还是挺有气节的。
“爷!送喜报的人已经到京山县衙了!”
两人还正要继续闲聊这宗室之事,外面小三子惊喜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