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从晌午收兵后,便在叛军望不见的东面山坡上,大规模地砍伐树木。林嗣昌带着八千士兵不断将一颗颗高大粗壮的树木放倒,接着周廷构领着大队的骑兵,用马匹将这些原木一股脑儿拖回大营。
而营中的工匠们则满头大汗地将这些参天大树一批批锯成圆木,很快便搭建起大量的栅栏和箭塔。
但砍伐如此多的树木,绝不仅仅是用于筑造工事。
如今南唐情势危急,寿州城的战事必须速战速决,而连日以来,唐军几乎已经用尽了各种攻城手段,投石机和车弩尽皆用上,效果却不尽人意。这寿州城的坚固显然超出了李源的想象,投石机虽然威力巨大,但砸在寿州加厚的城墙上,却出乎意料地只是坍塌了几处垛口,而车弩的命中精度实在太差,近日唯一的战果便是差点轰断了东门吊桥的绳索,运气还是差了那么一丝。
寿州城既然如此坚固,光通过蚁附之类徒耗人力的做法,显然无济于事。于是从第一日攻城起,李源便不断苦思冥想,直到将目光投向了营中的那五台投石机。
说起投石机,这种大杀器实际上自战国时期起便开始运用于战场,尤其是汉朝之后运用得可谓是淋漓尽致。当时的投石机是将底部埋于地下,不能移动而且十分笨重。
到了东汉末年,一代雄主曹操不知从何搞来的办法,在官渡之战中首次使用了一种可以移动、操作便利的小型投石机,而最后战争的结果,便是袁绍的军队数倍于曹操最后却被曹军击败,这不是说曹军的胜利全靠的投石机,但是它的作用也很明显,后世将其称为“霹雳车”。
而如今唐军大营中,从濠州调来的这五台投石机,外观上虽然不同于霹雳车,但同样是以牺牲威力来换取机动性。
这些投石机是杨吴时期刘仁瞻之父刘金命人打造,已有了些年头,但其外观与南唐如今的制式投石机并无区别,只需两匹马轻轻一拉,底盘的圆木小轮便缓缓移动,随军征战十分便利。
但与之对应的是,体型和承载量缩小了许多,如若攻伐一些小城,或者野战或许足够,但投掷四五十斤重的石弹,对寿州这种夸张的坚城来说,几乎不痛不痒。
在营中观察了几日,李源也看出了其中的门道所在,如若能设法制作出能投射更大重量的投石机来,哪怕稍微牺牲一些机动性,只要能拉上战场,未必砸不穿那寿州城墙。
请教了一番营内的工匠们后,李源的设想便有了雏形,灵感与南宋时期的“回回炮”大同小异,这种由蒙古传入中国的“回回炮”,实际上还是依靠杠杆定理制作的投石机,一端装有重物,另一端装有待发射的石弹,发射前将放置弹药的一端用绞盘、滑轮或直接用人力拉下,放好石弹后放开或砍断绳索,石弹也顺势抛出。
于是李源按着些许记忆绘制了几张图纸,与工匠们探讨了两三日,最终碍于这位李大帅的命令,一头雾水的工匠们只得按着这几张歪歪扭扭的图纸,连同营中百余名士兵,合力制作了几台造型怪异的庞然大物,但试验结果却令人失望至极,往往还未开始,要么抛臂直接断裂,要么底座承受不住,直接坍塌。
在李源几欲放弃时,一名老工匠倒是提了个建议,成功的关键或许在于抛臂的选材。
在发射过程中,抛臂必须要承受巨大的形变,但抛臂的重量又不能太大,否则抛臂弹起的速度会很慢,投掷的弹丸也就达不到需要的速度,影响射程和威力。
简单来说,选材必须坚硬且富有弹性,例如梨木、蜡木。
显然,如今八公山上的原木,显然达不到这等材料要求,短时间又不可能去寻找其他种类的木材,于是这名老工匠提议,不如试试以木头、兽筋和兽皮复合制作抛臂,以补充其弹性与弯曲程度,而周围山林里倒不缺野牛野狼之类的动物
李源虽然有些不解,但如今既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倒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决意将之采纳,今日最后再试验一番。
原材料一批批运入大营中,经过工匠们半日的努力,夕阳下一台高两丈有余,抛臂长达五丈的巨型投石机,赫然伫立在八公山下的试验空地上。
这次不仅增加了底座的重量,从木架到抛臂一律使用复合的办法制作,抛臂顶端的两根绳索一端连接底座的木轴,一端带着粗大的铁钩。五丈长的抛臂牢牢地安装在了转轴上,较短的一头捆着一块特意从八公山上挖掘下来的,足有八九百斤重的巨石,作为配重,而较长的一头,一个巨大的抛篮正虚位以待。
待林嗣昌与周廷构领着士兵们归营后,试验人员已经到位,李源便领着刘仁瞻及一众将领迫不及待地前来观看。
只听得林嗣昌一声令下,几十名士兵们奋力拉动着绞索将抛臂较长的一端拉下来,而另一端那块八九百斤重的巨石也缓缓被吊上半空,在李源以为抛臂会同先前几次试验一般骤然断裂时,却只听见“吱呀吱呀”几声响动后,抛臂虽然弯成了弧形,竟承受住了压力!
惊喜之际,士兵们不容迟疑,立即迅速地将百余斤的石弹装填入抛篮中,随即将铁钩牢牢地扣好。
接着周廷构上场,此时袒露着两条粗壮的臂膀,提留着一根黑不溜秋的巨锤缓缓走来。
见李源扬手示意后,周廷构沉下心神,稍稍扭动着臂膀的肌肉,双手牢牢地攥住锤柄,“哼”地一声高高抡起巨锤,对准底座的木轴猛地砸了过去。
只听见“咻”一声,木轴弹出,铁钩松脱,配重的巨石轰然砸在地面上,直接塌陷在土坑中。而抛臂宛如挣脱了束缚的大鹏巨翅,急速地朝天抬起,抛篮迅速上升,呼呼作响之际,众人只瞧见重百斤的石弹猛地飞上天空,随着高度在视线中消失为一颗黑点,再完美地沿着抛物线,径直朝远处的地面砸去。“轰”地一声巨响,溅起漫天尘土飞沙!
瞬间,大营中的将士以及工匠们纷纷傻了眼,继而疯狂地欢呼起来!
“天!这岂是人力所为!”
“大帅!成了!”
“大帅威武!”
瞧着身旁的刘仁瞻张大了嘴,一副惊呆了的模样,李源内心也如同潮水般翻涌起来,原本以为这单靠自己记忆去模仿制作的“回回炮”,加上取材的限制,必定难以成功,而当时那名老工匠对于复合抛臂的提议,自己并不怎么抱希望,毕竟与史书上记载有所出入,却没想过竟能一举成功!
果然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禀大帅,石弹距此三百九十步!”一名士兵飞奔至李源跟前来报。
李源点了点头,三百九十步的距离,已经算是颇为理想了。
但方才投射时,自己仔细打量了一番,抛臂倒并未损伤,底座却似乎微微有些崩断的声响,接着投石机也随之晃动了几下,于是投射方向稍稍偏了几许。这个问题稍后还需与工匠们再做改进,若想用于实战,必须多试验几轮,再加以调校,尽可能提升命中的精准性,以求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瞧着将士们围绕着这台新型投石机一片欢腾,李源深吸了一口凉气,兴奋而又紧张,明日的寿州城不知会是什么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