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白色光芒向着四面八方延伸开来,整个京城都被浩然天下所笼罩。
光明伟岸,至刚至阳,至圣至正,浩然正气如春风拂过大地,将所有的污秽都带走,天地为之一净。
哗哗哗
浩气如雨,倾盆而下,沐浴在大雨中,京城所有百姓都好像受到了苍天的赐福,体内沉珂尽去,浑身无比舒泰。
“喝”
一声长啸,震动寰宇,无穷浩然正气仿佛具有灵性一般,自行汇聚融合,化作一颗种子种进了王阳明胸中。
那是一颗道种,一颗儒道超凡的种子。
天地有感,凝聚道种,帮助王阳明悟道。
道种入体,王阳明彻底明悟何谓“儒”,何谓“心”。
“吾善养吾浩然正气。”
胸中道种微微颤动,一股玄妙不可言的波动散发,王阳明的胸中开始一抹纯净,柔和的浩然正气。
是诞生在他体内,纯纯属于他自己一个人的浩然正气,而非是天地共鸣产生的那种浩然正气。
两种浩然正气,一种来源于天地,一种来源于个人,两者看似差别不大,实则天差地远。
胸中浩然正气出现,以他的知识,以他的心意为养料,迅速成长壮大,不过眨眼功夫,水流般的浩然正气,便化作一片浩气长河。
浩然正气,不同于修道,或是修武,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迈进突破,修浩然正气,只注重心意与知识。
对天地自然,红尘万象有着极高的认识,诚于自己的心,便能在浩然正气的修行上突飞勐进,乃至一步登天,连破数境都不是不可能。
王阳明不缺学识,行事向来堂堂正正,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民,心意当然够“诚”,完全满足浩然正气的修行条件,他的突破之路才刚刚开始。
浩然正气化作浩气长河,长河中隐隐约约可见儒家有史以来,历代先贤的身影。
读书声回荡,声音蕴含着一股无比奇妙的力量,阳刚霸道至极,比太阳光还要热烈,比山河大地还要广博,涵盖一切道与理,克制一些邪魔歪道。
传说中,古之大儒,一言镇压山河,一吼威慑鬼神,倚仗的便是这浩然正气。
真正的儒家读书人,不问仙,不求神,只做学问,只遵从己心,学问到了,心意到了,一切便都不成问题了。
人定胜天!
在某些儒道为主的世界里,儒家真正做到了“人定胜天”四个字,制定规则的是他们,横压所有的还是他们。
儒家,能与佛道并列,甚至堪称三教第一,成为人道文明的主流,自有其超然之处。
浩气长河现圣音,胸中日月平千里。
浩气汹涌,圣光漫天,一轮昊日,一轮明月自王阳明胸中浮现。
日月同天,蔚为壮观!
由浩然正气凝聚的日月既不炽热,也不寒冷,悬挂在天空中,与王阳明瘦弱的身影形成鲜明的对比。
“胸怀日月,妙极了!”
朱厚照抚掌大笑,一条全新的道路正在王阳明手里成型。
显化胸中日月,王阳明未能再进一步,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有必要。
成就胸中日月,他的实力已经堪比神变境界的高手,需要沉淀一段时间。
浩然正气修行虽然不怎么看重根基,但适当的巩固,有助于他快速适应暴涨的力量。
而且,大明十六朝都还没有神变以上的高手,他若是率先一步踏出,有些人就会睡不好觉了。
他与朱厚照即是君臣,也是知己,他能够确信朱厚照不会猜忌他,可是其他人呢?
过犹不及。
大明十六朝不止有朱厚照一个皇帝。
“今日,我为儒家读书人开路。”
浩然正气汹涌,如浪潮般激荡澎湃,那一颗儒道种子被王阳明强行逼出体外,他已明悟前路,儒道种子对他的作用极为有限,还不如用来成全天下读书人。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王阳明一把捏碎了儒道种子,都不带丝毫的犹豫。
道种来源于天地,回归于天地,才能使千千万万的读书人都受益。
儒道种子碎了,但却没有消失,而是融入了冥冥中存在的世界运行规则,成为天地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道种承载了王阳明对浩然正气的领悟,一旦有读书人学识,心意都触及到了修行浩然正气的先决条件,那么世界规则就会无形中让其明悟浩然正气修行法门。
道种融入世界规则,很快,大明十六朝的读书人就享受到了王阳明送给他们的大礼。
“原来如此。”
心神与天地交感,一套完全成型的浩然正气修行步骤便浮现在众多真读书人的脑海里。
养气,明德,胸怀日月,心中世界
养气: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正气,欲养出浩然正气,首先心意必须得正,否则学问再高,都是没用。
儒者,读圣贤书,明天下意,诚心正意,守正辟邪,为众生请命,为苍生奉献。
没有一颗守正辟邪的心,便无法被称为儒士,更无法养出浩然正气。
养出浩然正气,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心意到了,浩然正气自然水到渠成。
养出浩然正气,怎么养,怎么壮大浩然正气,才是关键。
欲壮大浩然正气,就只有一个途径,读书,读的书越多,明白的道理越多,浩然正气就壮大的越快。
当浩然正气壮大成河的时候,养气阶段就算是大成了。
明德:德,就是德行,知行合一,用实践来应证自己学到的道理。
到了明德阶段,浩然正气已然具有了相当高的威力,不逊色于先天境的高手,能够使出儒道神通,例如唇枪舌剑,断章取义等。
通过知行合一增长浩然正气,以浩然正气凝聚胸中日月,达到这个阶段,一吼震碎鬼神,一言镇压山河,勉强能被称为大儒。
胸中日月以上的心中世界,并不是要在心里创造一个世界,而是将自己领悟的道理凝聚升华,成就成一道儒之法则,演化世界万象。
心念所至,包罗万象,便是心中世界。
文天祥,杨慎,李东阳,王鏊,费宏
刘伯温,宋廉,吕昶,刘三吾
三杨,解缙,夏元吉
大明十六朝诸多读书人都自天地间获知了浩然正气四步修行法门,但也有部分人除外,顶着读书的的皮,却根本无法做到与天地共鸣。
最典型的莫过于李善长,胡惟庸等辈,作为大明第一相,他们也算是个读书人,但他权利欲望极重,心意不够诚,难以获得天地的认可,与浩然正气修行法门无缘。
而似李善长这样的人很多,很多,多到难以计算,大明十六朝的官员,士子,十个有九个都不符合浩然正气修行的条件。
这年头,真正的读书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