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定性调研的意义

作者:一茶三酒 字数:3026 更新:2023-08-10 11:50:49

对于徐晓的回答,林修然点了点头,又刷刷的在笔记本上记了两下。

和他之前推断的差不多,人工调研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填补定量调研的缺陷,尽可能的确保业绩反映的是真实的投资情况。

因为很多基金经理的业绩来源其实并不只是他本人的能力,和市场的环境,和基金公司的策略都有很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不同的策略都有不同的体现。正常的投资应该先是判断市场环境,然后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推行与之相匹配的投资计划。

而判断市场环境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使非常有专业性,非常厉害的资深投资者、资深投资大师也不能保证100%能判断对市场环境。

所以就应运而生了很多基金公司的老六行为。其中广为人知的比如说:让旗下的基金经理每一个人各用一种投资策略放在市场中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至少能保证公司旗下的基金经理有一部分可以取得相对不错的成绩。有了相对不错的业绩和成绩,就可以作为宣传点。第二年的基金销售也就会有不错的效果。

其实这种行为对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难受的,投资者希望通过以往的业绩判断基金经理真实的水平。基金经理能力越强,大家就越希望投资。

但是,基金公司的这种老六行为,使得业绩体现的并非基金经理的真实实力。这就好像是摇骰子比大小一样。正常来说,大家都会只选择大,或者只选择小,但是就有这么一个老六,既压了大,又压了小。

所以在定量筛选完之后,要通过调研的方式进行定性研究。要确保通过定量研究之后,名列前茅的准备投资的基金产品不是那个所谓的老六。

林修然之前也跟自己的师傅陈焱学过基金调研,他很清楚地知道基金调研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不管用什么样的操作方式,不管用什么样的询问思路和顺序,最终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通过询问很清晰的知道基金经理是如何赚到的钱,以往是赚的什么钱。

明确了以前是如何赚到的钱,在判断以后还能不能用这样的方式继续赚钱。比如说有一些基金经理赚的是制度的钱,但是当制度发生变化,那基金经理就赚不到以往的钱了。

有一些基金经理靠的是个别行业的部分时期的红利。同样的,如果红行业度过红利期。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那么这个基金经理依旧不能像以往一样赚钱。

而且林修然很清楚的知道,同行之间的调研和普通投资者对于基金经理的询问是不一样的。

很多时候,普通投资者在基金路演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场合对基金经理进行询问的时候,基金经理给出的答案会让很多普通投资者觉得云里雾里,云山雾罩,听不太明白,不明觉厉,但是这种情况在专业投资者的交流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原因很简单,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无非两种可能,第一,基金经理很认真的在讲,但是由于投资者专业性不够,听不明白。

第二就是这个基金经理他本身也并没有讲的太清楚,并不是投资者专业能力的问题,而是基金经理本身讲的就有问题。

要知道,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基金经理,明明做的是趋势投资,对外宣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这种情况下,要让他详细的剖析它是如何选股,如何操作的,他肯定是讲不出来的。因为他根本就不是那么做的。

他很多实际的操作和他对外宣传的投资理念是相悖的。所以很多时候是讲不了太细致的。

这两种情况,专业投资者之间相互交流,基金公司相互调研的时候是不会出现的。首先第一,大家的专业能力都够,就算偶尔有实习生或者刚入行不久的人去调研的情况一定也会有工作能力相对优秀一些的、工作经验相对丰富一些的老员工带着。

至于第二点基金经理故意不说的问题,一般来说也是不太可能的,和普通投资者去调研时候想要了解一下的目的不一样,专业的投资者去调研的时候带着的更多的是一种审视的态度。

一般来说,普通的fof资金如果要投资的话,额度最少最少会在200万起跳。更不用说很多fof投资机构起跳的投资起点五百万到一千万都算很正常。

像养老金这样的规模体量,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更是庞然大物。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资金,也就意味着在基金公司的面前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这么大一笔资金投下去,相关的负责人是绝对不可能让自己稀里糊涂就进行投资的。因为他们也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他们也要写报告,也要向上汇报。

也就意味着,每一笔投出去的资金,至少要明白对方是靠什么赚的钱,对方以前的钱是如何赚到的,即使不能说的特别细致,至少也能明白个大概。.

市场中的基金公司为了抢夺大多数投资机构的资金,更是不断的迎合资金方。确实会有个别基金公司和个别基金经理不愿意对外说的特别详细,但是总会有愿意的。

在这种情况下,愿意说的很详细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就会获得相对较多的投资。久而久之,市场上也就形成了一种风气和习惯,面对专业的投资机构的调研,基金经理是会非常详细地解释自己如何做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旧有基金经理不说,或者说说不清,那就是两种可能。

第一种,基金经理本身能力问题,他确实是说不清,这样的基金经理一般来说都是刚从研究员转行到基金经理时间不久,本身能力还有所欠缺,那自然不会获得大多数投资机构的青睐。

第二种情况则是之前说的挂羊头卖狗肉,本身基金经理的操作方式和对外宣传的方式就不一样,所以当详细的细致的询问的时候,是说不出来的,甚至可能会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

所以如今市场上大多数投资机构对于基金调研的态度就是只选择能清晰说明自己如何赚钱的基金经理,如果出现说不清的情况下直接剔除。

毕竟一个基金经理说不清自己是如何赚钱的,这里边可能出现的风险就太多了,比如抬轿行为。所谓的抬轿行为,指的是一家基金公司或者是某个基金经理牺牲自己大多数的基金产品,为一支产品铺路。

比如,先让a产品买入某只股票,当a产品买完之后,再让手中管理的其他产品买入对应的股票。

这样,短时间内大量的资金涌入,a产品买入的这支股票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那么对应的股票股价就会在短时间内极速上涨,上涨之后,a产品再卖掉这支股票。这样,a产品就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这种抬轿行为是以牺牲大多数的产品为代价来获取收益的,又因为没有办法提前判断被抬轿的是哪一支产品,所以这种行为是受到绝大多数投资者所排斥的,无论是专业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是一样的。

所以,投资机构只会选择能够清晰说明自己如何赚钱的基金经理的产品。在清晰说明自己如何赚钱的基金经理中。投资机构会再进行选择哪一些赚钱的方式未来大概率可持续。哪一些赚钱的方式未来大概率不可持续,再进行剔除。

经过多轮反复多次的研究,经过定性定量的分析,最终能剩下的投资标的就已经非常少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29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