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奶奶心里有气,这些天在看谁都不顺眼,动不动摔锅砸碗指天骂地,连槐花都骂上了。
本就心里堵得慌,偏听说姚三家竟然接手了王家的一个大庄子和上姚村所有的地,四奶奶气得站都站不稳。Z.br>
哆嗦了半晌,憋着一口气回到屋里,却看见槐花娘正端着药碗从屋子里出来,边走还掀起衣角抹眼泪。
四奶奶看得一阵火气,走上去扬手就是「啪」的一巴掌:
「没福气的东西,一天到晚就会哭丧个脸,给家里招丧呢?咋的,当有钱人家的太太当惯了,这是嫌家里伺候的不好,怠慢了不成?也不看看自己现在什么德行,叫人家扒了衣裳撵出来,还有脸在家充太太,哭什么哭,丧门星!」
姚四奶奶恶狠狠地骂着,时不时朝着屋子里瞪一眼,槐花娘一句话都不敢说,哆哆嗦嗦进厨房干活去了。
屋里,槐花有气无力地躺在炕上,她听见外面的骂声,面上没有丝毫的反应,这些日子天天被骂,越骂越难听,她已经麻木了,只能呆呆看着半敞的窗户外,露出的那一抹蓝天,外面的天色可真好。
很快到了戎装交货的日子,李成带着几个下属赶到上姚村。
趁着几个下属跟着作坊里的人去清点数量的时候,李成把果儿拉到一边悄悄嘱咐道:
「果儿姑娘,上次运回去那几坛子松花蛋卖的不错,这次再弄些回去,有多少要多少,不过,待会儿当着我那些兄弟的面别提价钱的事儿,若有人不长眼问起,你就说十五文一个。」
果儿扬起俏脸看向这个高大的汉子,黑白分明的眼眸中暗含戏谑。
李成被小姑娘瞧得有些不好意思,正要替自己分辩几句,果儿却朝他竖起大拇指。
「干得好!想不到李大人还是块做生意的料。」
见小姑娘如此说,李成这才放心笑了。
「小意思,还是你们家这独门生意好,我把剩下的几坛子往酒楼里一送,那些掌柜的尝了一个,立马就出手买下了。」
上次的松花蛋卖的很顺手,叫李成小小的赚了一笔,银子虽少,对他来说这可是纯外快,反正公事上需要两地来回跑,顺便倒腾些松花蛋回去卖费不了多少事,老婆本能多一些总是好事。
自家的东西受欢迎,果儿也很满意,清点完戎装后,果儿叫人搬出了七、八坛子的松花蛋放在马车上。
李成:「就这些?」
他原想着这次弄个二十坛回去,下家都已经联系好了,不愁卖不掉,没想到才这么点。
果儿缩缩肩膀:「不巧得很,前天刚送了十几坛到铺子里去,家里就剩这么多了。」
李成:「得,那行吧,不过以后要是有了多想着李哥些。」
果儿爽快道:「没问题,这回是有点少了,下次一定给李大哥多留些,不过,下次你什么时候过来呢?」
李成挠了挠脑袋:「这还真说不准,等我们老大有了吩咐就能过来。」
果儿见他提起沈默,葡萄眼转了一圈想起一件事,忙叫来两个工人,低声跟他们吩咐了几句,工人应声而去。
不多时,两人怀里各抱了一个坛子过来,小心地放在马车上。
李成走进一看,竟是两坛还未启封的梨花酿。
李成看着这两坛酒笑道:「怎么,你们家又有新买卖,开始做酿酒生意了?」
果儿也笑:「哪有,这酒是我们家从外面买回来,准备给大林哥定亲宴上用的,特地送给李大哥,还有沈大人一人一坛,沾沾喜气。」
李成:「哦,你家哥哥要定亲了,怎么都没听你家大人提起过?不知是你口中的大林哥,是你大伯家的,
还是二伯家的小子?」
李成来了姚家几次,可还是分不清姚家这些个孩子都是哪个爹的,只好以哥哥含糊带过。
果儿:「大林是我大伯家的长子,前些日子定下的亲事,过几日就摆定亲宴,这些酒就是给定亲宴准备的。」
李成:「呵呵,这可是大喜事,恭喜了,回头跟我们大人说一声,说不定我们大人会遣人来送贺仪,到时候咱们又有机会见面了。」
果儿也高兴道:「那感情好,到时李大哥可要来喝杯喜酒了。」
目送李成这批人离开,果儿掂了掂手里的钱袋不禁抿嘴一笑,还真没想到,没等她外面的店铺开起来,家里的松花蛋倒是先一步进入长陵省城了,眼下虽只是小打小闹,可是看前景应该错不了。
所以,以后省城这条线一定要好好经营,把关系套的牢牢地才行。
接下来这些日子,家里要忙大林哥的婚事了。
说起大林哥的婚事,也是个巧宗。
作为姚家长孙,大林的婚事被全家人慎之又慎地挑来选去,可是一直都没有找到满意的。
一个赶集的日子,何氏带着四林去十八里铺集市上买东西,正巧碰上同样来赶集的程先生的娘子跟女儿程小樱母女两个。
何氏不认识程娘子母女,可是四林很熟悉,之前还在私塾上学的时候,他们每天中午都是在私塾用的午饭,就是程娘子带着女儿给众学子做的。
看见以前的熟人,小孩子高兴地上前去打招呼,何氏自然也跟着上前搭话,双方说了一会儿话也就分开了。
可是何氏心里却惦记上了程娘子身旁的闺女。那程小樱看起来也就十五六岁的年纪,长相秀气端庄,说话文绉绉的很懂礼数,让何氏很是喜欢。
回到家后,恰巧又有媒婆上门给大林说亲,何氏心里一动,便试探地问起媒婆可知道程先生家的女儿。
那媒婆本就是在这一带十里八乡跑遍了的,对于谁家有适龄的儿女自是了如指掌,见何氏压根不提她正在说的这个姑娘,却忽然打听起程先生家的女儿,便猜八成是看上了,于是把她所知道的情况跟何氏说了个仔细。
程先生有秀才的功名,这些年来一直留在十八里铺的私塾教书,膝下只有这一个女儿,夫妻两个疼爱的跟眼珠子似的,如今女儿刚满十五岁,正值说亲的好时候,那上门提亲的人家也是络绎不绝。
可是程先生夫妻俩相了这么长时间,却是一个也没相中。
也不是他们眼界高想要把女儿嫁到多好的人家去,只是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自然有万千的舍不得,对于那些上门提亲的人家,他们最注重的还是对方的人品,家境好些的小康、乡绅之家,一打听总有叫他们不满意、不放心的地方;
普通的庄户人家,又怕女儿嫁过去做不了农活被婆家不喜,真是左右为难,反正女儿年纪还不大,索性就不急着定下来,眼下正慢慢挑着。
何氏闻言大喜,当天便跟公婆还有丈夫把事情细细说了,大家一听是程先生的闺女,心里就满意了一半,再听何氏说已经见过那姑娘了,众人更加没有了顾虑。
当初送四个林去上私塾的时候,姚老爹也是跟程先生打过交道的,在当地颇受人尊敬的教书先生,他的娘子当时也见过,看起来温柔可亲、脾气很好的样子,这两个人教出来的闺女肯定差不了。
拿定了主意,姚家很快请了媒婆上门去提亲。
程先生夫妻俩一听来提亲的是姚家的长孙便有些动心了,当时没有给个准话,只说考虑几天。
这也是人之常情,媒人上门提亲,除非两家早已熟识,否则都会出去打听一番再做回答。
几日后媒婆再次上门
,程先生夫妻提出让两个孩子先见一面再说,他们之前跟姚家人打过交道,彼此也算熟悉,而且姚家自从发家以后,在乡邻间的口碑一直很好。
但是毕竟没有见过姚家的长孙,虽然这几日他们也多方打听了大林的为人,都说小伙子很不错,姚家是一门难得的好亲事,可爱女心切的程先生夫妻觉得还是亲自见一见本人比较好。
于是在下一次赶集的日子,姚铁柱夫妇带着大林,程先生夫妇带着程小樱,双方在集上「偶遇」了。
姚铁柱夫妇很感激程先生之前对自家孩子的悉心教导,热情相邀对方去旁边小店里喝杯茶,于是双方顺理成章坐在一起吃了顿饭。
第二日姚家再请媒婆上门正式提亲,程先生很爽快地答应下来,皆大欢喜。
姚家对这门亲事满意的不得了,很快双方订好了下聘礼的好日子,这可是他们姚家第一个孙子的婚事,绝对不能马虎大意。
老两口带着儿子儿媳商量来商量去,最后比照着之前给白家出的聘礼再加厚五成,才算是满意了。这样一份聘礼,让程家人更加感受到他们的诚意。
在这一带下定的习俗是男方带着聘礼去女方家里,双方过了礼,女方再拿出亲手给未来的夫家人做的衣裳、鞋子送上去,婚事就算是铁板钉钉了,接下来就是商议好结亲的日子,就等着成亲。
不过为了表示隆重,很多家境宽裕的人家,在去女方家下定过后,还会在自家再摆上一桌宴席宴请亲朋好友,同时也要回请女方的父母兄弟到场,这样才算正式完成定亲的议程。
之前姚四柱定亲把这一环节省略了,这回是长房长孙可不能就这么过去,所以姚家在下过聘礼之后,很快敲定了宴客的日子,城里的老三老四也都叫了回来,家里做好了待客的一切准备。
免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