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百九十一章 双城故事

作者:徒己 字数:9026 更新:2022-12-22 03:58:54

「什么?燕王殿下,你」

郭默慢条斯理的话,惊得金国来使再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大宋燕王。

没错,大金国出使洛阳燕王府的人,正是耶律楚材。

在真实的历史中,耶律楚材是蒙古帝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是辽朝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

在金仕至左右司员外郎,蒙古军攻占金中都时,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为臣,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担任中书令十四年之久。

耶律楚材,提出以儒家治国之道,并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乃马真后称制时,耶律楚材遭到排挤,渐失信任,他因此抑郁而死。后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

一个从大金国半路归降之人,能在关系错综复杂的蒙古帝国取得这样的政绩和殊荣,此人无疑算是当时的异数。

没想到,在这个时空里,大金国的朝廷提前退到了汴梁,耶律楚材也随之跟了过来,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晋卿啊,你是一个有远大抱负之人,无论从军从政,还是律法术数,甚至历法文学,诸法皆通,可谓难得的全才。」

「本王知道,一个许州知州还是小了,不过你初来乍到,本王也不好贸然将你放到高位,就在许州知州的位置上,先把这次天灾扛过去。」

「一年半载之后,或许会有更大的舞台等着你,就再挂一个燕王府「记室参军」的名头吧,有些事情操作起来也方便一些。」

郭默没有理会耶律楚材的惊讶和疑问,自顾自地在那里说着,旁边的赵汝述和老程珌也傻眼了。

还能这么操作?

殿下今日不是魔怔了吧?

「那个殿下,耶律使者是大金国派来求助的使者,不是咱们大宋的官员。」

赵汝述眼望着郭默,好心地提醒道。

「哎,赵长史,你的眼光不能这样的死板,现在是大宋、大金、西夏、蒙古等诸国并立,说不定再过些年,华夏就重归一统了。」

「我们都要在心理上做好万全的准备,要不然就会被历史给淘汰掉的。」

「程尚书,方才本王所说那几个条件,你以大宋礼部和燕王府的双重名义,向金国的完颜守绪提出交涉。」

「如果他同意这么做,你们就马上着手安排许州的官员组织搭建,并让岳翱亲自率领两万「岳家军」驻扎过去。」

「如果完颜守绪不同意,也没有关系,咱们就费点儿事,再等两个月,或许还能把筹码再增加一些。」

说这些话的时候,完全就没避着耶律楚材,让这位满腹韬略之人,竟找不出一言来为自己辩驳,眼睁睁看着老程珌出去办事了。

「燕王殿下,你要强留在下吗?」

对于郭默这样粗暴的举措,耶律楚材一时难以适应,但是却也不愿意束手待毙。

「晋卿何出此言?你来出使,所求之事无非是解决金国目前的困境,面对饥荒,粮食不足吧?」

「那只能买粮,或者遣散民众了吧?现在你们汴梁的粮价涨到了多少?解决这些饥民的温饱问题,需要付出多少粮食?」

「本王不知道,大金国是不是有那么多钱来购买粮食,就算是有钱,完颜守绪又愿不愿意拿来购粮济民?」

「我这四州府之地,同样也遭了旱灾,虽然提前做了些措施,最多也只是能自保而已。」

「你若是本王,你愿意让几十万饥民直接冲击这四州之地吗?所

以要一个许州,也只不过是为了给大金国的饥民一个安身之所罢了。」

「即便是本王接收了这些饥民,但金国的军队呢?总不能也过来吧?因此,本王才愿意再送金国三十万石粮食。」

「用三十万石粮食换晋卿过来,我相信你们的国主会愿意的。至于晋卿的自由,没有人限制你,腿长在你脚上你完全可以来去自如。」

「只不过,本王建议你先在河南府和汝州,走一走看一看,以便于今后在许州更好地开展当地的政务。」

好嘛,这还是一副将对方吃的死死的样子。

「你你」

耶律楚材「你」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

这时,武南天已经让人送来了饭食。

三荤三素六个菜,这在现在大饥荒将要到来的时候,已经算是超高的标准了。

「殿下啊,您这是打算过年啊?已经有段时间没吃过这样丰盛的酒席了,哈哈,老朽就不客气了啊——」

一旁的赵汝述先说话道,他想吃席是假,说给耶律楚材听才是真。

既然自家殿下想招揽此人,作为燕王府的长史,他又怎能不尽力去周旋?

之所以这样说,赵汝述既想告诉耶律楚材,燕王殿下对他的重视,又要告诉耶律楚材,平时燕王殿下可是节俭的很。

不能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外面都要闹粮荒了,你燕王府里还大鱼大肉,这样一来成何体统?

「哈哈,晋卿来的不巧,要是早来几个月,绝对要更丰盛一些,现在这样已经算是奢侈了。」

「不过,美食虽然差点儿意思,美酒却还不错,「英雄醉」和「美人泪」,晋卿选一个吧——」

又是一顿热情地招待,郭默、赵汝述和耶律楚材三人入席,没多久老程珌也风风火火地跑了回来。

「殿下,您这可不厚道啊,把老程安排出去干活,自己却在这里大口喝酒、大碗吃肉,老程要动本参你「虐待老臣之罪」——」

老程珌都不用人招呼,很自觉地在旁边坐下,还顺带把桌子上的「英雄醉」拍开了。

看着眼前这对君臣相处的方式,即便是博闻强记、经多见广的耶律楚材也愣住了,又想起方才在后宅里听书的场面,耶律楚材陷入了沉思。

这种种一切无不表明,眼前的燕王郭默,完全是一副开国明君的架势啊?

可是,他只是一个藩王而已,虽然被大宋官家赐予了「赵昊」的名字,本身却是姓郭的,这样的人能最终登顶吗?

想到这里,耶律楚材再看向郭默的时候,眼神中居然露出了「同情」的目光,内心里更是有「同病相怜」的感觉。

「来,燕王殿下雄才大略,在下是说不过您了,就借花献佛敬您一杯,这「英雄醉」在汴梁可是卖到两百两银子一坛,还是有价无市的。」

既然暂时想不到应对之策,耶律楚材索性暂时不去考虑。

燕王殿下不是已经让程尚书给汴梁开出条件了?

那自己就索性在洛阳城多等上几日,耶律楚材也想看看,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在大金皇帝的心目中,到底有多大的分量?

不过,耶律楚材的心里却完全没有底。

不说现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即便是在常年,三十万石粮食,那也不是个小数目啊。

从洛阳到汴梁,四百来里的路程,又是一路官道,真骑上快马那是旦夕可至。

即便是礼部的官员,也是在一日之后,就到了汴梁城。

一听洛阳来了使者,大金国的皇帝完颜守绪急忙在龙德宫里,召集了文武重臣,商议应当如何应对此事。

大金国从建国之日起,无论文臣还是武将,朝中最顶尖那一批官员,大多数都是姓完颜的。

就像现在,能站在龙德宫里的,诸如完颜赛不、完颜白撒、完颜世鲁等。

「诸卿,听说大宋燕王派的使者,已经住进了驿馆,不知各位是一个什么章程?」

耶律楚材不在,完颜守绪正好还有一个集思广益的机会,师安石无疑是这几人中,智谋比较出众之人。

「陛下,耶律晋卿才出使洛阳四天,对方的使者就到了汴梁城,可见我等的谋划早在对方的预料之中。」

「可惜,大势不在我等,以老臣之见,大宋的燕王殿下,必然又是一个狮子大开口的机会。」

「早见晚见都是见,还不如直接招进宫来,当着众臣的面就此事谈论清楚。如果拖延下去,反而对我大金不利。」

这师安石所言,绝对是老成谋国之言。

多拖延几天,大金国的旱情就严重几天,再跟大宋谈交易的时候,就更处于被动的地步。

其他几人也没有反对的意见,完颜守绪就下诏,将洛阳来的使者,请到了龙德宫。

因为郭默给出的条件非常明确,与其说是派了一名使者,不如说就是派了个信使,都没有谈判的任务。

同意,双方就开始交易,不同意,那就再等等。

使者递交的礼部条文,是老程珌亲自书写的,完全就是郭默的意思,落款加盖了礼部和燕王府的印章。

「燕王殿下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了,还请贵使在驿馆稍待,朕同众臣商量之后,再给予燕王答复。」

看到对方来使的模样,完颜守绪就知道自己是想多了,还想着怎样去应对对方的使者,没想到完全就是一个送信的。

「众卿,大宋燕王已经开出条件了,诸位以为如何啊?」

条文中的内容很简单,大宋愿意接纳金国所有的饥民,并免费送出三十万石粮食,要想购买则另算。

金国割让整个许州,并将耶律楚材送给大宋,在燕王帐下为臣,出任许州知州。

这个条件,严格意义上来讲,不算什么狮子大开口。

许州,现在是宋金交界的地方,由于「岳家军」主力驻扎在汝州城,许州的金国百姓大多东迁,本来也没剩下多少人。

金国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无非是得到粮食,和遣散饥民,在这个条文里都包含了,而且是两者都达成了。

真这样实施了,金国不仅甩掉了饥民的包袱,避免了动荡产生的隐患,又得到了三十万石粮食。

一石粮食省点儿吃,够一个成年人吃三个月的,这三十万石粮食,够他的十万金军大半年的消耗,这确实解决了燃眉之急。

可是,得到这些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整个许州和耶律楚材。

许州还好说,现在看来那个地方也就是个鸡肋,反正没有了许州,无非是防御的阵线再向东移一些。

可是,没想到对方却要用耶律楚材去交换,更刺眼的是,在条文中明确写着「用三十万石粮食换取耶律楚材!」

多么大气,多么豪迈,多么不容拒绝!

不仅是完颜守绪,就连龙德宫中其他几位金国重臣看了,一个个牙根都痒痒,不是恨的,是酸的。

大臣们恨不得把耶律楚材的名字换成自己,不是想背叛大金,那是赤裸裸的羡慕啊。

完颜守绪也羡慕,羡慕郭默的财大气粗,羡慕郭默的豪迈大气。

同样是当首领的,对方还只是一个王爷而已,自己却是堂堂的大金皇帝呢,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完颜守绪甚至在想,如果他

和郭默易地而处,自己是否愿意在粮价飞涨的今天,拿出三十万石粮食,去换一个耶律楚材呢?

完颜白撒看了一眼众人,见大家都低眉不语,就上前一步开口道。

「陛下,末将以为可以答应对方,其实咱们就是用了一个没用的许州,换了对方三十万石粮食,还能甩掉那些饥民。」

「这是多么划算的买卖啊,末将都觉得对方的燕王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了,怎么会提出这样的交易条件?」

完颜白撒是从关中撤回来的,在他这样的宗室武将眼里,耶律楚材那样的人,只不过是一个多读了几本书的文人而已。

除了会整天在陛下面前摇舌鼓唇,完全没什么实际用处,真等敌军来了,还得是他们这些战将出马。

因此,完颜白撒很自然地,就忽略掉了耶律楚材的问题。

旁边站着的师安石,眉毛就是一皱,看了看龙德宫里大多是金国的皇室宗亲,老头子又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

完颜赛不同样皱着眉,他也是金朝宗室,还是金始祖完颜函普的弟弟完颜保活里的后代。

相貌伟岸,为人深沉忠厚且很有谋略,完颜赛不是亲卫军出身,到了金章宗时,被选为护卫。

历任宁化州刺史、胡里改路节度使、武卫军都指挥使、殿前左副都点检、同签枢密院事、知临洮府事、陕西路副统军等职。

现在是大金国的枢密院使,可谓是位高权重,只是上了点儿年纪,近几年身体又不太好,在朝中就少有建言。

「陛下,老臣觉得我们可以按照大宋燕王这个条件来,不过咱们要有自己的主张,不能完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首先,我们不能马上答应对方的条件,就算是局势再紧急,都不能马上答应,还是要再缓上几日。」

「其次,将耶律楚材召回,随便抓他个一招之错,贬出汴梁,念在多年效力大金的份上,给他一个许州知州的位置。」

「这时候,陛下再派出使节,去答应大宋燕王的条件,割让许州换得三十万石粮食,并在大金国发布告示许州有粮,缺粮之人可迁到许州居住。」

「割让许州之时,我们撤回驻军,至于官员撤退与否,全凭自愿。既然对方提出了要这个耶律楚材,我想他们或许已经暗中达成交易了吧。」

完颜赛不还是有两下子的,算是一个能出将入相的人物,关键时刻还是想着维护大金国的颜面和利益,淡化了是用耶律楚材换来的三十万石粮食。

「什么?您说耶律楚材那小子,已经暗中投降了大宋?等他回来,老子一定把他脑袋给拧下来——」

旁边的完颜白撒听完,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嗷嗷直叫。

「住口!从今日开始,你就给老夫在家里闭门思过,没有我的允许胆敢踏出府门半步,老夫打断你的狗腿!」

方才完颜白撒的话,就已经让完颜赛不有些气愤,他更是看到了师安石欲言又止的样子。

听到完颜白撒再次大放厥词,完颜赛不再也忍不住了,不顾大金皇帝在场,当众严厉斥责了完颜白撒。

从官职上讲,完颜赛不是大金国的枢密院使,位高权重;

从辈分上讲,完颜赛不更是完颜白撒的父辈,就连完颜白撒的老爹见了完颜赛不,都得叫一声老大哥的。

「好了,就按枢密院使所说的做吧,以我大金大局为重,朕只好对不起晋卿了,让他先回来吧。」

郭默继续着每日正常的生活,而耶律楚材竟然安心地在燕王府里住了下来,每日还和赵汝述、程珌一道,去听郭默的「封神演义」。

三日之后,派往汴梁城的使

者回来了,并没有带回金国皇帝的回信,而是说对方要认真商议一番。

再过两日,汴梁城又来人了,却是来召耶律楚材回去的,说是陛下有要事相商,让其见诏速回。

没办法,耶律楚材只好向郭默提出了告辞。

郭默也没挽留,只是说了句:本王就在洛阳城等你!

耶律楚材还是离开了,带着满满的不解。

他不明白,为什么陛下还不尽快做决定,难道不知道多拖延一日,就多一天的风险吗?

「殿下,你怎么不告诉耶律楚材,他已经被金国的皇帝抛弃了啊?」

耶律楚材走后,老程珌不解地问道。

「哈哈,老程啊,你也不想想,像耶律楚材这样心高气傲之人,如果不让他回去亲身遭受一番打击,日后如何死心塌地为殿下做事?」

郭默还没说话,旁边的赵汝述就给出了他解释。

「哎,我说老赵,我的好六叔,本王有你想的那么阴险吗?你怎么总是把我往邪恶的路子上想?本王这是在助力耶律楚材的成长啊——」

郭默的手里,正拿着这几天,陆陆续续从汴梁城发回来的密信,都是安插在汴梁城的「听风」发回来的。

汴梁城,作为金国的国都,又离着洛阳城这么近,这几年下来潜伏在汴梁的「听风」成员可不少。

遍布到各行各业,甚至大金的皇宫里,都有「听风」收买的线人。

因此,当日发生在金皇宫龙德宫里的事情,第三天一早,密报就放在了郭默的案头。

对于完颜赛不那点儿小伎俩,郭默明白的透透的,却也不打算揭穿他,事后自有法子对付他。

大金国舍弃的饥民和耶律楚材,在郭默的眼里,可比三十万石粮食和整个许州城重要多了。

人口和人才,是决定国与国之间角力最终胜负的基础,当然你需要先填饱肚子再说。

这一来二去的,又过去了六七天的时间。

「封神演义」也已经过半,众人的情绪却依然高涨,甚至河南经略安抚使兼任河南知府的杜杲,在偶然听过一次之后,都有意无意地,又制造了几次「偶然」。

黄蓉也出了月子,他们家老四,这位「雷震子」却格外的能吃,为此燕王府还特意找了两位奶妈。

短短一个月,郭默都觉得这小子长大了不少,难道这家伙不是「雷震子」,而是「哪吒」?

好吧,最近总在说「封神演义」,连郭默自己都有些魔怔了。

燕王府里,练武的氛围却出奇的更浓了。

郭默讲得完全是神话传说,这帮人却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别的地方去。

江湖中,武功是分着等级的,大多数的人都属于不入流。

练到一定程度,够看上一眼的,就是三流境界,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高手,不过只是「三流高手」罢了。

江湖中很多小门小派的帮主或长老,也就是这个级别的水准。

再练上几十年,或者有些传承的大中门派,他们的优秀内门弟子,派主、长老,是有机会晋升到二流境界的。

二流高手,那就已经是江湖中的中流砥柱了,但凡能够名震一方的,能够被江湖人称道的,大多数还真是二流高手。

至于说一流高手,却很少有固定待在哪个地方的。

要么就是隐居了起来,要么就是终年游历天下,要么就是依附在一方大势力中,甚至直接为皇室服务。

而宗师级别,就是武学上分出的「绝顶高手」,此时公认的就是二十多年前,华山论剑之后,名传天下的「五绝」。

「绝顶高手」之后的

境界,早就已经有了,却是在更小的范围内流传,那个级别的人物,对很多人来讲,更多的只是一个传说罢了。

诸如「半步先天」,或者「先天高手」,至于说「先天高手」之上是不是还有境界,却没人知道。

就算是郭默,一时也说不清楚。

毕竟,他得到的「归元剑法」,还没完全参悟明白呢。

但是,现在燕王府里这几位,却盲目地觉得,「先天高手」之上一定还有更高的境界!

这算是听了「封神演义」的后遗症吗?

郭默听说了此事,只是苦涩地笑笑,也没去给众人解惑,毕竟他自己也没整明白。

既然这些小子们愿意这样相信,那就随他们去吧,只要能变相地督促他们练武,郭默也懒得去理论。

郭默这样的态度,在那些人眼里,竟然当成了「默认」,练功的热情更是高涨。

郭默的境界众人是知道的,那就是传说中的「先天高手」,他们可不会相信,郭默从此之后就再也不会晋级了。

那么,自己呢?

还是先升到一流境界再说吧。

八月节快来的时候,「封神演义」终于收官了。

为了讲好后边,郭默还有意压了一下节奏,每日三回改成了每日两回。

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归国封神

第一百回:周天子分封列国

天潢分派足承祧,

继述讦谟更自饶。

岂独簪缨资启沃,

还从剑履涉宗朝。

和邦协佐能戡乱,

典礼威称善补貂。

总为周家多福荫,

大土十乱始同谓。

汴梁城里也送来了最新的情报,耶律楚材被贬出汴梁,名义是「收受贿赂」。

原来,耶律楚材的夫人刚没多久生了一个女儿,前边已经有两个儿子了,夫妻二人早就盼着能生一个女儿,没想到真的就得偿所愿了。

因此,从洛阳城回去的耶律楚材,在女儿满月的时候,就邀请了朝中几位自己要好的同僚,来家中聚一聚。

另外,耶律楚材回去的时候,郭默也没让他空手回去,五斤装的「英雄醉」,让他带了两坛。

不是郭默小气,实在是最近停产了,他的存量也不多,再说真带多了回去,也许会给耶律楚材带去不必要的麻烦。

正好借着女儿满月酒的机会,耶律楚材也好让几位好友尝尝这难得的「英雄醉」。

说是几位同僚,其实就来了四人,其中两位还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大哥耶律辩才,二哥耶律善才,都在朝中为官。

两位哥哥大了耶律楚材很多,都已经五十来岁了。

他们的先父耶律履,在耶律楚材一岁多时,就已经去世了,累拜参知政事,官终尚书右丞。

这样小范围的聚会,更像是家庭聚会多一些,却同样遭到了御史的弹劾。

毕竟耶律楚材请众人来吃酒,还是他女儿的满月酒,都是要带着礼物来的,这就是御史弹劾的把柄和证据。

弹劾他「收受贿赂」,也算是师出有名,证据确凿。

即便有朝臣出班为耶律楚材求情,还是没有避免被贬的结局。

但是,完颜守绪似乎顾念旧情,也照顾当朝求情众臣的面子,没有将耶律楚材一撸到底,而是被贬去了许州任知州。

要知道,现在金国的许州,那也算是「边州」了。

完颜守绪更是将宽宏大量做到极致,允许自己这位曾经的宠臣,带着他所有的家眷上任。

于是,在耶律楚材出

汴梁的车队里,就多了一辆马车,里边坐着刚刚出满月的夫人和他们的两个孩子。

长子耶律铸已经十六岁了,骑在一匹马上陪着自己的爹爹,一身文生公子打扮,读得一肚子好书,本来打算参加明年秋闱的。

二儿子才五岁,跟郭逸、郭襄同龄,而刚刚出生的小女儿,却比郭遥小了几天。

送行的同僚,一直在安慰着耶律楚材。

有的人还信誓旦旦地保证,等过些时日陛下消气了,再动本上书,让陛下招他回来。

耶律楚材却只是笑笑,当他听到自己被贬到许州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陛下还是准备答应燕王殿下的条件了。

换句话说,在三十万石粮食和他耶律楚材之间,大金的皇帝陛下选择了前者,而他耶律楚材,被人无情地抛弃了。

耶律楚材心知肚明,却谁也没有告诉,连同他的结发妻子和已经成年的长子。

最后回头再看一眼汴梁的城门,耶律楚材默默地在心中说道。

「我耶律楚材,会再次回来的——」

没过两天,大金国皇帝完颜守绪,为了整个大金百姓的福祉,再次派遣使者,前往洛阳城「交涉」。

终于,双方经过友好协商之后,达成了一笔皆大欢喜的政治交易。

大金用整个许州,换来了三十万石粮食,金国境内所有饥民,都可以到许州就粮。

这是大金国朝廷贴出的告示上这样讲的,顿时,完颜守绪赢得了全***民的称赞。

等郭默派出官员和「岳家军」,完全收复了许州之后,燕王府也贴出了告示,而且告示本身的内容,就是宋金双方签订盟约的所有条款。

那句「用三十万石粮食,换取耶律楚材」,赫然在列!

并通过「听风」组织,向四面八方扩散。

顿时,耶律楚材的大名,响彻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洛阳城,东城门。

燕王郭默带着燕王府左长史赵汝述,和燕王府左司马程珌,以及几位在燕王府练功的小子,一起在东门口迎候。

「燕王殿下——」

还离着老远呢,耶律楚材就看到了等在城门口的郭默。

急忙从马上跳下来,牵着马驮着他的次子向前走去。

耶律楚材收到了郭默的私人信件,邀请他到洛阳城来,并且要求他带上自己的二儿子。

这个要求,一时让耶律楚材有些摸不着头脑。

「夫君,这个燕王殿下难道是想让二小子去做人质吗?」

耶律楚材想不明白,他的夫人却胡乱猜测道。

耶律楚材没有回答,他也不知道答案。

只好先安顿好了家里,只身匹马带着五岁的二儿子上路了。

「哈哈,晋卿,终于把你给盼来了——」

见耶律楚材向城门走来,郭默也带着人向前迎了上去。

「殿下,楚材来晚了——」

一句「来晚了」,耶律楚材竟然激动得掉下了眼泪。

郭默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就是你的次子吧?果然长得虎头虎脑的,这双眼睛够亮的啊——」

一见面,郭默的眼睛,却始终盯着坐在马背上,耶律楚材五岁多的二儿子。

「殿下,这就是在下的二儿子,今年五岁多,他叫殿下——」

耶律楚材正在介绍自己二儿子呢,突然看到郭默竟然将马背上,自己的二儿子给抱了下来。

「哈哈,晋卿,本王已经收了五个徒弟,你这个二小子,就给我做一个关

门弟子吧——」

「啊——」

耶律楚材懵了,为什么会这样?

「殿下,您是当真的?您可以告诉我,为什么会如此礼遇我一个外臣吗?」

「哈哈,礼遇你,是因为你是一个有才,且有大才之人,本王定鼎天下,需要你的辅佐。」

「至于收这个小子为关门弟子,却跟你没什么关系。」

耶律楚材又懵了,跟我没关系?

「哈哈,那是因为,他的名字叫做耶律齐——」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4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