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39章 唐朝皇帝

作者:蹲蹲球球 字数:2749 更新:2022-11-21 15:05:37

于是我便将那黄研究员如何对这里进行开发,

我俩为何来到了这里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对着这些棺材说了个遍。

说完后,

整个房间都却没有了那人说话的声音,

良久后,

我听到了一声叹气,

随后整个世界都开始摇晃了起来。

山崩地裂的感觉让我和胜利瞬间吃了一惊,

不知如何是好,

可是只是晃了一阵子后,

那几个墓遍都发出了光芒,

随后那光越来越强烈,

直指那最中间的水晶棺,

照得人直直睁不开眼。

等光暗淡下来,我在看向那地方的时候,

那水晶棺材旁边,

竟然站着一个白胡子老头。

准确的说,

是浑身白色的老头,

白色的长衫,银色的头发和胡须,

都是长长的,

随着洞中的微风飘摇,

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我想,

这应该就是我们千辛万苦寻找的墓主人了吧,

向前一步,

正要准备想说些什么,

那老人却开口了,

只见他微微一笑,

抚摸着胡须,

对我说道:

“呵呵,二位后生,你们的胆子,可真是大啊……”

我心里想你这老头竟说些没有用的,

你以为我们想来啊,

要不是老子稀里糊涂的搞到这八十年代,

被黄忠诚那家伙控制的回不去,

谁惹这麻烦事?

但是心里虽然这样想,

嘴上可不能这么说,

毕竟眼前的这个主,

手刃我俩哪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想到这里,

我哈哈点头的笑着说:

“这位爷,我俩也是受人所迫,真的不怪我俩,刚才也跟你解释清楚了,要不是那——”

可谁知我话还没说完,

那老者摆摆手,

又扫视了我俩一眼,

用一种沉稳的语气说道:

“年轻人,我不怪你,我也知道,这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它的规律,既然社会发展到这一步,

我作为先辈,理应为了后世苍生的开疆扩土让路,更何况,现在的你们,也都是我的子民骨血……”

我一听他这么说,也是一愣,

卧槽,什么意思,

都是你的子民?

难道……

我俩正一愣神的功夫,

那老者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理,

哈哈一笑,

继续说道:

“后生,告诉你俩,我姓李,名隆基。”

我听完一愣,看了看胜利,

他也是一脸惊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

李……李……李隆基?!!

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李隆基??!!

我上学的时候,

还是比较喜欢历史这一类东西的,

初中的时候就对李世民、李隆基一类开明圣君有这浓厚的兴趣,

甚至还有一阵把他们都当做偶像,

天真的想着长大也要成为他们一样对社会鞠躬尽瘁的人。

所以对李隆基的背景,

我简直是如数家珍。

这里就跟各位观众老爷们显摆一下吧,哈哈。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在位)。

垂拱元年八月戊寅日(685年9月8日),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

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

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

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

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四月甲寅日(762年5月3日),病逝于长安神龙殿,

终年78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葬于泰陵。

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对于这位皇帝,因为我上学的时候,添加了很浓重的个人色彩,所以并不想提他后期的安史之乱,

只是对他的开元盛世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据说,开元盛世的时候,唐王朝在唐玄宗李隆基治理下出现的近三十年的繁荣盛世。

因为李隆基年号开元,所以被称为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是唐朝的全盛时期,

史书记载,开元年间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甚至出现了“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繁荣景象

李隆基通过先天政变稳固皇权,重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实施革新,政治的安定带来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农耕技术得到提高,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以及灌溉工具筒车的发明极大地提高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李隆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清查逃亡户口及籍外田地,帝国财政变得丰裕,粮仓充实,物价十分便宜。

据史料记载:

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

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

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

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

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可见当时物产丰富,商业繁茂,交通发达、社会安定。到开元二十年,唐朝总人口已达到八千万,是唐初的1.5倍以上。

后来唐朝诗人杜甫在《忆昔二首》中是这样描述开元盛世的: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可见开元时期的繁荣盛况。

巩固疆域,万国来朝

帝国领土四处扩张,突厥、朝鲜、越南、西域等均臣服于大唐,到开元初年已处于守势。

开元鼎盛时期,唐朝势力延伸至中亚绿洲地区,建立了南至越南北部、北达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乌兹别克斯坦、东临吉林黑龙江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

帝国声威远达西亚,各国使者和商人络绎不绝,形成“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

所以,对于这样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

我从小就是他的“小迷弟”,

万万没想到,

今天竟然见到真人了,

我竟激动的完全说不出话来。

于是在原地,支支吾吾的,

连胜利都没见过我这样,

小声的对我说道:

“老王,你咋啦,怎么变得这么扭捏呢。”

我心说你懂个屁呀,

我见到心中的偶像,

就好像那些小姑娘见到开演唱会的韩国欧巴一样,

我能在这站着不疯狂,

已经是自己最大的克制了。

因为我潜意识里知道,

现在还不是卑躬屈膝的时候,

我们之间还有事情要做,

这开发项目地跟墓地冲突的事情还没有解决。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7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